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北京經適房「倒號」內幕:18萬1個(圖)
賣號人放鬆了警惕,「我手上還有不少的房源,全都是新房。」他說,「只要審核表沒問題,你就可以按照每平米4500元的價格拿到。」開發商,我的房號呢?
24小時的等待,超過1公里的隊伍。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或許只有搶購經濟適用房時,才會有此類情況出現。但當你忍受著疲憊、滿懷希望地挪到售樓處時,很可能得到一個冰冷的答案:「沒號了。」
「有了收入核定表,才有可能拿到房號;有了號,才能夠買到經濟適用房。」北京市民李晨說,「但房號都控制在開發商手上,所以審核表只是必要但非充分條件。」
李晨在2003年就拿到了審核表——其全稱為「北京市城鎮居民購買經濟適用住房家庭住房和收入核定表」,但至今都沒有買到經濟適用房。這是他用4年得出的結論。
這位中年人全家的年收入為4.8萬元,3口擠在1套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裡。完全符合北京市經濟適用房的申請標準。
2005年6月,李晨聽到北京天通苑「放號」的消息。他從第一天晚上就去排隊,次日中午輪到他的時候,又被告知號已放完。懊惱和遺憾困擾著這個購房人,他發現很多民工排在隊伍的最前面。
詢問那些民工打扮的人有無購買經濟適用房的證明時,他們一律回答:幫別人買房,沒有帶在身上。其中一位排隊者說,「是這裡物業公司的領導讓我來排隊的。」
多年的購房生涯,讓李晨發現了另一個秘密。「前幾年,某個樓盤的放號就不是從‘001’開始的,而是從163號開始的。」李晨說,「至於163號之前的房號做了怎樣的處理,沒有任何確切解釋。」
另外,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開發商對南方週末記者稱:私自增加建築面積,也可以造出更多的房號。「本來規劃裡只能蓋5層,我們可以把它蓋到8層。多出來的3層,可以自己控制它的流向。」他解釋說。
現代版「彩電票」
如同1980年代初的「彩電票」一樣。一個經濟適用房的房號,在網上標價5萬-15萬元。
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聯繫上一位自稱手中有北京一大型經濟適用房社區房源的賣號人。2007年5月21日,一名30歲左右、操著東北口音的男子出現在記者面前。
這位賣號人表現得非常警覺。他自稱並非房產中介,也不是以任何公司的名義來賣號,「我就是和開發商有些關係,能夠從他們手上拿到些號」。
當看到記者手中的購房審核表後,賣號人放鬆了警惕。「我手上還有不少的房源,全都是新房。」他說,「只要審核表沒問題,你就可以按照每平米4500元的價格拿到。」
北京市建委規定:該社區經濟適用房的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2650元。如果按照一套房子100平方計算,一套房子的中間差價就達到185000元——這就是「號」的價值!「賣給你是每平方米4500元,但你從銀行貸款的時候只能按照2650元一平方貸款。剩下的部分必須作為首付一次性付清。」他解釋道。
「前期,我至少要拿出10萬元去各方面打點,」這名男子說,「交易成功後,我會從開發商手上按照一定的比例拿返‘點’。」
交易的過程是這樣的:記者和他簽一個合同,確認會購買經濟適用房。要把審核表遞上去批房號時,再付1萬-2萬元定金。
此前,記者曾經諮詢該經濟適用房售樓處,被告知北區的房子已經全部售完。這名賣號人為了證實自己手中有貨,稱北區至少有500-600套房子沒有賣掉。「你晚上去看,一個單元亮著燈,一個單元是黑著的。那些‘黑單元’,就是沒有賣出去的。我能賣給你的房子都是2到5層,沒有頂層也沒有底層。」
按照此人的指點,記者當晚探訪該社區,發現許多單元的情況確如他所說。而據這個賣號人透露:房號的審批權都在開發商的公司高層和一些中層手上。有的房號就是以年終獎的形式發給公司副總或者部門經理。
「經濟適用房既然是保障性住房,分配權就應該在政府手中。但現在房號掌握在開發商的手上,又無人監管,他們自然可以大做手腳了。」李晨說。
「經濟適用房制度本身就是腐敗和不公平的根源。」曾寫過《204條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北京房地產律師秦兵說。
記者欲向此社區的開發商核實此事,對方一位負責人婉拒了採訪。
按道理說,該社區的房子在2005年應該全部售完,可是記者手上拿的是2006年的審核表,這該如何處理呢?
「這個好辦。你給我15000元,我找人把你的檔案抽出來,然後重新做一份。」這名男子笑笑說,「5月批號已經趕不上了,等到6月吧。按照正常情況,把審核表交上去,一般一個月可以拿到房號。」
天衣無縫的交易
那麼,房號又是如何從房產商手上流出的?一位與開發商關係密切,並曾倒過號的中介向記者描述了這個令人驚嘆的過程——
「我認識一位房產公司的中層,他每個月大概能拿到10個號。」這位中介解釋說,「然後就可以印一些小廣告,當然不能說是賣房號,但可以打著裝修公司的名義,‘幫助尋找經濟適用房房源’。」
等有客戶來買房時,中介可以把他們的審批表收上來,交給這位中層。兩三天後送回來時,表的某個角落上就多了一個鉛筆做的記號,寫著一個姓氏和一個日期。
此時,中介可以帶客戶直接去售樓處。如果不拿出做了記號的表,對方會告訴你房子都賣完了。而做了記號的表是一張「通關文牒」,售樓小姐會拿出某一套房子的鑰匙,讓你去看房。
「等到客戶決定買房了,我們就陪他一起去售樓處交錢。」他說,「我們會要求客戶把錢放在一個包裡,一邊是首付款,另一邊是給我們的手續費。在售樓處門口,要檢查好這個包沒有做過暗記,然後由客戶親手把包拿到付款櫃台上。我們立刻把包接手過來,把首付款交給開發商,把剩下的錢拎走。
「整個過程中,我們不會留下任何字據。即使是交錢時警察在旁邊,都抓不住任何把柄。」
這位中介告訴記者,每個房號能賣多少錢是他自己定的,他只要交一筆固定的錢給那位中層就可以了。開始是每個房號交給他2萬元,後來漲到5萬。
即使每個房號價值十幾萬,仍有大量待購者趨之若鶩。以天通苑為例,即使購房者以每平方4500元的價格入手,仍比其周邊地區每平方米6000元的商品房要便宜得多。
作為經濟適用房的主管部門,北京市建委也有自己的苦衷。「項目太大太多了,建委負責住房保障的一共只有一二十個人,根本管不過來,也沒能力管。」一位人士解釋說。資料顯示,1998年,經濟適用房竣工面積佔商品住宅面積的四成;1999年,經濟適用房竣工面積為商品住宅竣工面積的六成以上。
購房過程漏洞百出
為進一步驗證「倒號」信息的真實性,末記者經多方尋找,一位曾通過買號拿到房子的消費者浮出水面。
杜先生是北京一家商場的部門主管,為了給大學畢業的兒子結婚,要買一套經濟適用房。他從朋友那裡聽說有家房地產中介公司有房號可賣,在與業務員討價還價之後,付給了對方13.5萬元房號費,以2650元每平方米的價格在天通苑買了一套106平方米的房子。
杜先生的月收入近萬元,他這樣的家庭顯然不符合「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的標準,那為什麼他也能買到經濟適用房呢?
「隨便找一家小公司蓋個章,你就能開出你想要的收入證明。」一位業內人士說,很多人都是這麼操作的。
這也是現行的經濟適用房政策飽受詬病之處。在個人信用體制尚未健全的現狀下,想要甄別出應當受到經濟適用房制度保障的人群,的確需要付出高昂的監管成本。
所以,你會在北京回龍觀之類的經濟適用房地區看到寶馬、奔馳、凌志;天通苑裡的多名住戶證實:這幢樓住著某某歌星,那幢樓住著某某笑星。還有人通過轉賣經濟適用房發了財。
北京市建委近期透露,京東最大的經濟適用房工程——翠成馨園將建1萬套租賃型經濟適用房,不公開對外發售。這意味著,北京市未來經濟適用房的供應模式將由銷售為主過渡到租售並舉。按照官方的表態,北京經濟適用住房的售租比將達1︰4左右。(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披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p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