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運早有神安排得非常細緻,否則也不可能把命運推算出來,但命運對一個人而言也不是完全不變的,個人的選擇也很重要。也許神在安排人的命運時也安排了人在關鍵時刻做出不同的選擇時,會給自己帶來不同的未來。下面就是這樣的兩個故事。希望世人能在問題上做出正確的選擇,為自己選擇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一)
唐開元二十五年。鄭虔為廣文博士,有個叫鄭相如的,五十多歲了,從隴南來應明經科考,以侄子的身份拜謁鄭虔,鄭虔待他也沒有特殊的禮節,另一天再拜謁,禮節也同前次相同。
相如因此對鄭虔說:「叔父知道我能考中嗎?夫子說:‘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那有能繼承周朝的,即使百代也是可以預見的)。我雖然現在是平民百姓,若是孔子還在,不敢和顏回比,但要說偃、子夏那些人,我還是不比他們差。」鄭虔很驚異,就詢問他會有什麼應驗,他回答得很痛快。
鄭虔於是閉門謝客,整天和他談論。趁機對他說:「若像你說的那樣,你為什麼不早點科考而求進取,到這麼晚了才參加科考?」相如說:「我來年才該成名。所以才不早來,是因為時間沒到罷了。」鄭虔說:「你該當什麼官呢?」相如說:「後七年,將被選授衢州信安縣尉,到第十年就該死了。」鄭虔說:「我今後的事,可以說給我聽聽嗎?」相如說:「從這以後五年,國家將改年號,再過十五年,在幽薊一帶將起大盜,叔父您這時也要被玷污,如果能對國家忠心赤誠,還可以遷謫,不然,就不是我所預料的了。」
第二年春天,相如果然考中。以後七年,調動改任為衢州信安縣尉,即將去赴任時,來告訴鄭虔將永訣了,然後就流淚告別了。三年以後,有個考察使來,鄭虔問相如還在不在了?那人說,「上任後幾個月,得急病死在佛寺。」
到開元二十九年,改年號為天寶。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在東都叛亂,派偽署官西京留守張通儒到長安,驅逐唐朝的官員到東都洛陽。鄭虔到了東都,作了偽署水部郎中,他想到相如的話,假裝瘋顛,要求把他拉到街市上讓他自己弄污自己。但又偷偷有奏疏上奏皇上,肅宗在靈武即位,那年東京也已平息叛亂,命令三司以法律審理叛亂者的罪行。鄭虔因為身在敵營而心不附合叛賊,被貶職作溫州司戶。
幸虧鄭虔聽從了相如的勸告對國家忠心赤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否則叛亂平息後可能連命都沒有了。
注:鄭虔(公元692∼公元764)唐代畫家、文學家。字羽齊。鄭州滎陽人。天寶初,為協律郎,後任廣文館博士、水部郎中等職。能詩,擅書畫,尤工山水。因其詩、書、畫並妙,被玄宗譽為「鄭虔三絕」。鄭虔還長於地理,著有《天寶軍防錄》,記述各地山川險要方物,諸儒稱服,時號「鄭廣文」。
( 資料來源:《前定錄》)
(二)
唐朝宰相楊收少年時,在廬山讀書。一天他觀賞風景來到一個遊人走不到的隱蔽之處,遇到一個道士對他說:「你如果學道,就有成仙的緣分,如果一定要當官,能夠做到最大的官,但是最終有禍。能跟我學道嗎?」楊收遲疑了一下,但還是堅定了進取做官的決心。
他忽視了道人的話,後來雖然當了宰相,但是最後遭罪死在南荒。
楊收遇見仙人度他都不學道,選擇了仕途世俗之路,最後,果不其然,遇禍而死。太可惜了。
( 資料來源:《北夢瑣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一)
唐開元二十五年。鄭虔為廣文博士,有個叫鄭相如的,五十多歲了,從隴南來應明經科考,以侄子的身份拜謁鄭虔,鄭虔待他也沒有特殊的禮節,另一天再拜謁,禮節也同前次相同。
相如因此對鄭虔說:「叔父知道我能考中嗎?夫子說:‘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那有能繼承周朝的,即使百代也是可以預見的)。我雖然現在是平民百姓,若是孔子還在,不敢和顏回比,但要說偃、子夏那些人,我還是不比他們差。」鄭虔很驚異,就詢問他會有什麼應驗,他回答得很痛快。
鄭虔於是閉門謝客,整天和他談論。趁機對他說:「若像你說的那樣,你為什麼不早點科考而求進取,到這麼晚了才參加科考?」相如說:「我來年才該成名。所以才不早來,是因為時間沒到罷了。」鄭虔說:「你該當什麼官呢?」相如說:「後七年,將被選授衢州信安縣尉,到第十年就該死了。」鄭虔說:「我今後的事,可以說給我聽聽嗎?」相如說:「從這以後五年,國家將改年號,再過十五年,在幽薊一帶將起大盜,叔父您這時也要被玷污,如果能對國家忠心赤誠,還可以遷謫,不然,就不是我所預料的了。」
第二年春天,相如果然考中。以後七年,調動改任為衢州信安縣尉,即將去赴任時,來告訴鄭虔將永訣了,然後就流淚告別了。三年以後,有個考察使來,鄭虔問相如還在不在了?那人說,「上任後幾個月,得急病死在佛寺。」
到開元二十九年,改年號為天寶。天寶十五年,安祿山在東都叛亂,派偽署官西京留守張通儒到長安,驅逐唐朝的官員到東都洛陽。鄭虔到了東都,作了偽署水部郎中,他想到相如的話,假裝瘋顛,要求把他拉到街市上讓他自己弄污自己。但又偷偷有奏疏上奏皇上,肅宗在靈武即位,那年東京也已平息叛亂,命令三司以法律審理叛亂者的罪行。鄭虔因為身在敵營而心不附合叛賊,被貶職作溫州司戶。
幸虧鄭虔聽從了相如的勸告對國家忠心赤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否則叛亂平息後可能連命都沒有了。
注:鄭虔(公元692∼公元764)唐代畫家、文學家。字羽齊。鄭州滎陽人。天寶初,為協律郎,後任廣文館博士、水部郎中等職。能詩,擅書畫,尤工山水。因其詩、書、畫並妙,被玄宗譽為「鄭虔三絕」。鄭虔還長於地理,著有《天寶軍防錄》,記述各地山川險要方物,諸儒稱服,時號「鄭廣文」。
( 資料來源:《前定錄》)
(二)
唐朝宰相楊收少年時,在廬山讀書。一天他觀賞風景來到一個遊人走不到的隱蔽之處,遇到一個道士對他說:「你如果學道,就有成仙的緣分,如果一定要當官,能夠做到最大的官,但是最終有禍。能跟我學道嗎?」楊收遲疑了一下,但還是堅定了進取做官的決心。
他忽視了道人的話,後來雖然當了宰相,但是最後遭罪死在南荒。
楊收遇見仙人度他都不學道,選擇了仕途世俗之路,最後,果不其然,遇禍而死。太可惜了。
( 資料來源:《北夢瑣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命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