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想吃白米飯,只要到米店或超市去,隨時都能秤斤論兩,或是直接買回小包裝的白米,而且品牌眾多,任君挑選。
可是早年的農村,一家人所吃的每一粒米,都是自力完成,從插秧種稻開始,到收成稻穀,然後用土礱碾米,將稻穀磨成糙米,之後再舂米,都是靠一家人的雙手。
古早時候,沒有電力,舂米完全靠人力,相當辛苦。農民用土礱將稻米的殼磨掉之後,這時糙米和殼皮便混在一起,因此得同時用風鼓將殼皮,也就是粗糠統統吹走,然後再把糙米擺進舂臼裡,再用舂臼槌不斷搗米,這就叫舂米。
舂米是為了將附在糙米的上一層糠皮搗去,這層皮就是米糠,去糠皮的米就是白米了。
米糠可以用來當飼料,拌在剩菜剩飯裡餵養家禽,雞、鴨和鵝吃了拌米糠的飼料,不但有了充分的營養,讓自己長大,還不會得腳氣病,即俗稱的"軟腳病",因為米糠裡有相當豐富的維他命B。
白米所以好吃,是因為去掉了那一層又粗又硬的糠皮,不過營養自然也少多了,畢竟米糠才是營養豐富的寶哩!
用來舂米的舂臼,有石臼和木臼兩種,操作的方式有三種,一是用手搗,二是用腳踩,第三種是利用水力的科學方法,就叫"水碓"。
"水碓"用的人少,因為先民敬畏天地鬼神,認為萬物皆有靈,水當然也有水神,因此不敢隨便利用這大自然的恩賜,就怕得罪水神,得到懲罰,這種觀念也因此阻礙了科學的進步和發展。
"水碓"的原理很簡單,長長的舂臼槌一端連在石臼裡,一端連著一個方形水箱,然後用竹子當水管,將水引入水箱之中,當水箱的水注滿時,水的重量使箱子往下沉,另一頭的舂臼槌就被高高抬起;當箱中的水倒完之後,箱子輕了,往上升起,另一頭的舂臼槌就會往下落,重重地搗起米來。如此一下一下地舂米,完全不需人力。
這種既省力又方便的"水碓",可以節省許多勞力付出,卻沒有大量推廣,真是非常可惜。
現代的"土礱間"裡都是以電動機械"絞"去榖皮和糠皮,"絞"的閩南語發音為"ㄍㄚ",意思為扭緊後轉動,所以碾米廠也叫"米絞"。
"米絞"雖然失去了古早味,卻有現代文明帶來的快速、量產的好處,畢竟人口迅速增加,若還用人力舂米,白米恐怕不夠這麼多人吃哩!
劉興欽老師是個念舊的人,為這早已失傳的水力舂米寫下了懷念的打油詩:
舂米機器用水力,
鄰居借用也便利。
為何大家不照做,
就怕水神會生氣。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舂米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