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救市在中國引發熱烈反響

美國政府決定對兩大房屋抵押貸款巨頭實行國有化,這可能無意中讓中國政府應出手拯救金融市場於危難之中的呼聲更加高漲。

週一在中國,美國財政部接管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成為報紙的頭版新聞。中國的銀行持有"二房"數十億美元的債券。與此同時,中國的製造商也迫切希望看到美國走出房市危機的泥沼,因為這場危機嚴重打擊了美國國內的購買力。

中國央行讚揚了美國的舉措,指出美國金融市場影響著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中國央行稱,美國政府應切實承擔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責任,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但此次接管也為那些希望中國政府能在經濟增長放緩和股市暴跌之際出手相救的人提供了理由。今年以來,中國股市累計下跌59%,市值損失了2.86萬億美元。中國政府基本上任由市場自行尋找底部,對投資者要求採取措施扭轉跌勢的呼聲置若罔聞。這一立場目前仍沒有改變的跡象,但美國政府的威廉亚洲官网 舉措可能改變這種局面。

前央行顧問余永定說,進行干預是政府的責任,現在我們有了能夠接受的絕佳範例。

10年前,一些面對金融危機的亞洲政府選擇了積極干預市場,消除災難。當香港股市因人們日益擔憂港元貶值而大幅下挫時,港府動用了數十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來推高股市,此舉還曾招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主席格林斯潘等人的批評。馬來西亞政府也實施了資本管制,以阻止資金從股票市場上外流。

這兩個政府都因採取了可能打擊海外投資者長期信心的政策而受到了攻擊。但在這兩起案例中,市場都實現了相對快速的復甦,海外投資也恢復了增長。

日本政府在1998年至2003年前後共動用了近4,400億美元納稅人的錢來保護儲戶,對問題最嚴重的銀行實行了國有化,並向其它銀行注入了新的資金。在注資幾年後,許多銀行重新恢復了活力。事實上,普遍的看法是,如果日本能夠早點出手拯救這些銀行,那麼國內的銀行業危機不會這麼嚴重,也不會拖這麼久。

政府干預市場在歐洲大多數國家並不鮮見。法國一貫有救助陷入財務困難的企業和戰略性行業的傳統,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也曾闡述過保護主義的觀點。但他實際上卻放鬆了政府對經濟的掌控。今年夏季,法國燃氣公司(Gaz de France SA)實行了私有化,政府正計畫讓郵政服務公司La Poste公開上市。

政府干預在中國也有著悠久的傳統。政府仍將中國經濟定義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依然不夠完善的金融體系仍嚴重依賴於美國政府向"二房"提供的那種政府擔保。比如,即使在中國多家大型銀行向公眾投資者出售了少數股份後,政府仍持有各家銀行的多數股權。

不過,在過去30年裡,中國研究了美國的經濟模式,並一點點地引入了這一經濟模式的部分元素。中國採用美國式金融原理建立了基於市場的股票交易體系。中國還藉助美國金融機構的資金和建議,將國內銀行的經營重點轉向消費者業務,推出了抵押貸款和私人貸款業務。以美國為聚焦點的經濟課程在中國的大學深受歡迎。

美國官員常常要求中國停止採取嚴厲的干預措施,也偶爾會在如何管理匯率等金融問題上向北京說教。隨著美國自己也被迫加大了市場干預,要求中國放鬆對經濟控制的海外呼聲可能會面臨中國政府更多的冷嘲熱諷。

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劉勁認為,中國監管機構將從(美國政府接管"兩房"這件事)中學到錯誤的教訓。他說,中美兩國的經濟體制都有問題。中國的問題在於政府控制過多,而不是過少。美國政府的舉動可能會讓中國政府覺得自己應該加強控制才對。

一些人認為,中國實際上可以從美國政府此次行動中學到如何具體實施干預的技巧。奧緯諮詢(Oliver Wyman)駐上海銀行業諮詢師克勞斯·魯克(Klaus Lucke)說,我認為應該將討論提高到更精細的層次上。

當大約3年前許多券商幾乎倒閉時,中國政府採取了提供資金支持、強迫合併等應對措施,這保護了債權人、股東和管理層的利益,但卻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一幕或許不會再次上演。目前中國越來越引起關注的是現金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由於業務滑坡,開發商都在爭相申請新貸款。它們受到的指責也越來越多,許多人認為它們讓房地產的價格達到了危險的境地,並應為其錯誤付出代價。

上海浦東美國經濟研究中心(Pudong Institute for the U.S. Economy)副主任周敦仁注意到,美國保護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債券持有者,但犧牲了其股東和管理層。他說,這為中國內部的爭論增加了新內容,也使中國政府不應拯救開發商的觀點佔了上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