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於北京召開的中國首屆智庫論壇上,長期為中國決策層提供政策和諮詢、卻一直披著神秘面紗的十大中國著名「智庫」首次公開集體亮相。
在民間,「智庫」另一個更流行的叫法是「智囊團」。在重大領域和關鍵時刻,奉獻一個又一個「錦囊妙計」,既是「智囊團」的本領,更是「智囊團」的職責。而在現代國家框架裡,相對於官僚體制的內腦,他們更是支撐國家發展必不可缺的外腦。
智庫的存在價值在於,使用與內腦完全不同的另一套科學評價體系和價值思維方式,對國家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一系列問題發表「只對真理負責」的看法,向政府決策行為支招,進而影響公共政策。因此,相對獨立的科學立場,理當是智庫能夠名副其實和有所作為的必要前提。相反,一旦智庫淪為內腦的「跟班」或 「報幕員」,滿足於鸚鵡學舌與歌功頌德,沈迷於空喊口號與隔靴搔痒,恐怕就只能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了。我們似乎很少能聽到智庫發出聞所未聞、振聾發聵的聲音。
在新聞背後的網友留言中,很多人質問:有十大智庫,為何還有三座大山?還有人不無詼諧地建議智庫去體驗幾件事:去醫院看一次病,去大學交點學費,去大城市買一套房,去農村生活一個月,去煤礦下井干一個星期……當然,把當前百姓生活的一切不如意,都一股腦兒地歸責於智庫,是很不公平的。但這至少說明瞭一點,那就是民意的反映渠道太有限,政府官員既沒有「放下身段」,智庫也沒有「沉入民間」。
顯然,有一個巨大的智庫,我們開發的仍然很不夠。這個智庫,就是13億百姓的集體智慧。歷史上早就有「問計於民」、「集思廣益」之類的說法,這不應該只是一些美麗的口號。在權利意義上,一個人就是全世界,一個人就是全中國。沒有人比他自己更瞭解自己,也沒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利益。涉及公眾利益的公共政策,只有讓公眾充分參與近來,允許他們討論、批評和監督,公眾對政策理解的才能更透徹,政策本身才會越完美越正義,政策的執行才會越有力越順暢。
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儘可能做到公開透明、尊重公眾的話語權,這只是開發「百姓智庫」的一種方式。此外,還應大力扶持非官方的民間智庫發展,充分利用民間智庫的獨立性優勢,形成百家爭鳴的格局。民間智庫對公共政策的參與,其實也是一種公眾參與方式,他們的專業優勢將使公眾利益表達得更理性更完整。另一方面,民間智庫基於獨立立場的獨特視角,也能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更為廣闊的視野,從而有效避免官辦智庫的思維僵化和思想短路,使公共決策更趨完美。(原載百姓雜誌第12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在民間,「智庫」另一個更流行的叫法是「智囊團」。在重大領域和關鍵時刻,奉獻一個又一個「錦囊妙計」,既是「智囊團」的本領,更是「智囊團」的職責。而在現代國家框架裡,相對於官僚體制的內腦,他們更是支撐國家發展必不可缺的外腦。
智庫的存在價值在於,使用與內腦完全不同的另一套科學評價體系和價值思維方式,對國家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一系列問題發表「只對真理負責」的看法,向政府決策行為支招,進而影響公共政策。因此,相對獨立的科學立場,理當是智庫能夠名副其實和有所作為的必要前提。相反,一旦智庫淪為內腦的「跟班」或 「報幕員」,滿足於鸚鵡學舌與歌功頌德,沈迷於空喊口號與隔靴搔痒,恐怕就只能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了。我們似乎很少能聽到智庫發出聞所未聞、振聾發聵的聲音。
在新聞背後的網友留言中,很多人質問:有十大智庫,為何還有三座大山?還有人不無詼諧地建議智庫去體驗幾件事:去醫院看一次病,去大學交點學費,去大城市買一套房,去農村生活一個月,去煤礦下井干一個星期……當然,把當前百姓生活的一切不如意,都一股腦兒地歸責於智庫,是很不公平的。但這至少說明瞭一點,那就是民意的反映渠道太有限,政府官員既沒有「放下身段」,智庫也沒有「沉入民間」。
顯然,有一個巨大的智庫,我們開發的仍然很不夠。這個智庫,就是13億百姓的集體智慧。歷史上早就有「問計於民」、「集思廣益」之類的說法,這不應該只是一些美麗的口號。在權利意義上,一個人就是全世界,一個人就是全中國。沒有人比他自己更瞭解自己,也沒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利益。涉及公眾利益的公共政策,只有讓公眾充分參與近來,允許他們討論、批評和監督,公眾對政策理解的才能更透徹,政策本身才會越完美越正義,政策的執行才會越有力越順暢。
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儘可能做到公開透明、尊重公眾的話語權,這只是開發「百姓智庫」的一種方式。此外,還應大力扶持非官方的民間智庫發展,充分利用民間智庫的獨立性優勢,形成百家爭鳴的格局。民間智庫對公共政策的參與,其實也是一種公眾參與方式,他們的專業優勢將使公眾利益表達得更理性更完整。另一方面,民間智庫基於獨立立場的獨特視角,也能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更為廣闊的視野,從而有效避免官辦智庫的思維僵化和思想短路,使公共決策更趨完美。(原載百姓雜誌第12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百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