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句子,老師說,那是情景的寫實。長大後發現這短短十個字裡面,有天地的靜寂,城市的風貌,「大唐盛世」裡,婦女仍須借一點月光在夜裡洗衣,盼著征夫歸期的生活,以及一瞥之間電閃神會的哲人靈思。
從中國詩經及希臘月神的年代,月就是人類永恆的神話。而從「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天問),到「始見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珥珥」,到「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之間,中國詩人實已在仰望俯思之間,因月而發抒了多少情懷,為月發明瞭燦爛的美學。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是杜甫月下夢見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是李白望月而同情很多婦人久久等不到丈夫回來的苦楚。
「欲上青天攬明月」是李白抒發別離的苦悶。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張若虛站在月下,幻想宇宙日月星辰從何而起,幾時才有?
「西樓望月幾回圓」是韋應物盼故友的焦急。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對月亮清靜孤寂的想像。
千古的詩情及想像累積成月的美學。人們望月、賞月而想其清靜、愛其光華。見其盈虛而悟人世之無常;逢雲霧之遮月,而恨天聽之矇蔽;愛明月之圓滿而悲親友之離散,回憶曾經月下歡會而嘆今日之落魄。許多悲喜,感慨、家國之思、朋友之誼,一生之浮沉,皆與月之圓缺相牽涉。換言之,在一輪明月之下,人們省思自我,懷念家鄉,想像宇宙,默誦詩歌,享受片刻寧靜,或陶醉在一片月光之中,忘記今夕何夕。
今日,也有明月,也有朦朧月,也有中秋,同是那個月亮。難免想,當「臺北一片月」,月華灑銀於城市時,城市中的人都在做什麼?想什麼?
臺北的中秋夜,不可能有「萬戶搗衣聲」,但「萬戶烤肉香」大概是不會缺少的。隨著烤肉香,尚有說話聲、喧嘩聲、唱歌聲、收音機的聲音,手機的響聲,狂歌大嚼之後,在沙灘、草地上留下大量垃圾,揚長而去。
豐衣足食,圍座天倫,自然是好事。只是中間缺乏某種清醒,忘了去感知千古明月的美學。未免有憾,有愧月之圓滿吧。至少也何妨想起:「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月的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