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族為什麼卓有成就?(圖)


 

在美國,有兩個非常耀眼的外來人才群體,一個是猶太族人才群體,另一個是華美族人才群體。所謂華美族,是指在美國留學、居住和工作的華人的總稱。這個群體,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和智力水平,在科學、文化、實業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有較高的經濟收入,對美國、中國大陸、臺灣的科學、文化、政治、經濟產生過重要的影響。這個群體,既能說漢語,又熟練地掌握英語,既接受中國傳統文化,又接受西方現代文化。考察這個人才群體星光燦爛的緣由,對於我們的人才培養也許會有所啟發。

一個非常優秀的族群

大量的研究表明,華美族是個非常優秀的群體。(本文中的華美族包括美國留學生,以及到美國的勞工,居留美國的人員及其後代。)

第一,從受教育程度看,其受教育水平很高。美國高中畢業生佔總人口的比例是66。5%,華人高中以上畢業的佔華人總數的75。2%,美國大學畢業生佔全美總人數的16。2%,而華裔大學畢業佔華人總數的47。8%。

華人學生佔美國學生總數的2。1%。但是在一些著名學校中的比例卻很高。如華美族學生佔哈佛大學的11%,麻省理工學院的18%,伯克利分校的25%。

大學畢業後,華美族人再讀書深造的比例也非常高,佔35%,高於其他人群。白人大學畢業後再深造的佔8%,黑人20%,西裔14%。這些都表明,華美族在美接受教育的程度高,接受教育的人數比例高,在著名學府中深造的比例也高。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華美族的智力素質和勤奮程度。

第二,從華美族的成就看,它取得了非常出色有成就。

1990年西屋獎40名獲獎者中,18位是亞裔,前10名中,華美族佔4名。1990年美國總統頒發141名白宮學者獎,其中19名是華美族人。而華裔人口只佔全美人口的0。7%。

華美族中有6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其中物理學獎5人,化學獎1人。美國最大的超導研究中心德州超導中心150名科學家,華人達50位,紐約的艾倫.載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華美族12位,平均年齡30歲。里根和克林頓曾稱讚華族後裔為美國的安全及科學和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三,從華美族對中國發展所作的貢獻看,其貢獻巨大。

滿清時曾派出一百個幼童赴美留學。留美歸國的近百名幼童中,2名讀完了大學,6名在大學肄業。回國後,較有成就的30人,總理一人,外交總長一人,公使2人,海軍將領4人,大學校長2人,鐵路局長2人,工程師6人......100人中湧現出如此眾多的傑出人物,可見其貢獻之一般。

1948年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81人中,留美學人49人,留英8人,留日6人,留德5人,留美學者佔了60%以上。1955-1981年的學部委員有留學背景的佔91%,其中留美的學部委員佔一半左右。

以中國科學家辭典的統計為例,載入的中國科學家869人,留學的626人,佔72%,其中留美科學家388人,佔62%,歐洲199人,佔32%,日本33人,佔5%。

臺灣學者張玉法的統計研究表明,留學生卓有成就的107人,其中政治家20人,外交家10人,大學校長17人,社會科學家8人,自然科學家和工師31人,文學藝術家11人。臺灣1995年科技年鑑記載約11萬多人,留美科學家佔90%。

另外,中國近代文學革命是由留美學生發動的,(胡適最早寫出了文學革命的綱領性論文)近代文學中最早的白話詩歌,最早的白話劇,最早的文學理論,大都由留美學生在美國提出和撰寫的。中國最早的科學團體,最早的科學雜誌,都誕生在美國的留學生群體中。

第四,從華族對美國的貢獻看,是非常巨大的,足見其自身是非常優秀的。

華美族對美國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他們是美國建設的重要力量,特別在科學和教育領域作出了輝煌的貢獻。

華美族是美國早期建設和戰後建設的重要力量。早期的中國勞工在西部建設,鐵路建築,礦產開發中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在戰後的公路橋樑工程建設中,一半工程師是中國人。華美族在教育戰線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中國留美學者曹祖寧,是生物化學家,獲得美國能源部再生能源獎,被評為全美化工傑出研究員。從事青黴素、纖維分解研究,培育了72名博士生,64名博士後,他風趣地說,他不能再收學生了,孔子也只收了七十二個賢人。

華美族對美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貢獻巨大。華美族是美國科學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學者統計了生物化學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發表的論文。華人參加撰寫的論文1943篇,佔37%,以華人為主撰寫的論文842篇,佔16。2%。在細胞雜誌,生物化學雜誌,元素雜誌,分子生物學雜誌和科學雜誌五種刊物上發表的論文,華族科學家分別佔了14。8%,14%,16。2%,5。7%,5。9%,雖然這些華人來自世界各地,但80%來自華美族科學家。結構化學家李密民統計了公認的美國引用率最高的三個雜誌--《細胞》,《自然》,《科學》從1997年6月到2000年6月三年中發表的論文作者進行了分析,三年間共發表與生物大分子結構相關的論文115,124,86篇,這些論文中由華人科學家作為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的論文25,24,14篇,分別佔22%,,19%,16%。

在高新技術產業,華美族作出的貢獻也非常大。美國華人在新興技術領域相當活躍。矽谷由華人興辦的電訊企業達到200多家,佔1/3。如陳文雄創辦的旭電公司,被商業週刊評為全球100大有影響的資訊科技企業的第3名。矽谷目前有7000家高科技公司,2000家由華裔創辦或管理。1998年矽谷150家銷售額最高的公司中,8家公司的創辦人是華美族。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華美族確實是個非常優秀的族群,是一個對中國和美國作出了傑出貢獻的特殊的群體。

華美族卓越成就的理論分析

華美族是個非常優秀的群體,在各個領域作出卓越的成就,對母國和所在國作出了寶貴的貢獻。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華美族作出非凡成就的原因何在呢?這是華美學研究中需要作出解釋的一個理論問題。對此,有多種理論加以解釋。

第一種理論解釋可稱之為思想空間拓展論。

這種理論是由美國華裔學者李又寧教授提出的。她指出,"門戶開放之前,中國人的空間,只限於中國,那只是全世界的一小部分;而現在呢,吸收了許多新血液,新文化後,一部分中國人已演變為天外華族,其活動、其影響廣佈全球,其力量、其潛力也就難以估計。"(《華族留美史。導言》)李又寧的空間拓展論,不僅指的是知識的空間,而且包括思想的空間。她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到了晚清民國,知識陳舊,需要新的知識養料。留美族吸收了新的知識,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思維方法,極大地提高了華美族自身的能力。

第二種理論解釋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優良論。

這種理論認為,華美族仍然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響。儒家文化重視教育,中國傳統文化強調艱苦奮鬥,這對華美族的發展有深刻影響。美國學者卡布蘭(Caplan)對成就較高的華美族人作過調查和分析,發現他們大都來自傳統中國文化色彩較濃的家庭,如重視家庭團結,重視教育和文化傳統。臺灣學者蔡典謨的研究表明,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念中,孩子的學習處於優先的地位。例如,居住地的考慮中,華人優先考慮的是孩子的學習,總是優先選擇好學校所在的地區,不惜為了孩子的求學而搬家。華人家庭更注意孩子的功課,為了讓孩子專心讀書,父母不讓孩子打工。只要對讀書有益,不惜化錢。相比而言,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重視。美國母親帶領的一年級孩子進行家庭作業的時間是每天14分鐘,日本母親是37分鐘,臺灣孩子是77分鐘。五年級孩子的家長調查結果分別是,美國46分鐘,日本57分鐘,臺灣77分鐘。中學生每週化5小時以上做功課的,華人是46%,白人29%,黑人25%,西班牙人18%。華裔也重視早期教育。中國文化中關於讀書至上,尊師重道,光宗耀祖,勤奮努力等觀念,有利於成才。(蔡典謨:《美國傑出學生實例》,1997年,臺北,)

有些學者提出了異質文化碰撞論。

本文作者在美國亞洲研究所學者交流時提出,就如河流入海口的淡水和海水交匯處有最豐富的生物資源,大陸板塊和板塊碰撞處有活躍的地質活動和豐富的礦產資源一樣,不同文化之間交融和碰撞會促進文化的融合和更新,產生新的文化因子,有利於創造性的提高。中西方文化一方面在中國東南沿海相匯、相撞、相融。東南沿海成為生產力最發達、創造力最旺盛、人才最密集的地區,就是這個道理。而在美國的華美族(包括留學人員,留學期間可以看作是短時的華美族人員),為中西兩種文化碰撞和交融創造了最好的條件,他們站在兩個文化板塊上,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事物,容易突破思維定勢,容易產生新的觀念,這對創造性的發揮是非常有利的。華美族所在的文化板塊異質文化比中國東南地區更強大,因此,更有利於衝破傳統文化造成的束縛,激發更大的創造性。最早的科學學會和科學刊物在美國誕生,中國的文學革命理念由美國留學生提出,中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美國從事學術,都不完全是偶然的,有其內在的邏輯在裡頭。

有些學者提出了選擇論。

這種理論認為,存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歷史的選擇。由於中國歷史的特殊的原因,中國出現了洋務運動,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到過西方特別是到過美國的留學生熟悉西方文化和科學,容易得到重用。最早赴美國留美的100名幼童中回國後湧現了那麼多傑出人才,產生了總理、外交總長、公使、將軍、大學校長等眾多的人才,是因為他們擁有海外的知識,這正好符合國家發展的需要。第二種選擇是自然和社會的選擇。到美國的人員經過有形的或無形的選擇。他們是被選擇的相對優秀者,當然容易取得成就。能到美國留學,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能留學的人經濟基礎較強,事業的基礎也就比較雄厚;到美國留學,要經過留學生選擇考試,他們是優勝者,其智力才能、學識文化優於一般人;到美國留學,要背井離鄉,遠離家人,必須有堅強的心理素質,要克服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因此,到美國留學、做工的人,在膽識上超過常人,有較強的奮鬥精神。總之,它們是經過一定選擇的優秀者,因此容易取得成功。華美族的優秀,是選擇後的結果。

還有的學者提出險境論。

險境論認為,華美族的成就是環境逼迫的結果。許多留學生到了美國,舉目無親,人地生疏,所帶錢財非常有限,生存陷入險境甚至絕境。正如兵書上所說,兵置死地而後生。在異國他鄉,他們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盡量地加以發揮,所有的精神力量都充分調動。不奮鬥就不能生存,更不能發展。許多留學生一面留學,一面打工,忍受艱難的生活。正是內在精神的激發。艱苦的環境迫使華美族人激發了創造精神,才取得較大的成就。研究表明,華美族人的第一代第二代比較多地取得成就,受教育的水平也明顯高於美國人。但是,其第三代、第四代受教育的比例下降,成就降低。這從反面證明,華美族的成就與內在力量的激發有密切關係。第三第四代人已經在前輩人創造的財富的基礎上生活,生存壓力下降,奮鬥動力變弱,因此成就較小。

華美族是中國文化在美國的代表,是中國具有較早的開放心態的一個優秀的群落。他們客觀上代表著中華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形象。總體上他們是非常優秀的。但是,他們身上也帶有長期封建文化的積澱及農業民族造成的心理包袱。他們身上,也表現出一些與現代化國民不相稱的素質。華美一族在美國911事件中雖然也有一些積極的表現,但總體表現較一般,也表現了不少消極的東西。美國世界日報記者曾慧燕曾有專文研究華美族的某些自私狹隘心理與行為,深刻指出了華美族摒棄落後的劣根性、建立現代公民意識的迫切性。從這個意義上講,對華美族的研究,對於我們民族自身的現代化,對於如何吸收世界先進文化的精華,對於如何批判地認識我們傳統文化中的落後內容,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研究價值。

華美族人才群的啟示

華美族人才群體對我們人才培養給予了多方面的啟示。

第一,要努力學習美國教育中有利於人才發展的理念和方法。6位華裔諾貝爾科學獎的獲得者都是在美國接受大學教育或研究生教育,美國教育的長處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相比較而言,中國教育更重視知識,但對個性的培育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則重視不足;美國的教育重視個性和創造,但基本知識沒有中國學生紮實。我們應吸收美國教育的長處。80年代初,美國教育部派人來華考察中國教育,發現中國孩子的書包很重,功課很多,上課很用功,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的科技很快會超過美國。中國教育部也派人去美國考察,看到學生們上課很自由隨意,功課很少,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但是,二十五年後,我們看到美國的教育和科技仍然處於領先的地位。這說明,美國教育中有一些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值得重視的方法。

第二,採取開放式的教育。開放教育有幾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文理要開放,不要把知識面搞得太窄。通才容易取勝,專才不利於創造。二是文化要開放,要多吸收一些異質文化,文化的融合和碰撞對於創造力的提高是有利的,不要只接受一種觀點,只介紹一種方法,需要學習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文化觀察問題。三是教育的內容要開放。教育不僅僅是教知識,還要培養個性,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創造能力。我們的教育比較狹義,除了知識,還是知識,除了考試,還是考試。這是不利於人才成長的。如果讓愛因斯坦從小接受這樣的教育,他可能連大學都讀不進,也不想讀。他曾經說過,如果用鞭子硬逼著一頭飢餓的野獸不停地吃,它最後也會失去貪吃的本性的。我們教育的學生,許多漸漸成了考試的機器,而創造力這樣優良的素質就在一次死記硬背的應試中喪失。

第三,要發揚傳統文化中尊師重道的精神。在調查中,華美族人才成長與中國傳統文化重視教育、尊敬師長的傳統有密切關係。這種重視知識、尊重師長的文化無意識對華美族人的成才具有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環顧國內,這種精神近年來有所減弱。老師的形象在下降,師生功利的追求在上升。有的師長手下有一二十名研究生,但是學生常年見不到導師。有些學生為導師做課題打工,學生稱導師為老闆。我們迫切需要提高老師和學生的道德素養,發揮尊師重道的精神。

第四,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人才的成長是需要經受一定的磨煉的。吃苦不一定成為人才,但磨煉有利於人才的成長。華美族人才大都是奮鬥出來的,初到美國的時候,語言障礙、人地生疏,經濟困難,經過奮鬥才在學業和事業中不斷取得成就。國內的相當多的學生由於生活的改善和獨生子女的原因,吃苦意識不足,吃苦能力很差,不少的人讀書要父母陪讀,消費主義流行。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對人才的培養是很不利的。因此,在今天,仍然要提倡刻苦求學的精神。

2008修改

主要參考資料

李又寧主編:留美八十年2003年紐約天外出版社

李又寧主編:新法拉盛集刊 (New Flushing Journal )

李又寧主編:《華族留美史:150年的學習與成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紐約天外出版社

LI Yu Ning:

Y.C.Wang: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press,1966)


本文留言

作者朱長超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