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前270年,秦國攻韓,並越過韓國的上黨,向趙國的險要地區閼與(地名,在今山西和順縣西)進攻。第二年,趙王派新提拔的將軍趙奢領兵前往救援,於是,揭開了閼與之戰的序幕。
趙奢,原來本是趙國徵收田租的小官員。有一回他去執行任務的時候,平原君家不肯交納,於是,趙奢就根據當時的法律,判處平原君家不肯交納租稅之罪,把在平原君家當權管事的九個人,都抓去殺了。平原君大發雷霆,認為是在太歲頭上動土,準備殺趙奢以解恨。
趙奢在平原君面前,陳述了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他說:"你在趙國,是一位尊貴的公子。如果我今天放任你家,而不遵照國家的規定辦事。那麼,國家法令的效力,就會受到損害。國家的法令沒有效力了,那國家的力量也就削弱了。國家的力量削弱,別的國家就會對我們進行武力威脅。各國諸侯對我們發動武裝侵略,那時趙國必然不能抵擋,而會慘遭亡國之禍。趙國亡了,你怎麼還能保持這樣豪華富裕的生活呢?像你這樣有高貴地位的人,如能夠尊重國家的法令,按照法令辦事,下面的人自然也都守法了。這樣一來,公家和私家都得到公平合理的處置,上層人物和下面的一般官員,以及平民百姓,都能奉公守法,那國家就會強盛。國家強盛了,國家政權也就鞏固了。那時,你是趙國最尊貴的公子,難道還會被天下人所輕視麼!"
平原君認為他講得對,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不但沒有殺他,還特地向趙王舉薦了他。
趙王於是提拔趙奢,來管理國家的賦稅。趙奢擔任了這一工作,使國家賦稅非常公平合理,凡是根據法律應該繳納租稅的人,都能夠依法完稅,無一例外。這樣,人民的負擔就相對地減輕了。人民納稅既不過重,自然較為富足;貴族既依法完稅,國庫也就迅速充實了。
當秦軍圍困趙地閼與的時候,趙王召見廉頗,徵求這位老將軍的意見,問他可不可以出兵救援。廉頗說:"閼與距邯鄲路程很遠,交通又非常困難,兵馬必須經過艱險而窄狹的山路,所以難予援救。"趙王又召見另外一位將軍樂乘,再徵求他的意見。樂乘的意見和廉頗的一樣。
趙王不甘心作罷,便又召見趙奢,問他的看法怎樣,趙奢說:"路程遠,道路艱險而又狹窄,好比兩隻老鼠在洞裡打架,地方極小,沒有迴旋的餘地,哪個勇敢些,哪個就能取勝。"趙王聽了趙奢的意見,很有啟發,於是就任命趙奢為將軍,領兵前往閼與救援。
趙奢領兵離開國都邯鄲僅三十里,便停下紮營,不再前進了。同時,在軍營中下了一道嚴格的命令:"敢有為軍事而前來提意見的,判處死刑。"那時,秦國的部隊駐紮在武安城(河北武安)之西,他們操練人馬的時候,擊鼓聲、吶喊聲,匯成一片,真是驚天動地,連武安城內所有房屋上面蓋著的瓦片,都被震得沙沙地響。
在軍中擔任偵探敵情工作的一個軍士,見武安形勢吃緊,請趙奢馬上前去相救。趙奢有令在先,立即將這個提意見的軍士殺了。趙奢堅守營盤,在那裡停留二十八天不動,而且還加筑營牆,表示要在此作長久的駐紮。
有一天,秦國派遣的一個間諜,混進趙奢的軍營裡來了。趙奢明明知道他的身份,但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好好地用飲食款待他,然後送他出去,故意讓他回去匯報。
這個間諜回去,把所偵察的情況,報告了秦國將軍。秦國將軍聽了,非常高興地說:"趙軍離開都城僅僅三十里,就停住不走了,而且還在不斷地增筑營壘,顯然是不敢來救閼與,閼與肯定不再是趙國所有的了。"
趙奢把秦國間諜打發走了以後,就立即下令:全軍卸去鐵甲,輕裝迅速奔赴閼與前線。經過兩天一夜的急行軍,趕到閼與附近。趙奢命令善予射箭的部隊,離閼與五十里紮營。趙奢的軍中營壘陣地,剛剛修筑完畢,秦軍聽到趙軍的行動消息,也全都趕來了。
趙營中有一軍士名叫許歷,請求趙奢允許他發表意見,講講對軍情的看法。
趙奢說:"放他進來。"許歷對趙奢說:"秦軍原先沒有料到我們趙軍,會這樣迅速地來到這裡,他們趕到這裡後,士氣很旺盛,你必須把隊伍集中起來,等待他們,作好充分的準備。不然的話,就必定會失敗。"趙奢說:"我接受你的建議。"許歷說:"請你照原來頒布的命令,判處我死刑。"趙奢說:"那等待以後,趙王來發落吧!"許歷又請求允許他再提一個意見,趙奢同意了。
許歷說:"我軍如能夠先佔據閼與北面的山頭,就可以獲勝;後來的秦軍,失去了這一險峻的高地,必然失敗。"趙奢採納了他的意見,馬上派上萬的部隊趕上去,搶佔了這個山頭。
秦軍遲了一步,他們想爭奪,但始終攻不上去。正在這個時候,趙奢發動了全面進攻,山上的部隊壓下來,在原來營地的部隊圍上去,把秦軍打得大敗而逃。於是,趙奢解除了閼與之圍,大挫秦軍,勝利而歸。
由於趙奢的這次戰功,他被封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居於同一職位。趙奢推薦了許歷,許歷被提升為國尉。
(事據《史記》等)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趙奢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