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物價飛漲,中國會不會重演緬甸事件?

 2007-12-26 23: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從2006年12月開始,中國物價突然開始大幅上漲,之後,逐月攀
升,有漲無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不足2%,到2007年1
月,達2.2%;8月,達6.5%;至11月,達6.9%,創下11年來的新
高。

物價高漲不下,至少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告別"高增長、低通脹"
的"黃金時代"。眼下,正進入"高增長、高通脹"的新階段,根據
多數國家經驗,再接下來,就有可能是"低增長、高通脹",依次還
可能出現:"無增長、有通脹","負增長、高通脹",等等情形。

官方將目前的物價上漲,定義為"結構性上漲",似乎要說,通過生
產和消費的"結構性調整",就能解決問題。官方學者則表示:物價
上漲,起源於能源供應緊張。目前還處於通貨膨脹早期,還有較大的
政策操作空間;若不及時作結構調整,"價格壓力將從生產資料傳遞
到生活資料",有可能形成"全面通貨膨脹"。

官方學者的這類說法,已經部分地與事實相悖。實際上,價格壓力早
就到達生活資料,並以生活資料為主。僅11月份:食品類價格就上漲
達18.2%。其中,糧食價格上漲6.6%,蔬菜價格上漲28.6%,肉禽類
價格上漲38.8%,豬肉價格上漲56%......所有這些,都是事關民眾生計
的"生活資料"。"全面通貨膨脹"已經成型。

面對物價暴漲,政府採取了有限措施。各地出臺的措施,諸如,啟動
價調基金,對最低收入提供價格補貼;提高養老金水平;取消糧食出
口退稅、以增加糧食供應等。這類措施,額度有限,效果有限。

比如,一些地區將養老金提高10%,但當地物價上漲卻超過30%;又
比如,成都市城鎮低保人員,獲一次性價格補貼80元,農村城鎮低保
人員,獲一次性價格補貼40元。這樣的杯水車薪,顯然不足以應付各
類物價的高漲如潮。而且,同期,各地農村物價上漲幅度都超過城
市,但各地對農村的補貼,卻都低於城市,除了說明這仍然是對農村
的歧視性政策外,別無道理可言。

鑒於中國社會的嚴重貧富分化,物價飛漲,對以官商為主的富人階
層,不會構成影響,但對升斗小民,卻影響極大。每月多出20%的消
費支出(目前最保守估計),就已經令普通大眾叫苦連天,以至於要
重新開始"節衣縮食"。

據說,物價飛漲,已經引起中南海的緊張,各種內部講話和文件,都
著重提到這一點。聯想到今年9月,緬甸爆發大規模僧侶示威,軍政
府血腥鎮壓,引發國際譴責和制裁,起因,就是緬甸物價飛漲,尤其
油價暴漲。有外電報導,中國政府擔心,中國物價飛漲,"可能引發
類似1989年六四事件那樣的大規模民變",為此,中南海已經暗中做
了"最壞打算"。

實際上,在中國,如果富人們不是那般貪得無厭、予取予奪,或者,
如果能把他們的財富分一些出來,物價的上漲,或許沒有那麼快;如
果官員們不是那麼腐敗、整日裡忙於中飽私囊,那麼,更多財富可能
流入尋常百姓家,或許不至於讓他們在飆升的物價面前,一籌莫展;
如果政府不是那麼專制,而分權於民,社會的發展,勢必更為公平與
和諧,貧富分化得以抑制,物價的起伏,或許不至於埋藏重大社會危
機。

緬甸出事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緬甸民眾的貧困生計與軍政府權貴
們的奢侈生活形成的懸殊對照。為富不仁,為官不仁,為政不仁,不
僅是當今緬甸社會的特徵,更是當今中國社會的顯著特徵。壓制民
主,單純強調民生,民生遲早也會出問題。中國當權者應該記住一個
簡單道理:當你們要壟斷全部權力的時候,你們也要承擔全部社會責
任與後果。中國社會演變,並沒有因為"經濟高速增長"而停止;演
變的前景,仍是巨大的未知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