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鳥共和(圖)
鳴叫是鳥類的天性,在清晨聽見鳥語婉轉,悅耳舒服,如果鳥兒鳴叫的時間是在深夜,人們未必就還有欣賞的心情了。平面媒體報導雲林、嘉義、南投、臺中等地區最近都出現夜鷹擾民的情況,原本屬於稀有留鳥的夜鷹,為何族群數量大幅增加,而且還往城市拓展呢?
"注意...注意......"嘹亮的叫聲畫破漆黑夜空,這聲音來自‘臺灣夜鷹',牠是夜行性的鳥類,除了覓食,求偶鳴唱也在夜間。
來到臺中市區,即使夾雜在車水馬龍的噪音中,夜鷹的叫聲依然響亮清晰,住在這裡的居民今年才開始聽到這樣的叫聲,從前沒有聽過。居民表示,夜鷹在凌晨十二點多還在叫,讓人不得安寧,日常生活受到干擾,希望政府能想想辦法。
臺灣夜鷹原本大多分布在南部的屏東以及花東的河床灘地,屬於稀有留鳥。但是近幾年族群分布改變,從南部往中部遷徙,並且來到都市,成了噪音公害,在繁殖期的求偶鳴叫,音量可以高達90分貝。
臺中縣野鳥救傷協會的林文隆,1995年就開始研究夜鷹的生存秘辛,近年來,他發現河岸整治工程傷害了原本棲息的鳥類,卻給了夜鷹好機會。原始河床上茂密的草生地,在河川整治工程中被整平,變成適合夜鷹棲息的環境。整治工程越來越多,夜鷹也越來越多。
夜鷹不筑巢,直接把蛋產在地上,每次產下兩顆蛋,育幼時間40天,一年可以繁殖三次,幼鳥長大之後,一歲就有繁殖能力。當族群數量增加了,自然就會往外擴散。另外,近年來農地休耕面積增加,也讓夜鷹有豐富的食物。有良好的繁殖力、充足的食物,再加上找到幾乎沒天敵的繁殖地,夜鷹在城市定居,似乎是擋不住的趨勢,不過幼鳥的成長卻也不是一帆風順。
接到學校老師的通報,林文隆來到文華高中,檢視一隻因為練習飛行而落巢的夜鷹寶寶。夜鷹的成鳥體長大約25公分,在飛行時捕食昆蟲,從寶寶身上可以看出夜鷹有張特大的嘴。比對歷年來累積的資料,從體重、自然翼長等數值,推測出這隻寶寶的年紀,大約17到19天大。林文隆表示,能做的是把牠拿回頂樓,不拿到救傷單位,因為鳥媽媽扶養比人飼養要好很多。
每年一到七月是夜鷹的繁殖期,經常可以發現落巢的幼鳥,這幾年的記錄顯示,都市裡的夜鷹已經越來越多。不過,夜鷹都會化之後的生活,還有許多謎團,林文隆特別成立了‘夜鷹小組',帶領兩位志工仔細觀察記錄夜鷹的生活。
從今年2月起,中華國小的兩位老師,每天下課後,就到有夜鷹出沒的建築頂樓觀察。陳英俊老師也把拍回來的記錄整理到網站上,方便小朋友來認識夜鷹。
在人口密集的西部城市,有些人受不了夜鷹的鳴叫聲,急著想要驅逐夜鷹。在臺灣東部,曾經獲得總統文化獎的花蓮牛犁社區,不但歡迎夜鷹,而且從2004年起,就開始保護夜鷹。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總幹事楊鈞弼表示,因為發現社區裡的夜鷹經常被撞死,所以才想要保護牠們。
由於夜鷹喜歡蹲在路邊準備覓食,剛開始保護夜鷹,是希望車輛減速,避免夜鷹喪命輪下,現在呢,從內到外,都為夜鷹設想,希望農民不要再使用殺草劑,以免夜鷹吃進中毒的昆蟲。
牛犁社區對待夜鷹的態度與西部城市大不相同,主要原因在於夜鷹的求偶鳴叫並不會打擾社區居民,牠們的棲地離社區有數百公尺的距離。跟隨楊鈞弼來到河床灘地,這是夜鷹原始的繁殖棲地。不過河床並不專屬於野生動物,人們也需要這塊空間。楊鈞弼表示,有人開採砂石,有人種西瓜,為了給夜鷹保留一塊棲地,需要跟公部門、農民做很多的溝通協調。未來,牛犁社區希望能讓夜鷹成為社區生態旅遊的主角,在保護夜鷹的同時,也維護住環境的自然純淨。
有人討厭夜鷹、有人研究夜鷹、也有人保護夜鷹。牠們和人們一起生活,靠得太近必然關係緊繃,盡量維持適當距離,才能和平相處。環境是眾生共有,必須互相尊重,萬一無法保持距離,我們是不是該多給一分體諒呢?畢竟人們對環境所造成的改變,才讓其他生命掀起波瀾,牠們想盡辦法求生,人們也應該寬容對待。
採訪側記:
和夜鷹小組爬上大樓頂樓,觀察蹲在地上的兩隻夜鷹寶寶,也許是害怕,牠們顫抖個不停。我把牠們捧上手心,接觸那毛茸茸的身體和有點冰涼的小腳,生命看起來好脆弱,但是牠們整個族群的變化,又提醒了我,牠們有多堅強。
- 關鍵字搜索:
-
人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