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與羅馬為什麼對弓箭的威力看得很低,這和他們的士兵主要成分、裝備和戰績有很大關係,我們看看波希戰爭時希臘軍隊的描述就可見一斑,希臘軍隊的主力重裝步兵是有自由民組成,他們頭戴雞冠狀頂飾的頭盔,身穿胸甲,腿套脛甲,腰佩短劍,左手持青銅面圓木盾牌,現在打住!希臘軍隊裝備的「大圓盾」。在邁錫尼的「戰士花瓶」上,已經出現了這種大圓盾,只是下方還缺了一塊,盾形就好像滿月前4天的月亮。到了荷馬的時代重步兵出現之後,這個滿月就成形了。希臘大圓盾如此之重如此之大以至於他們可以把它當作擔架使用,斯巴達人在平時是揹負著他們的大盾行軍,死了就躺在他們的盾上再回來,如此大的防護面積保證了他們抵禦住波斯人遮住太陽的箭雨,當然了弓自身的缺陷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弓因其作用機理所限,命中率很差。弓幾乎完全依靠射手自身的經驗來進行瞄準,箭雖然有尾羽作為穩定舵,但是箭的受風面積大,而且初速慢,一般角弓為55-80米/秒,而合成弓和單體弓就更差了,由於箭的飛行速度衰減快,而且箭頭面積大,刺入人體後速度衰減也快。為了儘可能的提高箭的初速只能不斷增加弓的彈力,結果就是人必須用很大的力氣才能張開弓,在這個用力過程中,手臂必然產生大的顫動,因此,弓箭的精度變得更差,不得不採用漫射的方式來加大命中機會;其次,箭的傷害力小,目前的考古發現證實原始社會中被箭擊中的人,箭鏃基本上都嵌在骨頭中,絕大多數都沒有被擊穿骨頭,這和後來弩的傷害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如果對付沒有防護或者防護較差的人,弓箭的這個缺點還不明顯。
但是面對穿著重甲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箭鏃要麼不能穿透盔甲,要麼在穿透過程中,其速度大減,箭鏃結構遭到破壞,從而使威力大大減少,既然弓箭要麼無法穿透鎧甲,要麼乾脆就被大盾擋住,那麼弓箭的威力也就沒那麼可怕了,類似的還有日本,日本竹板甲雖然不太堅實但是對付大弓射出來的箭也足夠了,所以經常有人身上紮著幾十支箭恍若刺蝟卻能繼續戰鬥的情況。另外當時弓的射程有限,目前看來比較可信的弓的最大射程是英格蘭長弓的360米,ZG唐代的角弓為180步(大概250米),其他很多弓都在兩百米左右。而且為了保證精度和威力,弓的實際射擊距離要小於其最大射程很多,如英格蘭長弓的有效射程在220米以下。
一般弓箭的射擊距離都在最大射程的一半以下,或者更近,由此看來在當時希臘和羅馬的敵人手中的弓箭其射程不過在100米左右,在此時間內,一名步弓手能射出的箭數量有限。考慮到弓箭的弱點,可以說單靠弓箭射擊阻止敵軍的機會微乎其微;再次,強弓雖然能夠保證威力和射程,但是所需張力越大,弓手越容易疲勞,造成射速和威力下降;最後,弓若遇到雨和潮濕的天氣,弓弦容易軟化,從而降低威力。當金屬盔甲出現後,靠弓箭打垮對手,在絕大多數野戰中,不過是個幻想。古代的軍事家們,都不會做這樣的幻想,就算波斯人的主力是弓箭手可是他們的決定性力量還是重裝步兵——不死隊。
後來的羅馬人更為我們展示了重防護的步兵對射擊兵種的優勢。馬略改革之後,除後備兵外羅馬重步兵統一使用投槍,沒有長兵器。完全依靠嚴整的陣型逼近敵軍在近戰中憑手中的短劍取勝,所以必須用大盾掩護自己。否則,面對手持射擊兵器、長兵器乃至長劍長刀的敵軍,保持方陣的穩定必然困難重重。羅馬盾牌出現在高盧入侵後,大概是得到了凱爾特人的技術啟發,一直沿用到帝國時代。盾為木製,俯視約呈半圓形,正面看去呈長方形,高1•25米,寬0•8米。盾外包裹皮革,鐵皮鑲邊,裡面中間部分襯有鐵片。
羅馬盾牌伴隨羅馬士兵經歷了700多年時光,經歷了無數險惡的戰鬥,從朱古達戰爭到征服高盧、敘利亞,抵禦了各種武器的侵襲,從戰斧到彎刀、標槍到長矛,當然還有無數的箭雨,我們從克拉蘇對帕提亞的戰爭中也看到帕提亞的斯基泰弓(號稱能夠在近距離內洞穿野牛)發射的箭雨對羅馬方陣的殺傷也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人都是手腳受傷但沒有緻命。要不是他們藉助自己騎射手在機動性方面的優勢始終和羅馬軍隊保持距離,並且通過良好的後勤保證了其攻擊火力的持續性,戰爭勝負還很難說。因為後來羅馬與帕提亞在喬治亞、亞美尼亞的爭奪還進行了好多次,結果勝負參半。
由於羅馬人厚重的防護以至於要想取得更有效的傷害必須採用更重的投射武器——標槍,後來羅馬軍隊藉助一種能增加推力的皮帶,使投擲距離達到手擲的2倍到3倍距離遠。到公元前一世紀,全部羅馬軍團都裝備加固的標槍,既可投擲,又可作長槍。
其實希臘人倒也碰到過他們的大盾和青銅雄甲對付不了的弓,亞歷山大入侵印度期間曾經碰到一種非常強勁的「弓」,阿里安這樣描述它的威力:「印度弓箭手射出的箭,什麼東西都擋不住。不論是盾牌、胸鎧、還是厚盔厚甲都不頂事。」關於這種「弓」,可以肯定的是它非常長,長度達150厘米以上。至於它的使用方法,怪誕的很,簡直不可思議,一種說拉弓時需將弓的一端撐在地上,左腳蹬著弓背,雙手拉弦。大家可以在頭腦裡想像出這樣一幅怪誕的場景。更重要的是弓手該如何持箭,如何避免放箭時弓弦不打傷自己的腳,又如何避免摔倒;另一種說法是在《亞歷山大遠征記》中描述的:人坐在地上,用左腳蹬著弓背,把弓弦往後拉得很遠。這個方法比上一個好些,但如何讓箭居於弓背中央,而又保持拉弓時的平衡,也是一個問題。而且,開弓時如何避免打傷腳?如果印度人確實就採取了這種怪誕的方式拉弓的話,證實了我的想法,印度人實在古怪!
不過比起印度史詩中對箭的描述這也算不了什麼,因為其中包括:帶鉤的、分叉的、燒紅後使用的等等。
希臘也有弩,出現大約在公元前400年,據說敘拉古僭主戴奧尼蘇斯一世想擁有最強大的新武器,於是從希臘,小亞細亞,北非和義大利招募最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工匠為自己工作。戴奧尼蘇斯一世將這些人分成若干小組,給予充分的資金和勞力支持,各小組相互競爭,盡力設計出打敗其他小組的武器方案(跟現代發達國家武器研製的流程相似)。最後歐洲第一種弩被發明瞭出來,因為是用腰腹的力量推開弓弦,因此有個流傳很廣的俗稱「腹弓」。
它是一種精美的武器。它的弓身和箭槽分別固定於上下縱列的兩條滑動木槽。使用方法是:先將弩箭裝入箭槽,推入扳機,然後將前端抵地,腹部抵住尾部的U型把手,以腰腹力量加上自身重量把連接弓身的木槽往前推。如此拉弦,實際上是推弓。下方木槽兩側鋸齒形金屬片是制動棘齒,這種金屬片使推弓者即使鬆勁,弓弦也將停留在棘齒上,不會前功盡棄。如果力氣不濟,推弓過程可分幾次進行直至完成,就算推弓不到底,也可射擊,不過威力射程較弱。因此實際上健康成年人都可以使用這種弩。
希臘弩的弓身由牛角或岑木製成,纏以牛筋以增加力量,弓弦則是牛筋或牛腱,棘齒,制退銷,扳機為鐵製,發射鐵箭。如果推到底,射程高達400米,最有效射程為150米以內,箭只的初速很快。這種弩從誕生起裝備希臘、羅馬軍隊到羅馬衰落為止,然後就失傳了。希臘弩的威力是很大的,但它是一種製造工藝複雜,造價昂貴且耗費工時的武器。而且在西方的戰爭條件下,即使是弩也難以穿透大盾和重甲構成的防線,因此對重步兵的傷害不大。而如果要射擊輕裝部隊,射速快,成本低的弓更為合適,因此希臘弩沒有大量裝備。
除了腹弓外,希臘人還設計了波裡色勒弩,它具有箭射出後自動裝好新箭的機械裝置。後來出現了帕林吞弩,它具有瞄準裝置,可以準確地投射小型石核和標槍。這些東西的共同特徵就是發射速度慢。在公民兵制度下,這種東西並不合適,所以都很快消失了,直到中世紀歐洲才對弩進行了再發明,這是的弩就更實用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弓因其作用機理所限,命中率很差。弓幾乎完全依靠射手自身的經驗來進行瞄準,箭雖然有尾羽作為穩定舵,但是箭的受風面積大,而且初速慢,一般角弓為55-80米/秒,而合成弓和單體弓就更差了,由於箭的飛行速度衰減快,而且箭頭面積大,刺入人體後速度衰減也快。為了儘可能的提高箭的初速只能不斷增加弓的彈力,結果就是人必須用很大的力氣才能張開弓,在這個用力過程中,手臂必然產生大的顫動,因此,弓箭的精度變得更差,不得不採用漫射的方式來加大命中機會;其次,箭的傷害力小,目前的考古發現證實原始社會中被箭擊中的人,箭鏃基本上都嵌在骨頭中,絕大多數都沒有被擊穿骨頭,這和後來弩的傷害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如果對付沒有防護或者防護較差的人,弓箭的這個缺點還不明顯。
但是面對穿著重甲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箭鏃要麼不能穿透盔甲,要麼在穿透過程中,其速度大減,箭鏃結構遭到破壞,從而使威力大大減少,既然弓箭要麼無法穿透鎧甲,要麼乾脆就被大盾擋住,那麼弓箭的威力也就沒那麼可怕了,類似的還有日本,日本竹板甲雖然不太堅實但是對付大弓射出來的箭也足夠了,所以經常有人身上紮著幾十支箭恍若刺蝟卻能繼續戰鬥的情況。另外當時弓的射程有限,目前看來比較可信的弓的最大射程是英格蘭長弓的360米,ZG唐代的角弓為180步(大概250米),其他很多弓都在兩百米左右。而且為了保證精度和威力,弓的實際射擊距離要小於其最大射程很多,如英格蘭長弓的有效射程在220米以下。
一般弓箭的射擊距離都在最大射程的一半以下,或者更近,由此看來在當時希臘和羅馬的敵人手中的弓箭其射程不過在100米左右,在此時間內,一名步弓手能射出的箭數量有限。考慮到弓箭的弱點,可以說單靠弓箭射擊阻止敵軍的機會微乎其微;再次,強弓雖然能夠保證威力和射程,但是所需張力越大,弓手越容易疲勞,造成射速和威力下降;最後,弓若遇到雨和潮濕的天氣,弓弦容易軟化,從而降低威力。當金屬盔甲出現後,靠弓箭打垮對手,在絕大多數野戰中,不過是個幻想。古代的軍事家們,都不會做這樣的幻想,就算波斯人的主力是弓箭手可是他們的決定性力量還是重裝步兵——不死隊。
後來的羅馬人更為我們展示了重防護的步兵對射擊兵種的優勢。馬略改革之後,除後備兵外羅馬重步兵統一使用投槍,沒有長兵器。完全依靠嚴整的陣型逼近敵軍在近戰中憑手中的短劍取勝,所以必須用大盾掩護自己。否則,面對手持射擊兵器、長兵器乃至長劍長刀的敵軍,保持方陣的穩定必然困難重重。羅馬盾牌出現在高盧入侵後,大概是得到了凱爾特人的技術啟發,一直沿用到帝國時代。盾為木製,俯視約呈半圓形,正面看去呈長方形,高1•25米,寬0•8米。盾外包裹皮革,鐵皮鑲邊,裡面中間部分襯有鐵片。
羅馬盾牌伴隨羅馬士兵經歷了700多年時光,經歷了無數險惡的戰鬥,從朱古達戰爭到征服高盧、敘利亞,抵禦了各種武器的侵襲,從戰斧到彎刀、標槍到長矛,當然還有無數的箭雨,我們從克拉蘇對帕提亞的戰爭中也看到帕提亞的斯基泰弓(號稱能夠在近距離內洞穿野牛)發射的箭雨對羅馬方陣的殺傷也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人都是手腳受傷但沒有緻命。要不是他們藉助自己騎射手在機動性方面的優勢始終和羅馬軍隊保持距離,並且通過良好的後勤保證了其攻擊火力的持續性,戰爭勝負還很難說。因為後來羅馬與帕提亞在喬治亞、亞美尼亞的爭奪還進行了好多次,結果勝負參半。
由於羅馬人厚重的防護以至於要想取得更有效的傷害必須採用更重的投射武器——標槍,後來羅馬軍隊藉助一種能增加推力的皮帶,使投擲距離達到手擲的2倍到3倍距離遠。到公元前一世紀,全部羅馬軍團都裝備加固的標槍,既可投擲,又可作長槍。
其實希臘人倒也碰到過他們的大盾和青銅雄甲對付不了的弓,亞歷山大入侵印度期間曾經碰到一種非常強勁的「弓」,阿里安這樣描述它的威力:「印度弓箭手射出的箭,什麼東西都擋不住。不論是盾牌、胸鎧、還是厚盔厚甲都不頂事。」關於這種「弓」,可以肯定的是它非常長,長度達150厘米以上。至於它的使用方法,怪誕的很,簡直不可思議,一種說拉弓時需將弓的一端撐在地上,左腳蹬著弓背,雙手拉弦。大家可以在頭腦裡想像出這樣一幅怪誕的場景。更重要的是弓手該如何持箭,如何避免放箭時弓弦不打傷自己的腳,又如何避免摔倒;另一種說法是在《亞歷山大遠征記》中描述的:人坐在地上,用左腳蹬著弓背,把弓弦往後拉得很遠。這個方法比上一個好些,但如何讓箭居於弓背中央,而又保持拉弓時的平衡,也是一個問題。而且,開弓時如何避免打傷腳?如果印度人確實就採取了這種怪誕的方式拉弓的話,證實了我的想法,印度人實在古怪!
不過比起印度史詩中對箭的描述這也算不了什麼,因為其中包括:帶鉤的、分叉的、燒紅後使用的等等。
希臘也有弩,出現大約在公元前400年,據說敘拉古僭主戴奧尼蘇斯一世想擁有最強大的新武器,於是從希臘,小亞細亞,北非和義大利招募最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工匠為自己工作。戴奧尼蘇斯一世將這些人分成若干小組,給予充分的資金和勞力支持,各小組相互競爭,盡力設計出打敗其他小組的武器方案(跟現代發達國家武器研製的流程相似)。最後歐洲第一種弩被發明瞭出來,因為是用腰腹的力量推開弓弦,因此有個流傳很廣的俗稱「腹弓」。
它是一種精美的武器。它的弓身和箭槽分別固定於上下縱列的兩條滑動木槽。使用方法是:先將弩箭裝入箭槽,推入扳機,然後將前端抵地,腹部抵住尾部的U型把手,以腰腹力量加上自身重量把連接弓身的木槽往前推。如此拉弦,實際上是推弓。下方木槽兩側鋸齒形金屬片是制動棘齒,這種金屬片使推弓者即使鬆勁,弓弦也將停留在棘齒上,不會前功盡棄。如果力氣不濟,推弓過程可分幾次進行直至完成,就算推弓不到底,也可射擊,不過威力射程較弱。因此實際上健康成年人都可以使用這種弩。
希臘弩的弓身由牛角或岑木製成,纏以牛筋以增加力量,弓弦則是牛筋或牛腱,棘齒,制退銷,扳機為鐵製,發射鐵箭。如果推到底,射程高達400米,最有效射程為150米以內,箭只的初速很快。這種弩從誕生起裝備希臘、羅馬軍隊到羅馬衰落為止,然後就失傳了。希臘弩的威力是很大的,但它是一種製造工藝複雜,造價昂貴且耗費工時的武器。而且在西方的戰爭條件下,即使是弩也難以穿透大盾和重甲構成的防線,因此對重步兵的傷害不大。而如果要射擊輕裝部隊,射速快,成本低的弓更為合適,因此希臘弩沒有大量裝備。
除了腹弓外,希臘人還設計了波裡色勒弩,它具有箭射出後自動裝好新箭的機械裝置。後來出現了帕林吞弩,它具有瞄準裝置,可以準確地投射小型石核和標槍。這些東西的共同特徵就是發射速度慢。在公民兵制度下,這種東西並不合適,所以都很快消失了,直到中世紀歐洲才對弩進行了再發明,這是的弩就更實用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希臘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