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過來看中國現代歷史
差不多七八年前,香港一家雜誌約我寫一篇小文章,主要是感想性質的。後來我也沒有太在意文章是不是發表了,前不久在電腦裡找東西,忽然看到了它,感覺那個意思還是我現在的看法,因為有了博客,就把它放上去。這大體也可以說是我觀察中國現代歷史的一個基本立場和判斷中國現代歷史的視角。謝泳 2007年4月10日於太原到了下一個世紀,大陸的知識份子應該有一個倒過來看中國現代歷史的態度。
什麼是倒過來看中國現代歷史呢?
事情是這樣的:
約在七八十年前,有兩股力量在為中國的前途奮鬥。他們都告訴中國人,我們要把你們帶到一個光明的地方去。
那時這兩股力量對於老百姓來說都是無所謂的,他們可能是同樣的好,但也可能是同樣的壞。
中國現代歷史的最大特點是,這兩股政治勢力在起家的時候,同時都伴有武力,同時都受到了蘇聯的影響。他們合作過,但他們最終是在鬥。他們在爭鬥的時候,都說過自己要把這個國家帶到民主和憲政的軌道上去,但政治上軌道的前提是必須有一方先放下武器。因為是拿著槍在談判,所以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都要走民主的道路,而對自己不利的時候,就要訴諸武力。老百姓對這兩股力量都曾有過好感,但也都曾有過反感。
現在五十年過去了。我們應該這樣看問題:在中國要走民主和憲政道路這個問題上,最終向中國人證明確有誠意的是國民黨,而不是另一邊。
四九年前,國民黨總是表白自己在民主和憲政方面是有誠意的,但他要一個條件,那就是國家必須安定,不能有另一個拿槍的在和我干,但那時的局面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四九年是一個歷史的分界線,如果之前,兩股政治力量都沒有能獲得向中國人證明自己在民主和憲政方面確有誠意的話,那麼,在這之後,他們就可以用自己的實踐來證明誰有誠意了。因為在這五十年間,在雙方的統治下,都只有自己一種力量,再沒有另外一個拿槍的人和你干了。你有得是時間和精力來為自己國家走上民主和憲政道路來努力。在這個時候,老百姓才能看出誰有誠意。
現在歷史已經做出了回答。
用臺灣的今天去看國民黨的昨天,老百姓可以說它是有誠意的。因為臺灣確實走上了民主道路;同樣用大陸的今天去推斷他的昨天,那老百姓就要說,他在走民主和憲政道路上從來就沒有誠意。
一九四五年,陶希聖在給胡適的一封信中就說過:「政府亦有鑒於此,日益向民主之方向而進行。而今冬之國民大會,乃為進行之一目標,希望自此以後,政治能達到民主之階段。」(《胡適來往信書信選》下冊十四頁)
《王世傑日記》中對國大召開有這樣一條記載:「新行政院人選中非國民黨之政務委員共九人。」對當時國民政府的改組,王世傑在日記中曾記下了陳光甫的一個看法: 「晚晤陳光甫,彼雲國民黨今日自動取消一黨專政可說是一種不流血的革命。」(《王世傑日記》手稿本第六冊第五十三頁)
胡適對於這次國民政府改組的評價是:「這是近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希有的事:一個政黨抓住政權二十多年了,現在宣告自己取消一黨專政,而願意和別的政黨共同擔負政權。」(《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第六冊第一九六二頁)
胡適認為,這是國民黨從蘇俄式的政黨回到英美式的政黨的開始。
現在想來,當時國民黨的那些承諾,確是有誠意的,而另一方就沒有。
下個世紀,我們用倒過來看中國現代歷史的方法,就能重新認識現代史上的許多問題。(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倒過
來源: 讀者推薦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n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