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事件引發的教育制度爭論擴大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與學生發生肢體衝突的事件繼續發酵,公開聲援學生的副教授蕭翰宣布辭職,引發兩種教育制度和師生關係的爭論進一步擴大。

*蕭翰為"不合國情"言論辭職*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蕭翰日前發表聲明,辭去中國政法大學的教職。他在聲明中說,他在楊帆教授與學生的衝突中"說了一些本來合適、但因國情而不合適的話......已經給中國政法大學極其學子們帶來更深重的負面影響。"

蕭翰表示,他在網上發表的"學生有逃課的自由"那篇文章已經導致社會上廣泛的誤解和許多批評。他說,為了不傷及學校的名譽,為了"讓這個混亂的社會清醒,"他必須做出這樣的犧牲。

1 月4號,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在課堂上看到學生缺席很多而大發雷霆,除了長時間辱罵學生之外,還和一位離開教室的女學生發生了肢體衝突。這一網上稱之為 "楊帆門"的事件引發大學生和高校教師就事件本身以及大學的教育制度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蕭翰接連發表文章,支持學生選課和聽課的自由,呼籲對大學教育體制實行改革。

蕭翰在發表辭職聲明的同時,表示拒絕媒體採訪。但是日前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坦承壓力很大。

"網上無數的人在罵我,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有。中國大量的人對於什麼是大學的教育理念並不懂。比如說我在文章中旗幟鮮明地提出,如果連逃課都不能逃,那還能算是大學嗎?很多人對此完全不能理解。他們把大學完全當成中學和小學來理解,於是認為我很偏頗。他們要尊師重道。"

*揚帆:維護中國式師生關係底線*

揚帆連日來也在網上發表文章並接受媒體採訪,他表示,這次事件並不是單純的教師與學生的衝突問題,它反映了中國高等教育制度的一個重要問題。

"我認為,我的行為是在維護中國式的師生關係的底線。我希望這個事件可以作為一個案例,讓大家來討論它所引發出來的道理。我認為,中國式師生關係的底線是不可逾越的,那就是師道尊嚴。"

*滕彪:師無道則無尊嚴*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滕彪認為,師道尊嚴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師道"。如果教師"無道",那就自然也沒有"尊嚴"。他對美國之音說,不能斷章取義地理解蕭翰所說的"學生有逃課的自由"。

"當學生發現老師不是在講課,不是在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在咆哮、罵人的時候,他當然有權利離開,也有權利提出質疑。"

滕彪認為,目前圍繞著"楊帆事件"出現的爭論反映了兩種教育觀念的衝突,涉及到中國的大學應該如何管理,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保持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等教育體制的問題。

*王建勛:反映了教育體制危機*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的教師王建勛、何兵等人也分別發表聲明,呼籲學校當局力挽蕭翰老師,盡快解決楊帆事件。王建勛認為,楊帆事件其實反映了中國大學教育體制的危機,無論楊帆事件的處理結果如何,人們都不能停止對這一事件的深層次反思。他對美國之音表示:

"中國許多的學者已經注意到中國大學的治理問題,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個大學自治,教授治校的體制。大學自治就是學校要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不受外部機構或組織的經常性干預;所謂教授治校就是學校的重要事務應該有教授委員會來治理,由他們做出決策,而不是僅由一、兩名行政人員來決定學校的事務。

楊帆事件發生後整整10天過去了,中國政法大學官方沒有做出任何表態。但是王建勛老師對美國之音透露,學校當局一、兩天內將會做出決定。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