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畹町在會議上發言
據《中國人權同盟》《中國人權論壇》報導 (記者 伽蘭)6月4日-6日,從國內出訪歐洲的中國知名人權活動家任畹町參加了荷蘭民間和官方6.4的系列活動,有海牙和阿姆斯特丹的6.4廣場大會,Kamp Vught二戰集中營遺址的"奧運、政治和人權"的會議和參觀。任畹町發表了主題為中國民主運動及天安門母親的講話,荷蘭政府人權大使,健康福利和運動部部長和6黨議員與會講話。會議由大赦國際荷蘭分部主持。此前的5月23日,任畹町在倫敦會見了達賴喇嘛,並向他贈送了折扇,手書"西藏人民的幸福 中國人民的先知"。(見下圖)
6月4日在海牙和阿姆斯特丹的集會上大赦國際荷蘭主席Nazarski致開會詞,他盛讚中國人民的抗暴勇氣和天安門母親付出的犧牲,向這個群體表示敬意。
任畹町發表講話說:中國的人權民主運動都被中國政府鎮壓,造就了無數"自由烈士"和"鐵窗志士"是中國民主進程的主力。 "天安門母親"們失去了兒女、丈夫、親友,構成了"自由烈士"的難屬群體,付出了高貴的代價。
任畹町證明了中國社會政治現代化的形態特徵,途徑手段,必要代價是"鐵窗煉獄",介紹了89民運是以學生為先鋒,以"自由民主派""黨內改革派"為思想前導,全民抗暴的流產的民主革命。
任畹町認為當代中國民間人權力量需要補正歷史,修正概念,改正定義。西藏自治、法輪信仰、民運維權是當代及目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三大鐵窗主力三大盟軍格局,是中國政治現代化進程不同群組的多元結構,應改正定義為"人權民主自治運動"。
不同地點的會場和會議同樣樹立著"保障自由""尊重人權"的大字標牌,主席臺背景是王維林站立在坦克陣前的巨幅照片。會議結束後與會者手捧丁子霖、張先玲的合照留影,手持紅白玫瑰獻給天安門英魂。每束玫瑰分部挂有很多在獄者的像卡,其中有楊天水、郭飛雄,高智晟、師濤、劉傑、葉國柱、張林、陳光誠、楊春林、胡佳、李大偉、許萬平......
大赦國際荷蘭主席Nazarski在"奧運、政治和人權"會議說,對於人權,大赦國際要求中國政府實現其在申辦過程中作出的人權承諾。作為獨立於所有政府,政治意識上標榜在世界範圍內爭取人權為己任的國際人權組織,大赦國際相信,國際人權宣言及其他國際準則的人權精神同樣鐫刻在奧林匹克憲章的奧運精神之中。大赦國際同時號召其他國際組織,包括奧林匹克委員會及準備參加奧運的國際領導人公開對中國政府強烈抗議,由斯蒂芬司.皮爾伯格因為蘇丹達富爾屠殺在2008年2月辭去奧運會藝術顧問事件引起的媒體辯論使得眾多評論員建議奧運會贊助商慎重考慮她們扮演的角色。代言歐米嘎手錶的美國演員喬治.克魯尼也直言不諱他多次向北京奧運贊助商歐米嘎提起達福爾中國支持獨裁政府屠殺居民的事情,並將繼續做下去。據報導,歐米嘎將同中方"相關高層直接聯繫"。
為了防止嚴重違反人權成為本屆奧運的特徵,大赦國際緊急建議奧運贊助商及奧委會關注中國人權。鎮壓和平人士擴大化是中國主辦奧運的直接結果,他們受到苛刻的對待,如葉國柱等人,中國主辦奧運直接侵犯了他們的利益。
任畹町今年4月發出了:全球決戰抵制北京奧運 迎接中國民主變革的聲明"REN WANDING:Boycott the Beijing Olympics Worldwide, Welcome a Democratic Change in China ,呼籲促使國際民主陣營的體育界、政界、企界、財界與中國民主派與中華民國、香港通力合作,響應中國人"不要奧運要人權"的時代強音全面抵制奧運,不參與,不合作,不捧場,運動員們拒絕參賽,政治家們謝絕開幕,大公司們不出錢,藝術家們不策劃,觀眾們閉上眼睛......可牽一髮動全身。
任畹町與荷蘭人權官員進行了晤談。他希望西方政治家理解中國社會變革的急切需求,理解中國民主派既是孤膽鬥士,也應該是政治家的雙重角色時常矛盾不可兼得的尷尬。比如,明知全面抵制奧運不可行,可是,我們不能不時刻高舉"制度變革"的旗幟。他舉證了韓國民眾在國際的支持下86年奧運前實現了民主轉型。他舉證了國際奧委會參與人權及政治糾紛,中國政府多次把奧運同政治掛鉤抵制奧運的事實。1980年22屆奧運會,因蘇軍入侵阿富汗被中國和65國抵制在莫斯科舉行。
1976年夏季奧運會,紐西蘭橄欖球隊由於在種族隔離的南非參賽,被國際奧委會禁參奧運會,中國和22個全部非洲國家抵制。
"奧運、政治和人權"會議上有四個奧運老運動員各抒己見同臺介紹了各人參加歷屆奧運的經驗、感受和不同思想,然而,她們的共同立場是奧運應該承擔更多的人權義務。任畹町接受了荷蘭媒體的採訪,還會見了西藏組織,說西藏自治運動已經50年,1949年後,現代意義的民主運動在"右派鳴放"發端後,經過文革造反的全面倒退從民主牆開拓已經30年,大法崛起10年,自由之果成熟了。和平的街頭抗議、集會算什麼激進?本身符合中國憲法,聽任法庭宣判搞消極簡單維權,已經愈加末路。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