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尼泊爾─自然環境 (圖)

 2008-12-03 07:2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尼泊爾位於印度次大陸,北鄰西藏,東、西、南三面與印度接壤,為不臨海的內陸國家。其國土形狀狹長,大致呈西北-東南方向,東西長約800公里、南北距離最廣處約230公里,總面積為14萬7,181平方公里。

尼泊爾的面積雖不大,卻有著複雜多變的地形,從海拔僅約100公尺的臺拉(Terai)平原,到海拔8,848公尺的世界最高峰聖母峰,境內海拔落差之大,為全球之最。多變的地形,為尼泊爾帶來了多元的樣貌,平原、丘陵、高山,各有不同的地景、物產、動植物生態等,甚至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而異,更創造了不同的旅遊活動與樂趣。

地形分布

尼泊爾的地形,可大致區分為北部高山、中部丘陵與南部平原三區。綿延於北境的喜馬拉雅(Himalaya)山脈,山勢高聳,全球超過8,000公尺的十四座山峰中,就有十座位於此區。終年積雪不化的山頭,形塑了綿延白皚的雪峰景致,當然也造就尼泊爾在登山者心中不容取代的朝聖地位。

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稱為巴哈爾地區(Pahar),此區地勢雖不比喜馬拉雅高聳,卻顯崎嶇多變,廣佈的丘陵被河流切割成陡狹或寬闊的山谷。尼泊爾有一半的人口就分布於巴哈爾地區,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也位於此區。

中央地區南側的狹長地帶,則是海拔約1,500∼2,700公尺的瑪哈博拉山脈(Mahabharat Range);再往南則是朱裡亞丘陵區(Churia Hills),又稱希瓦裡丘陵區(Hiwalik Hills),平均海拔僅約900公尺。

北從喜馬拉雅山、南至朱裡亞丘陵區,尼泊爾境內有80%的面積是由山脈丘陵所覆蓋,只有國土南側近印度的臺拉平原,擁有平坦敞闊的地形。臺拉平原可以說是印度恆河平原的延伸,沿著尼、印邊界鋪展成帶狀的敞闊田野。這片沖積平原有著厚實的肥沃土壤,極適合農作,而廣闊無際的稻田景致,其間點綴著一幢幢的傳統矮房,在在為臺拉平原勾勒出閑適的農村氣息。

氣候型態

尼泊爾屬季風型氣候,大致區分為6∼9月的雨季(Monsoon)、10∼5月的干季。來自孟加拉灣(Bay of Bengal)的季風由東南向西北方吹,於東部進入尼泊爾,使尼泊爾的東部成為全國最早進入雨季、雨季最長、降雨也最多的地區;季風續往西北,受到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使得季風在尼泊爾西部盤旋,降下大量的雨水,如波卡拉(Pokhara)的年雨量就高達3,000公厘,相當可觀。大致說來,每年約4、5月起,就開始有零星的降雨,而從6月底至9月中則是降雨最多、最頻繁的期間,這短短3個月間的降雨量,就佔了全年降雨的80%,可見其降雨之高。

在氣溫方面,尼泊爾的四季有顯著差異,3∼5月的春天、9∼11月的秋天,是最宜人的時節,氣溫大約都在15∼25℃;12∼2月的冬季相當寒冷,加德滿都谷地氣溫約為2∼20℃,即便是較溫暖的臺拉河平原也僅7∼23℃,高山地區甚至會下雪;至於6∼8月的夏季則相當濕熱,加德滿都谷地的平均氣溫為19∼27℃,臺拉河平原甚至會高達40℃。

農作物產

雖然國土僅有小部分為平坦地形,但尼泊爾人們善用大自然賦予的地理條件,竟也利用不同的地形與氣候,發展出多樣的農作與物產。直至今日,農業仍是尼泊爾最重要的產業,從事農林漁牧的收益就佔了國民平均生產毛額(GDP)的40%左右。喜馬拉雅山區,由於海拔高、氣候干冷,耕作受到極大的限制,農業不發達,山區居民豢養氂牛當作食物、衣服的來源與日常交通工具,此外也常以從事山間貿易為生。

在中低海拔的山嶺間,地勢雖非平坦,但因溫暖的亞熱帶氣候、充足的降雨,人們依著山勢闢建出層層的梯田,種植水稻等作物。此外,也依季節種植小麥、玉米、馬鈴薯等作物,也發展成重要的農業區。

至於南部的臺拉平原,可稱得上是尼泊爾的糧倉所在。土質肥沃之外,濕熱的氣候與平坦的地形,使得此處成為一年多收的主要農作區,稻米是最重要的物產。此外,在產季交替之際,也會種植油菜花等其他作物,作物種類十分多樣。

来源:Udn旅遊休閑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