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說高齡

清代文人王文清,曾為當地一位老人題贈一壽聯:

人生不滿今公滿;

世上難逢我獨逢。

此聯全無百歲二字,但上下聯都巧妙地含有百歲之意。

古代有一老書生名叫詹義,屢考秀才不中,但他從不灰心,一意進取,待七十三歲時終於如願以償,在親朋好友賀喜之時,老秀才感嘆萬千,揮筆作詩曰:

讀盡詩書五六擔,

老來才得一青衫;

逢人問我年多少,

五十年前二十三。

結句不但俏皮,也飽含著一生的辛勞,和活到老、學到老、不服老的精神,比直言七十三歲,要妙得多。

南北朝時梁國徐陵,奉旨接待北齊來使,互相寒暄後,齊使問徐:"高壽幾何?"徐答曰:"小如來五歲,大孔子三年。"此語巧妙地說明自己七十五歲;既不失禮,又露學問,真妙!

宋朝梁灝,八十二歲時得中狀元,心中激動不已,既嘆吾已老矣,又喜有志者事竟成,他在給皇帝謝恩表中寫道:

白首窮經,少伏生之八歲;

青雲得志,多太公之二年。

其意是,我雖比輔佐周文王的姜太公大兩歲,但比傳授"尚書"的伏生還年輕八歲哩,不但用典巧妙,也含蓄說明瞭個人的頑強進取精神。


本文留言

作者西如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