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的寶藏:佩特拉

令我震驚的惟有東方大地,玫瑰紅牆見證了整個歷史。——英國詩人威廉貝根《致佩特拉》




大部分人初見佩特拉(Petra),大概是透過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和喬治•路卡斯合作所拍攝的電影《聖戰奇兵》吧!在一片荒涼的沙漠中,穿過兩旁高聳的石壁峽道,雄偉的神殿建築驀然出現,在陽光下透射出粉紅色的迷人色彩,令人感到震撼!

來到佩特拉必須先經過一公里多之西克峽谷,步行到盡頭,立刻就發現一座相當壯觀的神廟,俗稱「法老的寶藏」。廟高60米,寬40米,分兩層建築,上為三座涼亭似的建築,下為大廳,正面有排柱六支,在三角楣中央雕著女神頭。

誰也想不到在沙漠峽道內,會有一座龐大的石頭城,這或許也正是納巴泰人(Nabataeans)選擇在此定居的原因。佩特拉北距死海約60公里、西接以色列、南連阿拉伯半島、東通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公元前4世紀,納巴泰人發現這裡位於群山峽谷之間,有充足的水源,可以農耕,又可畜牧,出入口僅靠一公里余的峽道,易守難攻,遂移此居住。

 


隱藏在沙漠峽道內的佩特拉



公元前3世紀納巴泰人建國,便以佩特拉為首都。2千年前佩特拉是東西貿易的重鎮,埃及的黃金及草紙、阿拉伯和印度的香料,都經此輸往大馬士革、迦薩等市場銷售。納巴泰人充分利用了該地的地理特點,他們抽取過路稅,因此相當富足,但也好景不長,公元106年羅馬皇帝圖拉真把它滅掉,淪為帝國的一省,稱作阿拉伯人佩特拉區。

易守難攻的佩特拉,可說是被水源打敗的。當地惟一的水源叫「摩西泉」(Wadi Muse),據納巴泰人的傳說,當年猶太人離開埃及,在曠野飄流40餘年,行經此處,因為沒有水喝,摩西便遵耶和華的指示,用手杖擊打磐石,大量的泉水因此冒出,足供30萬以色列人飲用,這也成為後期石頭城人民的飲用水源。

佩特拉當時的繁榮昌盛,引起羅馬帝國的覬覦,但要進入佩特拉,除了險峻狹隘的谷中峽道,並無任何入口,所以羅馬帝國屢攻不克。但羅馬軍隊意外發現,供給佩特拉城的水源竟在地峽的外面,羅馬人於是切斷了城中的水源,致命的一擊,才迫使納巴泰人迅速投降。

納巴泰人以佩特拉為都所建立的國家就是舊約聖經.俄巴底亞書中所記載的以東國。當年猶太人亡國的時候,以東國幸災樂禍、落井下石,所以受到上帝的懲罰,導致自己也淪落亡國之命運。由此看來,與其說以東國是被水源打敗的,倒不如說是上帝的懲罰。

納巴泰人的文字演進成了當代阿拉伯文字,在當今大部分阿拉伯世界中廣泛使用。公元前80年∼前65年,國王阿爾塔斯二世統治時期,納巴泰人鑄造了自己的錢幣,建造了希臘式的圓形劇場,佩特拉城蜚聲於古代世界,甚至遠至中國,只要有駱駝商隊,只要有貿易團體,人們都聽說過這神話般的石頭之城。

 


佩特拉的少女雕像(Mario Tama /Getty Images)



在羅馬人統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維持繁榮昌盛,可是佩特拉的經濟支柱卻開始發生變化,海上運輸的崛起加上羅馬人在它北部興建了一條大路,連通了敘利亞的大馬士革與美索不達米亞(今天的伊拉克),取代了佩特拉的重要性。到了公元3世紀,佩特拉的經濟實力和財富已大大減弱。之後歷經數次戰亂,到了公元12世紀後,西方世界已經完全將它遺忘,只有貝督因人繼續把石頭城當做遮風避雨的場所。

直到1812年瑞士籍的貝克哈特受英非聯合會之托,負責調查瞭解北非兩條河──尼日河和尼羅河是否同源,才再度發現佩特拉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燃及中東時,英國士兵T.E.勞倫斯(史稱阿拉伯的勞倫斯)領導下的阿拉伯游擊隊經常藏身佩特拉,在古代納巴泰人雕鑿出的500餘個洞穴中避難。

20世紀後佩特拉已成為旅遊聖地,同時來自歐美各國的考古學家也一直在佩特拉考察挖掘,他們的努力使人們能更深刻的瞭解佩特拉。事實上,佩特拉城的大部分還有待發掘,眾多的謎底還等待著人們去揭開。一位在此地工作的考古學家說:「大多數的城市建築都埋在自然沉積的沙中,希望我們能發現1∼2層樓高保存完好的建築。」

已經默默見證了2600多個寒暑的佩特拉古城,城名源自希臘語「岩石」,因為整座城市就是從懸崖峭壁上雕鑿而出的。迷人壯觀的景色固然是佩特拉的一絕,然而繁華盛世在文明視線中消失又出現,也多少增添了它的傳奇色彩。

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佩特拉列入文化類世界遺產

本文留言

作者張羽良 整理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