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而未決的匯率問題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指責中國政府為了增加出口操縱人民幣匯率。《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的評論文章認為,對處在衰退中的世界經濟來說,中美貿易糾紛等於雪上加霜:
"中國無疑要通過出口保證經濟達到最低增長。今年,中國政府定下的經濟增長目標為8%。同樣,人民幣的低匯率無疑也有利出口。但是,分析家們說的也有道理。他們指出,外國消費者對購物持克制態度,並不在於電視機、洗衣機或手機的價格高低,而是出自對危機的擔心,根本不願多花錢,即使人民幣的匯率下降想必也不會改變這一狀況。人民幣貶值不會促進出口,反而會激起貿易夥伴的強烈反應。
那麼,中國會像人們期望的那樣,使自己的貨幣升值嗎?實際上即使升值,也只會是很小的幅度,這是因為中國出口減少造成的損失較大,國內消費在多年內都無法抵消出口損失。中國政府注意到,經濟增長率下降將威脅這一穩定,社會動盪的危險會增大,後果難以預料。在北京看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不僅符合官居要職和享有特權的黨內上層人士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所以,保證出口十分重要。
從中國的角度看,如果人民幣升值,唯一可以接受的理由是進口商品價格將下降。但這只能在中期促進消費,北京現在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失業問題上。在中國這個世界工廠裡,失業率與出口緊密相關。"
《南德意志報》注意到全球經濟危機已觸及中國經濟的許多領域,從出口型工廠到房地產市場,從電信業到汽車工業,從中小企業到大公司。該報接著寫道:
"中國半計畫經濟、半狂熱資本主義的體制有很多特色,但最簡單的原則這裡同樣適用:雖然政府制定了一些刺激經濟的計畫並呼籲人民積極消費,但是這些做法不可能一夜之間還清經濟興旺歲月積累的欠帳。中國人的儲蓄率大大高於歐美,因為他們不得不大量存錢,以備醫療和養老之需,過去一些年來腐敗精英發財致富、而農村居民和工人的收入卻增長緩慢,這一切現在帶來了惡果。
看來正因為中國經濟的一些領域沒有完全進行改革,這一狀況反而像保護傘一樣使中國沒有受到危機的最嚴重影響。國家有力控制下的銀行沒有像西方銀行那樣毫無顧忌地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輪盤賭。所以中國金融穩定,至少目前看來是這樣。但我們也要謹慎看問題,因為中國的體系缺乏透明度,很難估計中國因投機失去了多少億元的財產,這樣的消息很可能以後才會逐漸透露出來。"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