content

廖天琪: 誰代表中國人?

 2009-09-16 17: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法蘭克福書展研討會裡的插曲(圖為貝嶺)

本週末在法蘭克福舉辦的書展前期的暖身研討會上,發生了預期的戲劇性事件。9月12日這場"中國與世界--感受與現 實"討論會,德方舉辦單位邀請中國官方的社科院和清華大學的學者丶教授,以及政府官員。此外還特別邀請了北京的作家戴晴。戴女士多年來就因反對三峽工程和 維護環保和關注維權而受到來自體制內的壓力。另外一位受邀的是獨立中文筆會會員詩人貝嶺。然而在會前數天,中國政府得知有這兩位"異議人士"參會,就向德方施壓,表示"三類人"-獨立中文筆會的會員丶異議作家丶異議份子不能跟中國的代表們平起平坐。同時發出警告,如果德方不照辦,事情就吹了。

筆者於週二跟北京的戴晴女士通電話,她讓筆者跟德方項目負責人說明,她至今未收到正式邀請,因為德方邀請書(故 意?)發到新聞出版總署去了,沒有發給她個人,所以她無法去申請入德簽證。筆者跟德方負責人多次聯繫後,明白了德方受到壓力,其中有好幾道坎兒,因而他們 略施小計。好在德國筆會立即跟駐京的使館溝通,戴晴女士很快得到簽證並且直赴機場。一錯再錯的德方負責人竟然已經讓漢莎航空公司將她的機票取消了,戴女士立即當場購買了新的機票,逕直飛抵法蘭克福。於此同時,貝嶺也從波士頓抵達。這些波折和幕後乾坤都被國際媒體追蹤報導,德國書展的最高負責人博思先生被逼上樑山,只能在12日的研討會上,將兩位備受矚目的"異議作家"安排在前面發言。

由於中國官方施壓,干預德方東道主的事弄得滿城風雨,這兩天的會議熱鬧空前,而扮演主角的中國官方代表團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作出了極為精彩的"退場"丶"返場"的表演。首先在開幕詞中,法蘭克福市長基民黨的羅特女士申明書展的精神在於言論自由,東道主邀請了客人,就不得沒有擔當,收到壓力就收回請柬。她還讚揚戴晴和貝嶺兩位排除困難來參加會議。中國官方的代表臉色鐵青,如坐針氈。使館參贊趙彬和前大使梅兆榮在發言時都進行反擊,認為德方對賓主國的中國代表不尊重。

當戴晴上臺發言時,中國代表團的多數成員都站起來,退出會場。一時場面混亂,有點失控。戴晴和貝嶺的發言其實都很溫和,他們對"祖國"同行們的表現感到遺憾。於是在兩位的發言完畢,以及德方的勸說和道歉(市長開幕詞中的"傾向性")之後,中國代表團又重返會場。梅兆榮 這位外交官似乎並不在意自己的外交形象,他不僅對戴晴的提問拒而不答,並且指出戴女士不能代表中國人民。不知道他說這樣毫無意義的話的用意何在。異議份子在中國本來就因為沒有生存的空間而少之又少,戴晴當然不能代表中國的沉默大眾,她代表的是一種追求言論和寫作自由的勇氣。

代表團的一位社科院的"學者"的發言,為自己的身份做了最好的註解。他說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中國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聽眾對這位仁兄的學識沒有受到多大的"教誨",但是對於他的政治觀點和社會地位卻十分領教了。

這一場題目為"中國與世界--感受與現實"的討論會,本來是中國學者們表現一個擁有古老文化的國家如何與現代文明接 軌融合的良機,讓西方社會瞭解中國人在兩百年來的現代化的陣痛裡的感受,他們的痛苦丶失敗丶成功和驕傲。然而這麽一批中共的官員和官方學者作家,就像大象踏進瓷器店一樣,踩碎了人們美好的期待和希望。法蘭克福書展的宗旨是弘揚思想丶文化丶出版丶言論的自由,經過幾年的磋商,終於下了決心邀請中國為賓主國, 其用心良苦,人們以為這樣做能促進提升中國的寫作和出版自由,就像去年世運會在北京舉行,西方以為能改善中國的人權,這不是緣木求魚麽?

書展的正式時間是10月14日至18日,屆時德國筆會將和獨立中文筆會每天舉辦一場有關文學和政治的對話,勞改基金 會也將設有攤位,臺灣丶香港都有展館,西藏人和維吾爾人也將展出他們的圖書。不知道那時候賓主國的中國還會拿出怎樣的手段來面對這些"異類",我們且拭目以待。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