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雖然鐵面無私,但是豈敢動真?只見他把仁宗皇帝穿的龍袍當作"皇帝",象徵性地打打,所以劇名叫《打龍袍》。因為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打龍袍意味著打皇帝。
為何皇帝的禮服謂之"龍袍"?
傳說中龍是最有神靈的動物,所以古人用龍來喻皇帝,如尊稱皇帝的臉為"龍顏",皇帝大發脾氣,習稱"龍顏大怒",尊稱皇帝的座位為"龍座";皇帝尚未即位時叫"龍潛",登基時叫"龍飛",皇帝的子孫叫"龍種",皇帝死了叫"龍御殯天"等等。
當然歷朝帝王也把人們想像出來的"龍"佔為已有,大搞個人崇拜,說自己就是"真龍天子"。他坐的是"龍椅",拄的是"龍杖",睡的是"龍床",所有用的物品幾乎都與龍沾邊。從這個意義上說,皇帝穿的袍服自然叫做"龍袍"了。
據說,中國歷史上第一件龍袍上的龍圖,是出自黃帝大臣史皇的手筆,因為黃帝認為龍的變化無窮,神通廣大而喜歡它,於是命史皇以五彩龍圖畫在他的衣服上,並確定為帝王的專用徽像。
最早,天子和最高級官員在祭祀時穿的禮服上繡著蜷曲形的龍,叫做"袞"。後來的龍袍,就是從袞發展演變而來的。
這種繡織有龍紋的袍服,在周朝叫做"龍衣",圖案是升降二龍(即一條龍的頭朝上,一條龍的頭朝下)。唐朝時,不但皇帝去祭祀、朝日、受賀、納後等重大場合穿的禮服上繡著龍,而且皇太子在侍從皇帝祭祀及謁廟、納妃時穿的禮服上也繡著龍。
從宋到明,不但皇帝的禮服上繡著龍,太子和親王穿的禮服上也繡有龍的圖案。
到了清代,才把"龍袍"作為一種專用的服裝名稱正式確定下來,並列入冠服制度。不少詩文也專稱皇帝的袍為龍袍。明代何景明的〈駕入〉詩寫到:"九天燈燭裡,齊拜袞龍袍",這裡的"袞龍袍"指的便是皇帝。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文化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