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進行的一項"你認為誠實會吃虧嗎?"調查顯示,近半層未成年人認為"誠實就意味著吃虧"。
據中國青年報消息,上海社科院青少所研究員徐浙寧博士,對上海986戶"80一代"、"90一代"和"千年一代"的家庭的調查顯示:46.1%的未成年人認為"誠實就意味著吃虧"。
另外調查還顯示"千年一代"寶寶的家庭,"知識"的教育方面高於"80一代"和"90一代",然而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則顯著低於前二者。
當今父母給孩子怎樣的榜樣
一位化名辰辰的10歲小孩談到父親時說:"我已經1·42米了,可是售票員讓爸爸給我買全票,爸爸卻大聲說我還沒到1·40米。因為少說了兩厘米,家裡可以省下200元。"
談到誠實問題,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小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鐘文芳說,有些家長經常對孩子說,"如果有人來找爸爸,就說爸爸不在家",家長因為不想見外人而採取的成人世界的社交策略,孩子是無法理解的。
"在兒童看來,爸爸這樣做是說謊了。以往家長和老師都教育孩子說謊是不對的。孩子不能理解爸爸為什麼這樣做,他會以為爸爸的做法是正常的,可取的,就會逐漸模仿。"鐘文芳建議,家長在孩子面前,務必要以誠實的形象出現。
同時,她也強調,教師也要注意用適當的方式教育學生。"在學校裡,兩個同學發生衝突時,老師不應該讓誠實的孩子接受更嚴厲的處罰,否則會造成孩子在心理上認為誠實就會吃虧。"
然而,在成人世界中,誠實的價值確實經常被低估。
給同學、老師、同事打分時,你會實事求是嗎?
另一位讀初一的趙爽(化名)在給老師與同學寫評語的時候都會違心地寫好,寫優秀的。原來是老師親自要求學生這樣做的,她透露說,在評分表發下來之前,老師都會交待同學們"要填好的",。
在自評與互評時,當在為自己"誠實守信、不弄虛作假"一項打分時,她發現她的同桌毫不猶豫地寫了"優秀"。
趙爽指出該學生並不誠實,因為"上次我們去商店,他把人家一個玩具的釦子拉壞了,結果裝成什麼事都沒發生就走了。"但是,在交換本子互評時,趙爽仍然在同桌的評價手冊上的"誠實"一欄裡寫上了"優秀"。
趙爽說。"我是想誠實地寫,可是別的同學自評、互評都寫了優,就你一個人不這樣寫不是很奇怪嗎?會很吃虧吧?"
以往用作衡量道德標準的誠實已經不知不覺在人們心目中變成了貶義詞。一位網友指出現在給人介紹對象說這個人"很誠實",對方就問:"是不是特老實、特木呀?"。
徐浙寧博士認為,出現這種"道德教育滯後"現象,一方面是因為"千年一代"的父母學歷較高,向子女傳遞更多知識的願望更迫切;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城市化進程中的"功利導向"。
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所長楊雄則認為,當今的誠實教育太少。一方面教育孩子"誠實守信",另一方面唯利是圖的做法讓很多成年人。大家經常處在良心和利益的夾縫當中。(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大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