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適逢今年又是好年,婚宴喜事總是特別的多。按照廣東傳統習俗,婚嫁之前,禮餅是絕對不能少的,女家派禮餅給親友就等於正式宣告家中有女兒將要出嫁。因此,以嫁女餅為首的傳統禮餅是婚禮至顯隆重的尊貴聘物。又到年底,適逢今年又是好年,婚宴喜事總是特別的多。按照廣東傳統習俗,婚嫁之前,禮餅是絕對不能少的,女家派禮餅給親友就等於正式宣告家中有女兒將要出嫁。因此,以嫁女餅為首的傳統禮餅是婚禮至顯隆重的尊貴聘物。
四色綾酥顯吉利
廣東地區婚宴最常見的嫁女餅,也叫綾酥。傳統禮餅中「綾酥」與衣飾典故有關。昔日豪門嫁娶以禮餅的豐厚顯示體面和氣派,綾羅綢緞乃貴族之四款華貴衣料,其中「綾」最名貴。故此,禮餅就以「綾酥」為首選,喻意榮華。
綾酥(價錢在1~4元不等)有黃、白、紅、橙四色之分:黃綾以豆蓉做餡,喻意貴族和皇氣;白綾以爽糖或五仁做餡,代表了女方的貞潔;紅綾最講究也最貴,以蓮蓉做餡,也有用冬蓉的,喻意喜慶的氣氛;橙綾則有豆沙或椰絲做餡,喻意小兩口今後生活金燦燦。有些綾酥中還可加入蛋黃,彰顯高貴。據瞭解,四色綾酥的出現,代表了老百姓對新人新生活的寄託,也從另一角度看到了對老人家的尊敬。因此,正宗的廣州人,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家的,都必定會按傳統辦事,務求大吉大利。
派禮餅也有講究
在以前,嫁女餅一般都是男方在過禮時候一擔擔地送去女家,以前只以「擔」來計算餅的數量,1擔=100斤,而1斤又分為四頭或八頭。四頭表示1斤4個餅(大餅),八頭表示1斤8個餅(細餅),從來不會說多少個餅,而會用幾擔、幾斤和幾頭的說法。在派餅的時候,一定要雙數,喻意好事成雙,而且最少要派兩個,俗稱「雙扁」。輩份較親的要斤半(兩斤)或以上,較疏的親友則沒有上限,可派4個至6個。
現在人們結婚,嫁女餅作為一種好的意頭,在購買的時候是豐儉由人的。蓮香樓的嫁女餅,有大盒和小盒之分,大盒可以擺放6~8個大餅或8~10個小餅,用於送老人家最好。有時以4個大餅搭配4個小餅,也可以慳一點。在派喜帖的時候,禮餅要親自送給長輩,其他親友則可以禮餅券代替,方便得體。
嫁女餅「唔慳得」
時至今日,送嫁女餅的傳統依舊延續了下來,但在數量上就明顯減少了。據蓮香樓張書記介紹,以前派送嫁女餅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以一擔擔的餅來計算,越多代表越是高貴,雖然現在已沒有人這樣派餅,但在婚禮前送上嫁女餅還是老廣們必做的事。據悉,新人到蓮香樓購買五、六百個嫁女餅再派送的比較普遍,其中包括禮餅券,也有些來粵工作的新客家人會學著廣州的傳統,在婚嫁前購買一百幾十(個)派給友人。
小小的一個嫁女餅,既渲染了喜氣,又宣布了喜訊,簡約又富於情趣,使得這種傳統習俗在崇尚實際的老廣中廣為流傳,是嫁女的人家不願輕易減少的一環,用俗語說就是「唔慳得」。親朋好友說,若沒有食過你家送來的嫁女餅、喜糖,就怎麼都不認為你女兒已經嫁了出去。
派送嫁女餅習俗,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從製作到售賣到包裝到送禮,都有著一套套「理論」,於是,民風醇厚、堅守悠久傳統的老廣們,在嫁女時都會不厭其煩地往來親友家派餅,他們都願意身體力行地把派嫁女餅這一善良習俗源源不斷地流傳下去。
- 關鍵字搜索:
- 火紅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