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不要忽視另外一種中國的聲音

藏區的騷亂和鎮壓事件發生後,由於官方長期選擇性教育的影響,在奧運精神和愛國主義旗幟的召喚下,中國大陸和海外華人中都發生擁護中國政府的示威遊行。不過,將這種聲音視為目前中國唯一的聲音未必準確,它甚至不一定是主流聲音。

不可否認,在藏區騷亂和鎮壓事件發生之初,整個中國社會幾乎只剩下官方的公開標準語調,近年來自由主義思想啟蒙的成果在現實震撼面前,頓時陷入了"政治不正確"的話語困境,以至於在一段時間內,理性的聲音近乎失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在《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家長平先生有關文章和王力雄、劉曉波等獨立知識份子《關於處理西藏局勢的12點意見》發表之後,民間、尤其是網路世界上,以民主價值和自由主義觀點理解並闡釋西藏問題的聲音逐漸放大了音量。包括一些不具有政治異議身份的公眾人物,比如白岩松,韓寒等人也對極端的民族主義狂熱表示了反對。

另外,由於藏區騷亂和奧運火炬的全球傳遞及其引發的民族主義浪潮,在時間上正好遭遇國內物價上漲及股市暴跌,來自民生的壓力,也在沖淡非理性民族主義思潮蔓延的可能。於是,目前的中國民間及網路輿論便形成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愛國主義情緒控制下的許多民眾揮舞國旗上街抵制總部位於法國的家樂福超市;另一方面,許多民眾因為對政府的經濟決策不滿,而將這種不滿情緒轉移到政治領域,對於胡錦濤、溫家寶的批評乃至謾罵也成為近期中國輿論領域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綜合來看,中國社會很少出現目前這樣的觀點分裂,但是這種分裂,其實也是社會輿論走向多元的表現。

當然,由於政治控制的緣故,不信任政府的一方的聲音較難引起注意,但熟悉中國網路特點的人士分析,如果沒有網路監控和顧慮,很難說哪一方的聲音更大。另外,相對於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國社會大多數成員並未發言,但沉默並不表明他們沒有自己的觀點。現在,政府和民間顯然都有人意識到,過於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很可能會走向其反面,甚至給政府本身帶來困擾。於是,中國政府出現了相互矛盾的做法,一方面,媒體仍在沿用傳統做法鼓動民族主義情緒,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計地試圖為群眾的民族主義情緒降溫。

其實,這種矛盾體現了中國政府的普遍困境所在。來自支持和懷疑的兩方都在增加對政府的壓力,而缺乏選票基礎的政權將發現即使其支持者也未必可靠。在日益多元化的社會中,想單一地依靠操弄民族主義這一種方式來建立並且鞏固自己的合法性,只能是自找麻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丹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