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文大膽建議:效法臺灣消費券 13億人每人發1000元
臺灣政府經衡量後對全民每人發放新台幣3600元的消費券,搭上春節消費熱潮,立刻引起亞洲各國關注,中國第一時間反應低調,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僅表示,兩岸情況不同;但昨日國務院轄下官派報紙《證券日報》以頭版全版刊出呼籲,希望中國政府向全民每人發放1000 元人民幣的消費券,該文指出,此舉最能有效直接擴大消費,降低貧富差距。《證券日報》在頭版專文大膽建言,中國政府應向全國13億民眾發放每人1000元人民幣的現金,該文開頭即指出:"這不僅僅是擴大消費最直接、最有效、最簡單、最有力的辦法,也是熨平社會貧富差距,讓人人真 正分享改革成果最直接、最有效、最簡單、最有力的辦 法。"
文中分析,中國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加,2005年全 國財政收入為 3兆1649.3億元,2006年達 3兆9373.2億 元,增加 24.4%,2007年達5兆1321.78億元,增加32.4% ,2008年預計會超過 6兆元,增長 19%左右。假設13億 人每人發放1000元人民幣,需發放約 1.3兆元,佔2008 年財政收入 1/5。而這筆錢比中國日前推出的 4兆元刺 激方案、地方政府近30兆元投資計畫少得多。
但中國雖動用 4兆元擴大內需刺激經濟,政策實施 的過程需要時間,短期內難以見效,然而"每人發1000 元"的政策,立即出現上萬億元消費需求,刺激消費可 立竿見影。
文中還引用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經濟 學家詹姆斯.米德的理論,1938年米德提出"社會分紅 "概念,指國家"將利潤的一部分作為社會分紅分給消 費者",可在經濟蕭條時起擴大消費作用。
更重要的是,文章剖析目前中國民眾的消費行為, 發現中國人"不是有錢不消費,而是沒錢消費",中國 55%人口在農村, 60%城市居民每日支出未超過20元人民幣,這些人具有很高的消費傾向,"發放1000元"進 行收入調節,縮小相對貧富差距,比減稅等方式更公平 ,又可望策動信用經濟。
《證券日報》於2000年10月18日創刊,是中國經濟 日報社轄下的綜合性證券專業報紙,經濟日報由國務院 主辦、中宣部領導管理,為中央級黨報。
《證券日報》自12月中掀起"政府發錢"的話題後 ,各界討論激烈。這篇頭版專文經網路轉載後引起網民 強烈迴響,搜狐網短短數小時內已有4300名網民參與討論,其中逾 90%網民支持派錢,他們認為不僅有經濟意義,還具社會意義;但反對的網民認為,1000元只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決問題。
《證券日報》社長謝鎮江、編委張亮也聯合在該報 發表"關於‘給每人發1000元'的深度思考"長文,表 示透過"每人發1000元"方式,可讓民眾直接分享改革 開放成果。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