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鄉"禾晾"奇景
侗族歷史悠久,據說他們是中國最早種水稻的民族之一。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一帶的許多村寨,至今還保存著一整套傳統的水稻收割、晾晒方式,"禾晾" 則是其中之一。在侗寨溪水塘邊或綠樹樓旁,有一排排高達4公尺的大木架,整齊地圍寨而立。大木架由兩根粗大的杉木柱和兩根穿方構成,穿方中間橫穿看一、二十根由圓木組成的可以活動的桁條,頂部由杉木皮成人字形蓋在兩邊,糯禾收割後,人們將數百棵糯禾做成一捆,然後在"禾晾架"上晾晒近1個月,最後收進禾倉。每年此時,"禾晾"便成為當地一道風景。
食源雜異 無菜不酸 宴席歡騰侗族人心中:糯米飯最香,甜米酒最醇,醃酸菜最可口,葉子煙最提神,酒歌最好聽,宴席上最歡騰。
侗族飲食沒什麼禁忌,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長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無不取食,常見食材不少於五百種。一天四餐,兩飯兩茶,以米飯為主體。平壩多吃粳米,山區多吃糯米,糯米種類多,其中香禾糯最有名。吃時不用筷子,用手將飯捏成團食用,稱為"吃摶飯"。香禾稻做成的"摶飯"尤為甘美,有"一家蒸飯,全寨飄香"之說。喝的茶專指油茶,用茶葉、米花、炒花生、酥黃豆、糯米飯、肉、豬下水、鹽、蔥花、茶油等混合製成的濃稠羹湯,既能解渴,又可充飢。
侗族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離酸"的說法,他們自己亦稱:"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竄。"在侗家菜中,帶酸味的佔半數以上,有"無菜不醃、無菜不酸"的說法,包括各種醃酸菜、醃肉、醃魚。另有獨特的米酒,口味不凶,但據說喝多了容易摔跟頭。
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工藝複雜細緻,如:加蘇子汁的叫紅侗粑,加楊桐葉的叫黑侗粑等,宴客時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餞花卉、席上要備暢銷全國的"五味姜"......
最有特色的則是客人進寨時特殊的迎賓儀式--"攔路酒"。侗家人在進寨的門樓邊設置"路障",擋住客人,飲酒對歌,你唱我答,其歌詞詼諧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礙物,恭迎客人進門。入座後又是換酒"交杯",鄰居自動前來陪客,或將客人請到自己家中,或"湊份子"在鼓樓中共同宴請,不分彼此。
侗族飲食文化中另一奇特之處--敬重廚師,在許多宴席上客人與廚師都要對唱,互相致謝。如一首《謝廚歌》就是這樣唱道:"廚師師傅常操心,睡半夜來起五更,坐了幾多冷板凳,燒手燙腳費精神......巧手辦出十樣錦,藝高算得第一名,吃在口裡生百味,多謝廚師一片心。"
鮮明動人服飾如活生生史書
服飾,是侗族文化最鮮明動人的部分,融合了各個時代、族群的特色於其中,如同身穿一部活生生的史書,由歷史中款款走來。
數千年前侗族即已擁有種植葛、麻、桑技術,併發明瞭織布的斜機。侗族婦女喜歡種棉花,自己織布、染布。服飾樸素,色調以青、藍、白、紫為主。一般來說,古老服飾並不容易保存,但在侗族地區,至今仍有機會見到侗民珍藏、有數百年歷史的"蘆笙衣"。男子多穿對襟短衣,或右衽無領短衣,包大頭巾。婦女裝束各地稍有差異,上身有大襟無領無扣上衣,也有的衣長至膝,下穿百褶裙或長褲,束腰帶、裹腿,包頭帕或戴銀冠及各種銀飾等。
除了款式,紋樣的來源十分豐富,成為侗族人生活文化的重要部分,有些甚至已經流傳數千年,從日月星辰、山水人物、飛禽走獸到花木魚蟲,包羅萬象。民間手工藝製品則有刺繡、編織、彩繪、彫刻、剪紙和刻紙等,大都實用美觀,富有鮮明特色。刺繡是侗族婦女擅長的工藝,她們在服飾上刺繡出各種圖案花紋,形象生動,色彩絢麗。
"鼓樓"、"風雨橋"標誌精湛建築藝術
侗寨的房屋主要以杉木建成二至三層的木樓,在河邊或山坡上的房屋則多為吊腳樓。"鼓樓"和"風雨橋"是其特有的精湛建築藝術,是侗寨的標誌性建築。鼓樓吸收了漢族建築的方法,集塔、閣、亭於一體。所有鼓樓均採用上等杉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鐵釘,扣合無隙。樓頂層呈傘狀,從樓頂懸掛下來一面牛皮大鼓,稱為"寨鼓"。鼓樓一般一姓一座,較大的寨子有三、四座以上,是侗族人民集會的場所。
歌師最受尊敬 侗族大歌記錄真實歷史
侗族人民視歌為寶,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在侗族地區,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的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侗族大歌作為侗歌中最精華的組成部分,它的演唱內容、表現形式,無不與侗人的習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是對侗族歷史的真實記錄,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現。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滄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