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受招安領旨,被宣到天界之上,玉皇大帝封了他一個"弼馬溫"一職。餵養天馬千匹。從此也算是授了仙錄,注了官名。由下界妖仙一躍而成為了天上人物。待孫悟空知道"弼馬溫"只是末入流的芝麻官時,一怒之下打出南天門,逕回到了花果山。自此懸掛旌旗,號稱"齊天大聖"。
其實孫悟空已經了脫生死,悟得自心空性本真,處於無生無滅的狀態,可與天地齊壽,與日月同庚。常言道:心為元首,膽做將領。還有那心比天高。可以說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也算名至所歸。而與孫悟空稱兄道弟的也各自封為大聖,牛魔王自稱平天大聖,蛟魔王自稱覆海大聖,鵬魔王自稱混天大聖,獅駝王自稱移山大聖,獼猴王自稱通風大聖,狨魔王自稱驅神大聖。皆是心魔外在顯化而致。
第七回有一首詩曰:"猿猴道體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聖齊天非假論,官封弼馬是知音。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牢拴莫外尋。萬相歸真從一理,如來同契住雙林。"作為孫悟空的天命來講,封他為弼馬溫可謂名副其實。只道人心最難降伏,心猿意馬,才會造成"欺天罔上思高位,凌聖偷丹亂大倫"的天譴報應。再以後,玉皇大帝又官封他為齊天大聖,並且還為他打造了一座齊天大聖府,府內設有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靜司。只需他心安性靜,就能遂心滿意,知天達命,永駐天界。但是好景不長,事與願違,孫悟空兼管蟠桃園之際,假公濟私偷桃、偷肴、偷酒,又偷吃太上老君仙丹,後出天宮,終被二郎神擒獲,送上斬妖臺,"刀砍斧剁,火燒雷打,但不能傷";又在老君的八卦爐鍛練七七四十九日,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又是蹬倒八卦爐,一路大鬧天宮,最終被如來佛治伏,壓在了五行山下,渴飲銅汁,餓餐鐵丸子,這一壓就是整整五百年。
雖說孫悟空犯的是逆天狂妄的死罪,但他已經"混元體正合先天",又掌握了躲避"三災利害"的法術,這顆人心已是金剛純陽體,性空靈光徹太虛。所以入火不能焚,入水不能溺。"惡貫滿盈身受困,善根不絕氣還我",更道是孫悟空命不該絕,再往後還有更大的使命與魔難在等待著他。只有當他遇到唐朝去西方取經的聖僧玄奘,才能脫得五行山的壓迫,方滿五百年的災殃。倘從更深層次來看孫悟空從出生後跟菩提祖師修道,及至上天入地下海,一通打殺,最終被如來佛祖壓制在五行山的經歷,這一形象有其善與惡,靜與動,內與外,宏觀與微觀,抽象與具相的多元解讀方式。
首先,他的善與惡,正如書中敘述的那樣,心安性靜時,可以悟道參禪修煉,佛性一出,震動十方世界。斷魔歸本,返本歸真,不泯先天本色;但因後天的飲食、習性、環境與觀念的污染,再有又喜結交獸類魔道上的朋友,致使心魔泛起,渙散了精神,心驕性躁,欺天欺心,大逆不道。內心的平靜則天下也清平安寧和諧清爽。否則貪求外欲,只會使心緒不寧,利令智昏,剛愎自用,亂了心法,盡忘天理,幹出圖謀不軌的事來。但再往深處挖掘,孫悟空下東海取金箍棒;入幽冥界銷死籍;上天界大鬧天宮,也是他這顆心脫胎換骨,與人決裂,超凡入聖的一段生死攸關的歷煉過程。
一陰一陽謂之道,他雖說在三界內五行中修煉成道,得仙體使變化運神通,但他的思想觀念,心性的升華與境界的提高都要同時突破跟上才行。所以說人的理,在孫悟空說來已經是個反理,必須剪除才對。而如來佛將他壓在五指化作的五行山下,正是三昧大定這種功夫的體現。遂孫悟空的整個心靈完全同化。也只有這顆向神敬道禮佛的心,一念歸正,完全不動心的時候,唐僧玄奘面對將要跋涉的千山萬水,崎嶇坎坷,時遇妖魔鬼怪的凶險之路途,也才會有滿腔的信心,堅忍不拔的意志與毫不動搖的信念,闖過九九八十一道難關,去西方取經,圓滿功成,五聖成真。 (待續)
- 關鍵字搜索:
- 《西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