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山西童工現象死灰復燃:孩子被連夜轉移

 2007-06-21 23:3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如何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杜絕童工現象死灰復燃?而這顯然不是一場迅猛的解救行動所能解決的。5年前,萬榮縣六毋村曾因使用河南籍童工驚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並被罰14萬多元結案。5年後,記者在六毋村發現,這裡的六十餘家瓦窯廠仍有童工,僅記者視野所及便不下20個。但在警方清理前,他們被連夜轉移。

本報6月14日頭版報導《少年血淚鋪就黑工之路豫晉警方醞釀聯手解救》中,河南失子家長提及,山西運城萬榮縣通化鎮名叫六毋村的地方,曾發現大量童工存在。6月15日,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趕赴當地,進行再度觀察。隨行的電視記者亦用攝像機留下了這令人驚心的場面。在六毋村村口,六十餘家土瓦窯連綿不絕,已是中午時分,仍未見停工吃飯的跡象。身高一米三四、稚氣未脫的童工散見在各個瓦窯間,僅記者視野所及便不下20個。

孩子們大多從事的是製造瓦坯的活計,記者試了下他們手中的圓柱形製坯工具,重約七八斤,而他們幾乎以每三十秒一次的頻率反覆,一日下來以千次計。孩子們對陌生人到訪分外警惕,被問及年齡,脫口而出17或18歲,旋即散去。一位孩子偷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今年14歲,從雲南來,2月份至今還沒收到工資。當記者提出帶他走時,他流露出遲疑的神情,但很快被趕來的工頭吆喝走。

因誤認記者為河南尋子家長,這位中年工頭勸慰記者說,「我們都是雲南的,這沒有河南孩子,你們去別處吧。」一位在窯廠工作的成年人悄悄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此片瓦窯幾乎全被雲南和山東人承包,幹活的孩子一般都是工頭從家鄉帶來,有誘騙來的,也有徵求家長同意帶來的,作為報酬,工頭會在年終給家屬寄 2000-3000元,作為孩子勞動所得。當天下午,記者離開時,工地一切照舊。


2007年6月15日,在運城萬榮縣,喬國和在詢問磚窯的工人自己孩子的下落。

等到第二天上午,南方週末記者再赴現場,竟然發現,童工已人跡全無,昨日還忙碌的瓦窯一片冷清,許多甚至人走窯空。當地窯工告訴記者,昨天下午,當地警方前來清理,孩子已經被工頭連夜轉移走,應該不會走遠。記者趕到正在六毋村村委會辦案的清理小組瞭解情況,數十位窯主和包工頭正在接受筆錄調查。一位辦案警官和勞動監察人員竟對記者稱,初步清理結果,並未發現童工的存在。

記者無從得知此次清查的最終上報結果,但意外地從該縣勞動監察部門獲悉,正是這個六毋村瓦窯,使用童工歷史由來已久,屢禁不絕,2002年甚至驚動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並責令省市徹查。南方週末記者從當年該縣上報勞動保障部的調查報告中獲悉,當年公然使用童工的單位實為六毋村磚瓦建材集團,其管理層與村委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該集團對各瓦窯的生產銷售和勞動用工不進行實質管理,只是每年向各窯主收取一定費用,作為其管理和統一向各職能部門上繳的經費。無論集團還是各瓦窯均未進行工商登記,每個瓦窯基本上實行「計件承包、工頭管理」。而報告中所述的童工分別來自河南商水縣石牆鎮和姚集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工資拖欠和工時超長,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的現象。


2007年6月17日,在山西運城的臨猗縣,一幫失蹤孩子的家人到磚窯尋找自己的孩子。

該報告還揭示了造成童工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村委會作為村級基層組織,非但不嚴格管理瓦窯,甚至阻撓檢查,二、地方政府尤其鎮政府重經濟,輕管理,對鄉村企業監管不嚴,三、各職能部門履職不到位,只收費,不管理,等等。當年的童工案,最終以罰款14.8萬元結案,當地勞監部門曾表示,吸取教訓,加強工作,預防事件再次發生。

然而,五年一輪迴,童工現象依然在原有的土地和監管下頑強存在,並且規模甚至有擴大跡象。不同的只是,童工從河南籍變成了雲南籍貫。如何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杜絕童工現象死灰復燃?而這顯然不是一場迅猛的解救行動所能解決的。
来源:南方週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