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巨人的傳說外,小人也在世界各地的傳說故事中出現。《格列佛遊記》中最有趣的故事要算是格列佛在小人國和大人國旅遊了。在小人國,人、畜、植物等一切物體的尺寸都只有我們的1/12。而大人國則恰恰相反,所有物體的尺寸是我們的12倍。現在看來這些都不是天方夜譚。前面我們介紹了關於巨人存在的一些證據以及古書中對巨人的記載,這裡我們再舉幾個地球上的確出現過小人的例子。
現在的小人發現
法蘭茲博士在墨西哥發現的12公分高的成年小人骨骼
柏林大學的法蘭茲博士在調查墨西哥中部附近的洞窟時,挖掘出一些奇怪的東西。他最先發現地面有一個奇怪的圖案,便試著往地下挖。這一挖可不得了,竟挖出了一些小小小小的生活用品,還有一些小小小小的裝飾品,看起來就像玩具一樣。挖到最後,終於出現這些東西的主人,一個小人。這一具骸骨約12公分高,重要的是,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孩子的屍體,因為骨骼的樣子已經是成人。經科學家研究,證實其年代約在五千年前。
碳黑小人出現在四○年代
據《求知世界》報十七期羅桂生<兩個小黑人是何種生物?>一文中說:我家住在廣西漓江畔,離桂林不遠,記得四○年代中期的一天中午,太陽高照。我端著飯碗邊吃邊玩,突然在屋後晒短褲的長凳上,看見從布下走出兩個「小黑人」,它們約一寸高,與人體比例相似。全身碳黑,似無穿衣,直立行走。它們走到凳子中央,朝我站著。我舉起筷子,它們一齊高舉雙手。陽光把它們小手指照得清清楚楚。我害怕得很,隨手拾起一塊石頭就朝它們扔去,然後立即跑回屋叫大人出來看,但兩個「小黑人」已無影無蹤了。
古籍中的小人記載
樹孔中居住的七八寸長小人
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樹孔中小人一文載:
廣東澳門島,有姓仇名端貿易商人,經常去各國做買賣。一日,遇颱風,幸避一島灣,風息後,船老大因力憊看船,仇端登島散步。仇見島中枯樹甚多,大可十圍,樹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長僅七八寸,有老幼男婦,膚色如栗子皮。每人身上系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與人相稱。見仇來看,齊聲說:「口渠三伊利!」仇此時要出恭,便解褲蹲地上,後吸菸繼續觀看。忽聽人聲嘈雜,見枯樹最高處,有小城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門大啟,小人約千餘,聯臂而出,搖旗一呼,各樹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聽號令。其中有年輕者,面目端正,束髮紫金冠做小人總指揮;口喃喃不知做何語。旋聞眾應曰:「希利」,執堅擁來。仇大驚,知為驅己,然藐其小,並不害怕。蹲如故。年輕者又喃喃多時,仇不應,即揮戈與戰。小箭、小槍、小刀、小戈矛,鑽剌兩股頗痛。惡之,戲以手中煙筒擊年輕者。一擊,遂翻落雞背上斃矣。眾抬屍回,城堅閉。其餘皆竄入樹孔中。仇也回船。
夜靜,聞岸上小人大至,擲泥沙而大呼曰:「黎二師四咿利!」雞鳴始寂。仇船上自思:若抓回一二頭,回故里,轉可炫耀。第二天早上,託言採薪,拿布袋與斧子至故處,砍破一樹,小人挺多,還有沒睡醒的,大概是一門眷屬,無一漏而裝布袋中。回到船上,給飯餵也吃,特別好吃松子果。仇正打算回走,岸上小人如螞蟻無數。口喃喃像是惡罵,且小箭如雨,船人怨恐,解纜而去。一個月左右,仇回廣東,訪其知者,說是僬僥國人。問洋人,說該物當肉吃,味甘甜,唯此物一人不敢獨行,恐為海鵠銜去。仇喜,把小人放在嵌水晶元的盒子裡,拿到市上讓人觀看,為此得了很多錢。
故事後來,該小人轉與他人,並用紫檀做小屋宇,該小人知禮儀,懂廉恥,靈性與生活習性與現代人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小而已。
長三寸的勒畢國人
漢朝郭憲的《別國洞冥記》中載:「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常群飛往日下自曝,身熱乃歸,飲丹露為漿,丹露者,日初出有露計如珠也。」郭憲記述勒畢國人文字較少,但仍略窺一斑,其於日下自曝,身熱乃歸,攝取太陽能量,似與面日月煉功的現代氣功師靈性相通,只能說明,同歸一道也。
《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的小人
中國清朝干、嘉時期位高望重的學者、官至禮部尚書的紀曉嵐,在其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一書中,有二則關於小人的記載。該書是綜述平生見聞而成。因當時紀曉嵐以學問文章名重天下,曾主纂《四庫全書》,故其記事具可信度。
其中一則關於小人的記載編在該書卷三《灤陽消夏錄三》。書中描述了在烏魯木齊(今迪化縣),經常看到身高只有尺許的小人,男女老幼都有。每到紅榴樹開花時,這些小人便折下榴枝,編成小圈戴在頭上,成群結隊唱歌跳舞。他們的聲音細如鹿鳴,悠揚婉轉。
有的小人會偷偷走到朝廷駐軍的帳篷內偷竊食物,如不小心被抓到,就跪在地上哭泣。若把他們捆綁起來,就絕食而死。假如把他們放了,他們也不敢馬上跑開,先慢慢的走數尺遠,回過頭來看看。若有人追罵他們,馬上又跪在地上哭泣。否則便慢慢走遠,到了差不多追不上的距離時,就迅速遁入深山中。
清軍始終找不到這些小人的居處,也不知他們如何稱呼,因為小人喜歡戴紅榴,便稱之為「紅榴娃」。當時丘縣(今河南省輝縣)丞天錦,奉派巡視牧場,曾抓到一個小人,將他帶回去,仔細端詳,他們的鬍鬚和毛髮都和我們平常人一樣,可見不是木魅或山魈之類的妖怪。
原文:
《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
烏魯木齊深山中,牧馬者恆見小人高尺許,男女老幼,一皆備。遇紅柳吐花時,輒折柳盤為小圈,著頂上,作隊躍舞,音呦呦如度曲。或至行帳竊食,為人所掩,則跪而泣。系之,則不食而死。縱之,初不敢遽行,行數尺輒回顧。或追叱之,仍跪泣。去人稍遠,度不能追,始驀澗越山去。然其巢穴棲止處,終不可得。此物非木魅,亦非山獸,蓋僬僥之屬。不知其名,以形似小兒,而喜戴紅柳,因呼曰紅柳娃。丘縣丞天錦,因巡視牧廠,曾得其一,臘以歸。細視其鬚眉毛髮,與人無二。知《山海經》所謂靖人,鑿然有之。有極小必有極大,《列子》所謂龍伯之國,亦必鑿然有之。
西北海鶴民國
宋代編的《太平廣記》第四百八十卷和第四百八十二卷都記述了一些關於小人的故事:
西北海戌亥那地方,有個鶴民國,人身高三寸,但日行千里,步履迅急如飛,卻常被海鶴吞食。
他們當中也有君子和小人。如果是君子,天性聰慧機變靈巧,每每因為防備海鶴這種禍患,而經常用木頭刻成自身的樣子,有時數量達到數百,把它們放置在荒郊野外的水邊上。海鶴以為是鶴民,就吞了下去,結果被木人卡死,海鶴就這樣上當千百次,以後見到了真鶴民也不敢吞食了。
鶴民大多數都在山澗溪岸的旁邊,鑿洞建築城池,有的三十步到五十步長就是一座城,像這樣的城不止千萬。春天和夏天的時候,鶴民就吃路上的草籽,秋天和冬天就吃草根。到了夏天就裸露著身體,遇到冬天就用小草編衣服穿,也懂得養生之法。
鶴民國小人的生活場景與中國古老的典籍《山海經》的描述恰好有著相似之處。《山海經》中寫道:「小人國在東方,其人小,身長九寸。海鷗鳥吞之,不敢獨行。」不過從鶴民國的小人想出的刻木人以躲避海鶴獵食的「障眼法」看來,他們的智慧並不比現在人差呢。
現在的小人發現
五千年前的12公分成年小人骨骼被發現
法蘭茲博士在墨西哥發現的12公分高的成年小人骨骼
柏林大學的法蘭茲博士在調查墨西哥中部附近的洞窟時,挖掘出一些奇怪的東西。他最先發現地面有一個奇怪的圖案,便試著往地下挖。這一挖可不得了,竟挖出了一些小小小小的生活用品,還有一些小小小小的裝飾品,看起來就像玩具一樣。挖到最後,終於出現這些東西的主人,一個小人。這一具骸骨約12公分高,重要的是,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孩子的屍體,因為骨骼的樣子已經是成人。經科學家研究,證實其年代約在五千年前。
碳黑小人出現在四○年代
據《求知世界》報十七期羅桂生<兩個小黑人是何種生物?>一文中說:我家住在廣西漓江畔,離桂林不遠,記得四○年代中期的一天中午,太陽高照。我端著飯碗邊吃邊玩,突然在屋後晒短褲的長凳上,看見從布下走出兩個「小黑人」,它們約一寸高,與人體比例相似。全身碳黑,似無穿衣,直立行走。它們走到凳子中央,朝我站著。我舉起筷子,它們一齊高舉雙手。陽光把它們小手指照得清清楚楚。我害怕得很,隨手拾起一塊石頭就朝它們扔去,然後立即跑回屋叫大人出來看,但兩個「小黑人」已無影無蹤了。
古籍中的小人記載
樹孔中居住的七八寸長小人
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樹孔中小人一文載:
廣東澳門島,有姓仇名端貿易商人,經常去各國做買賣。一日,遇颱風,幸避一島灣,風息後,船老大因力憊看船,仇端登島散步。仇見島中枯樹甚多,大可十圍,樹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長僅七八寸,有老幼男婦,膚色如栗子皮。每人身上系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與人相稱。見仇來看,齊聲說:「口渠三伊利!」仇此時要出恭,便解褲蹲地上,後吸菸繼續觀看。忽聽人聲嘈雜,見枯樹最高處,有小城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門大啟,小人約千餘,聯臂而出,搖旗一呼,各樹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聽號令。其中有年輕者,面目端正,束髮紫金冠做小人總指揮;口喃喃不知做何語。旋聞眾應曰:「希利」,執堅擁來。仇大驚,知為驅己,然藐其小,並不害怕。蹲如故。年輕者又喃喃多時,仇不應,即揮戈與戰。小箭、小槍、小刀、小戈矛,鑽剌兩股頗痛。惡之,戲以手中煙筒擊年輕者。一擊,遂翻落雞背上斃矣。眾抬屍回,城堅閉。其餘皆竄入樹孔中。仇也回船。
夜靜,聞岸上小人大至,擲泥沙而大呼曰:「黎二師四咿利!」雞鳴始寂。仇船上自思:若抓回一二頭,回故里,轉可炫耀。第二天早上,託言採薪,拿布袋與斧子至故處,砍破一樹,小人挺多,還有沒睡醒的,大概是一門眷屬,無一漏而裝布袋中。回到船上,給飯餵也吃,特別好吃松子果。仇正打算回走,岸上小人如螞蟻無數。口喃喃像是惡罵,且小箭如雨,船人怨恐,解纜而去。一個月左右,仇回廣東,訪其知者,說是僬僥國人。問洋人,說該物當肉吃,味甘甜,唯此物一人不敢獨行,恐為海鵠銜去。仇喜,把小人放在嵌水晶元的盒子裡,拿到市上讓人觀看,為此得了很多錢。
故事後來,該小人轉與他人,並用紫檀做小屋宇,該小人知禮儀,懂廉恥,靈性與生活習性與現代人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小而已。
長三寸的勒畢國人
漢朝郭憲的《別國洞冥記》中載:「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常群飛往日下自曝,身熱乃歸,飲丹露為漿,丹露者,日初出有露計如珠也。」郭憲記述勒畢國人文字較少,但仍略窺一斑,其於日下自曝,身熱乃歸,攝取太陽能量,似與面日月煉功的現代氣功師靈性相通,只能說明,同歸一道也。
《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的小人
中國清朝干、嘉時期位高望重的學者、官至禮部尚書的紀曉嵐,在其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一書中,有二則關於小人的記載。該書是綜述平生見聞而成。因當時紀曉嵐以學問文章名重天下,曾主纂《四庫全書》,故其記事具可信度。
其中一則關於小人的記載編在該書卷三《灤陽消夏錄三》。書中描述了在烏魯木齊(今迪化縣),經常看到身高只有尺許的小人,男女老幼都有。每到紅榴樹開花時,這些小人便折下榴枝,編成小圈戴在頭上,成群結隊唱歌跳舞。他們的聲音細如鹿鳴,悠揚婉轉。
有的小人會偷偷走到朝廷駐軍的帳篷內偷竊食物,如不小心被抓到,就跪在地上哭泣。若把他們捆綁起來,就絕食而死。假如把他們放了,他們也不敢馬上跑開,先慢慢的走數尺遠,回過頭來看看。若有人追罵他們,馬上又跪在地上哭泣。否則便慢慢走遠,到了差不多追不上的距離時,就迅速遁入深山中。
清軍始終找不到這些小人的居處,也不知他們如何稱呼,因為小人喜歡戴紅榴,便稱之為「紅榴娃」。當時丘縣(今河南省輝縣)丞天錦,奉派巡視牧場,曾抓到一個小人,將他帶回去,仔細端詳,他們的鬍鬚和毛髮都和我們平常人一樣,可見不是木魅或山魈之類的妖怪。
原文:
《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
烏魯木齊深山中,牧馬者恆見小人高尺許,男女老幼,一皆備。遇紅柳吐花時,輒折柳盤為小圈,著頂上,作隊躍舞,音呦呦如度曲。或至行帳竊食,為人所掩,則跪而泣。系之,則不食而死。縱之,初不敢遽行,行數尺輒回顧。或追叱之,仍跪泣。去人稍遠,度不能追,始驀澗越山去。然其巢穴棲止處,終不可得。此物非木魅,亦非山獸,蓋僬僥之屬。不知其名,以形似小兒,而喜戴紅柳,因呼曰紅柳娃。丘縣丞天錦,因巡視牧廠,曾得其一,臘以歸。細視其鬚眉毛髮,與人無二。知《山海經》所謂靖人,鑿然有之。有極小必有極大,《列子》所謂龍伯之國,亦必鑿然有之。
西北海鶴民國
宋代編的《太平廣記》第四百八十卷和第四百八十二卷都記述了一些關於小人的故事:
西北海戌亥那地方,有個鶴民國,人身高三寸,但日行千里,步履迅急如飛,卻常被海鶴吞食。
他們當中也有君子和小人。如果是君子,天性聰慧機變靈巧,每每因為防備海鶴這種禍患,而經常用木頭刻成自身的樣子,有時數量達到數百,把它們放置在荒郊野外的水邊上。海鶴以為是鶴民,就吞了下去,結果被木人卡死,海鶴就這樣上當千百次,以後見到了真鶴民也不敢吞食了。
鶴民大多數都在山澗溪岸的旁邊,鑿洞建築城池,有的三十步到五十步長就是一座城,像這樣的城不止千萬。春天和夏天的時候,鶴民就吃路上的草籽,秋天和冬天就吃草根。到了夏天就裸露著身體,遇到冬天就用小草編衣服穿,也懂得養生之法。
鶴民國小人的生活場景與中國古老的典籍《山海經》的描述恰好有著相似之處。《山海經》中寫道:「小人國在東方,其人小,身長九寸。海鷗鳥吞之,不敢獨行。」不過從鶴民國的小人想出的刻木人以躲避海鶴獵食的「障眼法」看來,他們的智慧並不比現在人差呢。
《山海經》中的小人國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科學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