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已有資料顯示的古代文人的平均壽命:先秦兩漢時期,生卒記載明確的文人有20人,平均壽命為58.4歲。這其中孔子活了73歲,荀子74歲,莊子83歲,孟子84歲,墨子92歲,漢朝的伏生活了92歲;隋唐五代79人,平均壽命為65.6歲,"藥王"孫思邈活了141歲,以"歐體"傳世的書法家歐陽詢85 歲,"柳體"的創造者、大書法家柳公權88歲;宋代82人,平均為65.6歲,"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詩人陸游享年85歲;金元29人,平均壽命為67歲,畫家書法家黃公望卒年85歲;明代77人,平均為64歲,善音律的冷謙享年150歲,"吳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活到90歲;清代126人,平均為 63.4歲,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美譽的黃宗羲享年85歲,桐城學派代表人物"桐城三祖"姚鼐84歲、劉大櫆83歲、方苞81歲。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代文人的平均壽命,大概是古人平均壽命的一倍左右。
中國古代的這些文人為什麼較常人的壽命要長些?我們認為他們身上存在著三點共性的原因:
一,善修養、重情操。修身可以養性,讀書可以怡情,當然也可以消愁解悶了。古代文人以聖人為楷模,心態較常人也有優越感,多數時候能保持一份心靈上的恬靜與淡定,可以說精神上是充實的。行為上又多奉行中庸之道,處事平和,不溫不火,這些都是極助於養生的;
二,有堅忍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性格。從而也賦予了古代文人頑強的生命力。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學而優則仕的指導思想給古代的文人鎖定了人生目標,從而也培育了他們頑強韌性的特性,也不斷磨練著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古人年近花甲仍孜孜讀書以求功名的大有人在。這種精神和毅力讓他們遇事不公之時能隱忍,於不開心處能釋懷;
三,勤奮多思。勤於用腦有益於健康,文人自是用腦很多,腦細胞充滿活力,衰老的自然慢些,也只有身心都健康人才能長壽。
可見古代文人的性格和處事態度是他們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古代文人中也有不少的才子,正值勃發之時卻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這與他們的性格缺陷和處事態度也有很大的關係。
西漢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18歲即有才名,少年得志官運亨通,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33歲便憂鬱而死。唐代著名詩人李賀,也因仕途失意,一生愁苦多病,27歲便與世長辭。
北宋詩人王令,是王安石的連襟,常感嘆自己"趨坐迷夷塗,失城陷深塹",不屑"將六尺軀,賤易五羖皮",還在門上大書"紛紛閭巷士,看我復何為?來則令我煩,去則我不思",用以謝絕趨炎附會的小人。是個極有個性的人。
同是明代"吳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禎卿與活到90歲的文征明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他早年屢試不中,及第後卻又遭貶。才情與現實的反差讓他終日鬱鬱寡歡,年僅33歲便走完了一生。
有"誰料曉風殘月後,而今重見柳屯田"美譽的清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剛過30歲便英年早逝。他的的詩詞哀感頑艷,有南唐後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我們不難讀出詩人內心的壓抑與困惑,從中也能看出他孤獨悲觀的性格。
從以上例子我們又不難看出古代文人性格的中另一面,我們不得不說他們的性格是充滿矛盾性的,只是表現出的強弱的區別。在我們看來,中國古代文人性格上的矛盾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隱忍與功利並存。文人堅強隱忍,沉穩內斂,但在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掩藏著功利之心,一旦壯志未酬,便構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能夠自我解脫自我釋懷尚可,否則必是適得其反,古代文人因此而積鬱成疾的數見不鮮。
二,堅強與脆弱同生。讀書可以陶冶情操,磨練性格,這是積極的一面。另一面古代文人更容易將現實理想化,渴望心境合一的自然和諧狀態,這就在他們內心深處埋藏下了脆弱的種子,而世事又哪裡是一帆風順的,因為內心的清高,遇到的挫折往往是不能承受的,這時的他們甚至比常人更加脆弱。
三,樂觀與消極同在。古代文人學古通今,學識淵博,眼界自然開闊。天賦異稟使他們能夠洞悉世事,但往往也會因為看的太透,而消極避世,行為做派與世人格格不入,缺乏生活的激情,缺少生命的活力。在這種矛盾性格的影響下,很容易在思想上形成癥結,造成性格上的缺陷。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