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布希邀請歐巴馬伕婦訪問白宮。進白宮時,歐巴馬像老友一樣,輕拍布希肩膀。進入橢圓形辦公室後,兩人翹著腿閒聊。辦公室內窗明几淨,窗外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一片祥和。兩個世界上權力最大的男人,就這樣聊了一個小時,想來明年一月的權力交接,應當也會相當平順。
可是平順後面,卻有掩不住的焦慮。歐巴馬在見布希時,立刻就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敦促與國會合作盡速通過刺激經濟方案。二是要求布希運用總統職權拯救瀕臨倒閉的三大汽車廠。三是解決住房問題,加速動用基金協助付不起房屋貸款的人。歐巴馬表示,如果等到新政府上任後再做,一切就太晚了。
據說布希的反應是,如果歐巴馬和民主黨國會議員同意,不再反對美國與哥倫比亞的自由貿易協定,布希就同意增加撥款救經濟。雖然雙方陣營後來都否認自由貿易協定交換救經濟這段內容,但這次會面算是歐巴馬當選後,兩人第一回合的過招。其實如果再往前推一點,在歐巴馬進白宮前一天,歐氏交接小組發言人波迪斯塔就表示,歐巴馬48人的顧問小組,已經列出200項布希的政策,準備在上任後立即廢除,以顯示變革氣象。這個"起身炮"其實就已經和布希過了一招了。
這裡有三點可以觀察。第一,布希的政策,受到意識型態(以道德主義為基礎的美國南方保守主義)以及政商利益影響太大。像禁止幹細胞研究、反墮胎、支持猶他州的石油與天然氣開採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民主黨上臺,意識型態明顯不同,所以政策有了大翻轉。第二,為什麼可以一下子取消200項政策?因為這些都是行政命令,不需要通過國會,所以會比較快。第三,政策翻轉,也顯示了歐巴馬團隊的焦急,這是我們所關切的。一般評論將歐巴馬定位為"溫和的激進主義者",意思是他主張變革,但基本態度仍屬溫和,也會盡量尋求兩黨的共識。這樣溫和的人,未見布希就宣布要撤銷布希200項政策,不知布希笑容後面是怎麼想?共和黨人怎麼想?
民主黨人的說法,是沒辦法等了,必須明快在上任百日內做出成績才行。但是政策千頭萬緒,怎麼理出一個優先順序?這是民主黨內部現在正在進行的的辯論。一派主張,總統不能心太大,一上來什麼都想做好,一夕改變,到時候什麼都做不好。所以應該按部就班,一樣一樣來。
另一派則認為,當年羅斯福與詹森總統,也是一上來就同時解決許多問題,不也都能成功?即便不能一下統統解決,健保、能源、教育問題,至少也應被視為廣義的經濟問題,一併加入經濟議題中解決才是。但金融危機之後,政府還有足夠財力嗎?這還只是內政。外交呢?歐巴馬競選時表示要在16個月內從伊拉克撤軍,什葉派高興,遜尼派則擔心,美軍一走,誰來保護他們?所以這幾天巴格達爆炸案突然增多,透露出中東也有另股憂慮。
面對這麼多辯論、這麼多待舉之事,歐巴馬將如何展現領導能力?學者所提的美國決策過程模型,最後能解釋為什麼某一向政策脫穎而出嗎?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層觀察。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變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