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不宜的「黃繼光堵槍眼」(五)
地堡是否存在過?如果黃繼光堵了半天槍眼而現場竟沒有相應的地堡,這玩笑就開太大了。而現有的資料恰恰表明,現場不存在可供「黃繼光堵槍眼」的地堡的可能性非常大。
先讓我們看看新華社於2000年紀念朝鮮戰爭爆發50週年時發布的這幅照片。
原照片說明:「守衛上甘嶺陣地的志願軍部隊撤離之前,在黃繼光烈士犧牲的地堡前向烈士英靈告別。」(網址:http://202.84.17.11/photo/kmyc50/photo4.htm)
新華社說照片中那幾個人是站在「地堡前」的。那麼照片中插著木牌的土堆就是該地堡了。先試問一下各位讀者:不挑明的話,您能看這是一個「地堡」嗎?
1、一個深坑加一個實心土堆等於「地堡」?
該「地堡」塌落的一側陷入地下,完全是個坑洞。與「地堡」格格不入。從女兵站立位置下方依然被土層壓住的一根圓木來看,這部分「地堡」頂部比地面還低。頂棚這樣低的工事,肯定不是地堡。
如果說右邊隆起的部分才是地堡,那它又為何要建在大坑上?這種「坑堡」或者「井堡」如何使用?裡面有梯子嗎?再細看那隆起的那一堆,並沒有槍眼外露,越看越像個實心土堆。這就不對頭了。按照「各方仔細核查」版,該地堡是個「中心火力點」,「那裡有三挺重機槍、四挺輕機槍在凶猛地掃射著」。這樣說來該地堡上應有七個槍眼。按理說地堡上這麼多槍眼,拍照片時想避開它們都不可能。但照片裡的那堆東西上實墩墩地連一個槍眼也看不到。土堆平緩扁斜,不見為構筑槍眼而形成的立面。 「黃繼光堵槍眼」,而這個「地堡」沒槍眼,黃繼光要堵什麼?
2、尺寸太小。
「那裡有三挺重機槍、四挺輕機槍在凶猛地掃射著」。這需要七個射手操作。如果還有指揮官以及副射手,就更多了。這地堡必須做得足夠大。但照片上的那一堆叫做「地堡」的東西明顯偏小。照片上默哀的有八、九個人。看看他們前面那個和普通墳包差不多大小的「地堡」,能把他們都裝進去嗎?裝到下面那個坑裡去或許可以。但從那坑裡該怎樣操縱輕重機槍對外「凶猛地掃射」?
3、照片取景角度不尋常。
讀者容易發現這幅照片取景十分彆扭:相機位置基本與人的腳部持平。為什麼這樣拍?顯然有特殊原因。我們知道,仰拍會造成景物高大的效果。這反過來說明攝影者覺得這個「地堡」不夠高。才要借降低相機位置去提高它的畫面高度。做這個手腳本身就反映了作者不踏實的心態。如果地堡貨真價實的話,堂堂正正對著它拍幾張照片有何難?何必幾乎是趴在地上向上拍?不用多說,這個「地堡」很不地道。連攝影者自己看著都覺得不像話。如果從正常高度拍照的話,它會是什麼樣?我想人們看了後會不遐思索地說:「黃繼光烈士墓」。
4、松土構成「堅固」地堡?
「地堡」上插著一塊「黃繼光烈士永垂不朽」的牌子。牌子那樣容易插進去,說明「地堡」表面是松土。這與不但與「堅固火力點」的說法相矛盾,更要緊的是它嚴重不合格,讓黃繼光堵不成槍眼。為什麼這樣說?讓我們先來想像一下黃繼光堵上去時的情景:當兩挺機槍射擊黃繼光胸膛時,每顆子彈的槍口動能在2000焦耳以上。這麼大的能量,哪怕只有十分之一釋放在他身上,也要把他向後猛推出幾十公分。而連發打擊讓黃繼光更難招架。如果沒有很大力量拉住的話,黃繼光會止不住地向後翻仰,前功盡棄。對此難點,黃繼光生前所在連連長萬福來提出了黃繼光「緊緊抓住麻袋」以固定身體的說法。人能否邊遭槍擊邊「緊緊抓住」東西,我很懷疑。姑且當作能夠接受下來吧。但這至少要求美軍在建造地堡時於槍眼周圍適當地方留出可供「緊緊抓住」的部位。否則當黃繼光掙紮著爬到地堡前時,一看槍眼周圍光溜溜沒法抓,豈不鬱悶?但這幅「地堡」照片證明如此細心週到的「美軍」並不存在。那上面並無「麻袋」,只有一堆松土。這樣的「地堡」讓黃繼光無處抓握,叫他怎麼堵?而且萬福來聲稱該地堡由「裝著石塊的麻袋」建成的。如果他說的是真話,那麼連那個牌子也插不上去。顯然拍照片者事先沒有向萬福來同志諮詢一下,隨便拍了一個嚴重不合格的物體。
再進一步探討,為什麼目前只有這一張蹩腳的「半邊照」拿得出手?當年志願軍政治宣傳人員去現場拍照片並不難。四十五師新聞幹事劉雲魁自己有一臺德國造照相機,也拍攝過許多上甘嶺戰地照片。他專門採訪黃繼光事跡,應該拍下多張現場照片。且1952年11月底以後上甘嶺陣地一直在志願軍手裡,直到停戰。志願軍各部、新華社《人民日報》等新聞攝影人員有的是機會前往拍照。新華社為何只有這張疑點重重的半邊照片可供發布?是不是遇到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類困難?
除了這張蹩腳照片外,無論中方還是美方的關於上甘嶺作戰的資料中,均沒有見到一個像樣的地堡或者地堡群的照片。志願軍方面關於上甘嶺作戰的資料大量提到戰士「炸敵堡」的活動。如果這些描寫是真實的話,戰場上應該殘留很多地堡和地堡群廢墟。這些殘留地堡是宣揚勝利歌頌英雄教育部隊和人民的好題材,中共宣傳系統本應該拍攝很多照片才對。可他們竟不能提供一張完整清晰的照片。這反過來說明上甘嶺現場少有或者沒有地堡工事。從實戰角度看,在上甘嶺地區不使用地堡型火力點是正確的。固定不動的地堡火力點在地形複雜的上甘嶺地區沒有優勢。志願軍通常在夜間利用人數優勢從多個方向發起進攻,美軍則以便於機動的多方位防禦陣地相對抗。美軍通常是藉助地形構筑環形戰壕加防炮洞的工事,而不是大大小小子母配套的地堡群。
從「地堡」上土層鬆軟的樣子,再聯繫到拍攝時取景位置超低,給人以硬湊對付的感覺。不能排除這個「地堡」是在拍照前就近找了個被炸壞的掩體,草草培了幾掀土而弄成的「臨時搭建」。
照片上的人顯得很年輕,相信他們中大部分至今依然健在。非常希望他們能出面澄清,當年他們是在什麼地方拍的這張照片?他們默哀致意的那一堆,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十四、適合人「堵」的地堡不好造?
現場沒有黃繼光堵過的地堡,這本來難不住志願軍。他們大可以建一座。解放軍歷來有事後「補做」事跡的傳統。解放軍佔領北平時本來沒有人上街歡迎。但他們不久後組織一些人「補歡迎」了一下,「北平市民歡慶解放」的動人景象就誕生了。再如雷鋒攙扶大娘、關心小學生、給公社積肥等光彩奪目的照片,都是根據宣傳需要,由瀋陽軍區某部構思場景、邀請「群眾演員」、然後打燈站位擺姿勢做笑容等等再拍攝下來的「劇照」。試問天下還有誰能帶著記者和照明設備,並請來「群眾演員」配合著「助人為樂」的?只有解放軍敢想敢干做得到。他們自己也不諱言這叫做「擺拍」或者「補拍」。
「補做」事跡的活動在朝鮮戰爭中很常見。我們可以從一些「補拍」的「劇照」中看出來。比如解放軍報網路版刊登過一張照片,
說明是:「1952年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以殲敵2.5萬餘人而勝利結束。圖為志願軍戰士在上甘嶺陣地上歡呼勝利」。但你看看照片上志願軍官兵,他們卻都穿著單軍衣。志願軍部隊9月下旬起換發棉衣冬裝。怎麼兩個月後的嚴冬季節裡指戰員們還穿著單衣?想來這張照片也是隔年夏天讓指戰員們「補歡慶」並「補拍」下來的。另據一些美軍戰俘回憶,他們被俘後曾被志願軍押著到不同地點去擺姿勢扮表情地「補投降」了好幾次,目的也是為了「補拍」照片。說起來,這種做法並不限於解放軍,朝鮮人民軍越南人民軍都會。中越邊境戰爭期間,越南人也驅使被俘的解放軍官兵排隊舉手「補投降」。據說還有意讓英姿颯爽的女民兵押著拍照片。同一個蘇聯師傅教出來的徒弟,功夫也都近似。
事後「補做」的事跡,經過精心設計、反覆排練後易於達到完美光彩。其宣傳效果特好。一向受各國共產黨青睞。因此,面臨現場沒有合適地堡的情況下,志願軍方面沒有理由不「補造」一座。
但志願軍似乎沒有補造地堡,而是很將就很勉強地用了一張「深坑加土堆」照片。這讓人比較費解。對解放軍有利的事為什麼不做?已經形成多年的傳統為什麼要放棄?就算解放軍當局忽然心頭一陣誠實襲來,不太好意思補造「黃繼光堵過」的地堡。至少也應該為拍電影造一座道具地堡吧?眾所周知拍故事影片屬於藝術創作,不必拘泥於現實,絕對容許創造。就像《董存瑞》裡的橋頭堡一樣。早就應該理直氣壯地去做。按理在故事片《上甘嶺》裡面就該有黃繼光堵槍眼畫面。但我們沒見著。我也沒見到別的故事影片裡再現「黃繼光堵槍眼」事跡。(我自己沒有見過當然不等於沒有拍過。若有誰見到或聽說國產故事片裡再現過黃繼光事跡畫面,拜託通知一下)。董存瑞、楊根思、邱少雲等等都上了電影而且廣泛宣傳推廣,多次組織學生們觀看。何獨黃繼光沒有上電影?或者拍了電影卻沒有組織學生們去觀看?這個現象很費解。看起來是英雄好演而地堡難造。聯繫到上面那幅彆扭的「地堡」照片,似乎說明不但現場本來沒有合適的地堡,即便想專門「補造」一個也不容易。
1、粗想一下,建造適合「黃繼光堵槍眼」的地堡,可能遇到下列技術難點:
槍眼尺寸特殊。既要能夠容納兩挺機槍同時發射,又要能讓黃繼光的胸膛完全遮住。據「各方仔細核查」版說,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抵住了正在噴吐著火焰的兩挺機關鎗」。如果這兩挺機關鎗是重機槍的話,考慮到三腳槍座寬度、彈箱、射手在中間所佔空間、以及正常觀察射擊等要求,兩槍間距離應不少於一米。而一般男人胸寬約0.4米。這樣就需要兩到三個黃繼光來完成任務。若是兩挺輕機槍,由於中間總要留出一名射手正常射擊的位置。兩槍間隔距離也很難小於0.5米,像黃繼光那樣的小個子,遮擋它們談何容易?為了讓英雄順利誕生,必須設計專門的槍眼。以滿足敵我雙方的要求。我認為美軍沒有能力造出符合這種要求的槍眼。後來解放軍是否為這個課題組織過科研攻關,我不知道。如果有的話,我想該槍眼的設計還是會難倒大批軍內外工程專家。
地堡牆的設計也很難。通常地堡牆是簡單的立面。但這樣直上直下的牆讓人很難迎面堵上去。人體正面上身不容易緊貼在一個牆面上。手總要前伸出去抓抱點什麼才牢靠。特別是人體的髖關節無法向後折疊,上半身後仰角度很有限,一般人都無法將上身向後折疊到近九十度,用腹部著地而胸膛抵住地堡的立面。除非是雜技團的女演員。而各種「側身堵」或者「斜趴式」姿勢均不穩定,容易滑落或翻倒。面對簡單立面的地堡牆,黃繼光只有一種比較可行的姿勢去堵,那就是雙膝著地,跪堵槍眼。但這不是「英雄」姿勢。決不能讓黃繼光跪在敵人面前。因此黃繼光所堵的地堡必須經過改造。而這種改造,目前似乎只能在繪畫中實現。
2、以繪畫代照片
地堡難造,槍眼難設,甚至連照片電影都不好拍。這個地堡真是個「老大難」。從中共喉舌長期以繪畫代照片的做法也可見其難。繪畫當然比現場照片容易實現特定的意圖。從一些繪畫可以看出,為了使地堡適合人堵,畫家們動腦筋對地堡作了改造,使之適合人的體型和動作。這些要求在照片和電影上都比較難實現。而用圖畫欺騙人類眼睛就容易多了。實在不好畫的地方還可以用煙霧黑暗等擋掉。
在槍眼前設置斜坡或裙部。是這些繪畫做手腳中比較共同之點。熟悉人體結構的畫家顯然知道正規形狀的地堡是不好迎面去「堵」的。不是頭先撞牆,就是身體止不住地往下滑落。因此必須把地堡牆弄斜,讓人體比較妥帖地與之接觸。他們為地堡設置各種裙部,讓斜面托起人體。這樣黃繼光不必將上身向後折疊太多就可以堵擋槍眼了。有的乾脆把頂蓋與牆面連成一個斜面,頂蓋也畫薄一些,讓黃繼光可以趴在上面。這時他接近用身體「蓋」槍眼,這是更牢靠的姿勢。
除了設裙部畫「斜堡」之外,有的畫家還將地堡縮小,讓它看上去可讓黃繼光從兩側或者上訪抱住地堡。這樣的堵法比較牢靠結實,較好地消除了人「會被打倒」的感覺。但符合這種要求的地堡直徑不會比一隻汽油桶粗多少。莫說容納「三挺重機槍四挺輕機槍」,一挺都有困難。所以畫家聰明地只畫出一個小側面給你看,避免你感覺出整個地堡的直徑。
大裙部、小直徑。黃繼光可「摟」地堡。 |
更扁斜的「牛糞型」地堡。黃繼光「蓋」槍眼。 |
槍眼縮至巴掌大小並降至地面。以照顧堵方身材。 |
地堡內腔不到半個黃繼光身體大小。需一名「玩具兵」操控機槍。 |
為了拍電影而建造一個適合人堵的「特型地堡」,應該困難不大。但當局為什麼沒有造沒有拍?我想應該是它太「特型」太怪異了吧。人們看慣了標準型地堡,突見一個矮小的牛糞狀地堡容易起疑心。觀眾不免要發問:美軍為何別出心裁造這種「斜小堡」?是事先知道有人要來堵槍眼、因而專門設計提供方便嗎?可見「堵槍眼」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不但難做,而且難看。讓演員往形狀怪異的道具地堡上一湊,各種破綻顯露無遺,不但起不了教育作用,還有反作用。不如別拍罷。
(連載之五完)
- 關鍵字搜索:
-
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