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鞋業 面臨20多年來寒冬

即便廣東的氣溫仍嫌悶熱,但一場嚴寒的冬天,正襲擊原本蓬勃發展的制鞋業。這場由國際金融海嘯和各國逐漸興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所造成的寒冬,讓快速成長20多年的廣東鞋業出口訂單,突然面臨"急速冷凍"的窘境。 大陸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鞋重鎮,年產量超過100億雙,佔全球產量的6成左右。去年,成品鞋出口就有81.7億雙,超過全球鞋業貿易量的7成。但今年的狀況卻相當淒慘,截至今年9月,中國成品鞋出口只剩下62.7億雙,比去年同期跌了近2.8%。

大型展覽會現場,即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景氣溫度計。許多記者都觀察到,跟往年相比,昨日開幕的第104四屆廣交會第三期,不管場內外的人氣都大幅下滑,遭遇參展商和訂單萎縮的現象。

一位中新社記者昨日在惠東縣第四屆鞋業文化節現場注意到,各鞋業展區大都門可羅雀,不見預期的龐大人潮,只有少數展位的企業與客商達成初步訂單。而在廣交會客商入口處,儘管上午十點半正是往年客商入館的高峰期,但卻只看見少數客商稀稀疏疏地進出,並不見以往人潮洶湧的場景。

此外,佔了世界四分之一鞋業產量的東莞和惠州等地,近1000家鞋廠及相關協力廠商,不是關場就是外遷到其他地區,最慘的還遭到法院查封。

為了提升大陸鞋業的競爭力,中共官方也絞盡腦汁,提升產品質量,突破困境。中共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質檢總局、檢驗監管司等單位,就向廣交會參展企業免費發放"出口鞋類品質安全實用手冊",幫助鞋類企業全面瞭解國外品質安全的法規及標準,提高大陸制鞋業的國際競爭力,樹立"中國製造"的良好形象。

該手冊匯總了大陸出口鞋類品質安全檢測標準,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市場相關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式,及大陸鞋類企業建立的品質管制體系等,希望幫助鞋業廠商度過這個可能是歷年最長的寒冬。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