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英文牌子在北京比比皆是
你知道什麼是"經濟適用墓"嗎?
百姓買不起住房,於是陽宅有限價房、經濟適用房,為瞭解決百姓"葬不起",於是陰宅要推出"經濟適用墓",這是長期從事殯葬政策研究的廣東省社科聯副主席範英最近提出的。
你知道什麼是"秩序維護員"嗎?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日前下發文件,要求將從事物業管理區域內秩序維護和協助安全防範的人員,不再使用"保安員"稱謂,而使用"秩序維護員"。
你知道什麼是"儲備幹部"嗎?不久前廣州一家高校舉行的招聘會上,一些企業的崗位名稱花樣繁多,讓人如墜雲霧,如"儲備幹部",大學畢業生要猜謎,那是不是"管倉庫"的?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用詞。在中國,中國人竟然看不懂中文了。北京奧運在即,上海世博會越來越近,神州各地都要"與世界接軌",於是,雙語標注現象日益增多。在中國,美國人、英國人同樣看不懂英文。在大街小巷,小到菜單、商品名、路名,大到招牌、標語,連政府和企業的對外宣傳資料,時有英語錯漏百出,令外國遊客摸不者頭腦。干豆腐、乾麵,把"干"(北京是簡體字"干")翻譯成不雅的"fuck";把免洗杯、免洗碗等"一次性用品",翻譯成"a time sex thing"(一次性交行為的東西),竟然錯得離譜。一次在北京看美猴王的戲,舞臺兩邊打出英語字幕,將"祥雲滿天"的"雲彩"(clouds)寫成"土塊"(clods),引得在場的老外一陣爆笑。
上海政府部門出版的對外宣傳資料上,拼寫錯、語法錯,可謂比比皆是,"124icnal"是什麼?"it city functions"作何解釋?Branch(分理處),變成brunch(早午餐),inbound(內地的)變成inboard(船上的),"來華國外遊客"經英譯變為"船上的國外遊客"。在上海城隍廟一家旅遊定點飯店,將"螃蟹"錯譯成crad(應為crab)印在菜單上。浦東一家著名園林式酒店,中譯英的"硬傷"隨處可見,將"中心"譯為centen(應為center),將"兒童"譯為chindren(應為children),將"門"譯為cate(應為gate)。如此錯譯亂譯,令人貽笑大方。
糾錯大王
在北京,外國遊客威廉亚洲官网 熱門景點南鑼鼓巷,提醒遊人"小心地滑"的標示,英語翻譯卻變成"要小心的滑一跤"或"不能摔倒"。在西單一家銀行"自動提款機",變成"幫助人終結自我"的機器。北京肛腸醫院的英文名原先是"Anus Hospital","肛腸"的英語直接翻譯成"肛門(anus)",後在一位外籍英語教師的指點下,才將"肛門"改為"直腸病學"(proctology)。
這位外籍英語教師就是66歲的美國人杜戴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在北京生活了7年。他曾協助審定北京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曾參與修訂"北京市飯店業菜單英文譯法",還義務為北京90家博物館和名勝古蹟糾正英文解說中的錯誤。他曾榮獲"北京十大志願者"證書。每到休息天,他就在大街小巷轉悠,給英語標識挑錯,經他改錯的A4列印紙就有近萬張,被譽為"糾錯大使"。
他說:很多招牌上的英語標識很奇怪,中國人似懂非懂,外國人完全不懂。奧運來了,應該趕快改正。菜單上的問題最多,"上湯"翻譯成"上面的湯","酸辣粉"翻譯成"酸辣擦臉油","三絲湯意粉"翻譯成"三碗蠶絲湯和想法的粉末",更有將"夫妻肺片"譯成"夫妻肺臟的切片","刺身拼盤"譯作"刺穿身體的盤子","香菇炒牛肋條"譯為"細菌和牛仔的骨頭"。
中文菜單的英語翻譯確實不容易,既要有中國特色,又不能過於歐化,還必須讓外國人一看就明白。有道菜叫"洞庭日出",頗有詩意,說白了就是湯上面漂著一個蛋,有人認為乾脆直譯為"雞蛋湯",這就破壞了中國菜名的詩意,其實不妨在"洞庭日出"菜名後,以括弧說明此菜的主料輔料就行。
日前,在北京參加有關北京奧運的一個新聞發布活動。經過長達一年的"烹製",為解決外國奧運觀眾點菜難題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出爐"。大部分菜名以主料、烹飪法、形狀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為主翻譯。具中國餐飲特色的傳統食品,以漢語拼音命名,如"餃子":Jiaozi;"包子":Baozi;"饅頭":Mantou。中國特色且被外國人接受的菜名,使用地方語言拼寫或音譯拼寫,如"豆腐":To-fu;中文菜名難以體現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漢語拼音,在其後標注英文註釋,如"佛跳牆":Fotiaoqiang(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ˊs Fin and Fish Maw);"鍋貼":Guotie(Pan-fried Dumpling)。
不知道這樣的菜單能讓外國人看得懂嗎?北京奧運即將來臨,中國大陸各地的菜單都能按這一標準命名嗎?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昏!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