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談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顧瑞珍、劉曉莉)在11日召開的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三屆五次會議上有專家指出,氣候變化將給我國帶來巨大負面影響。
據介紹,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我國災害的發生越來越頻繁,強度越來越大,造成經濟財產的損失越來越嚴重,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和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深遠。中國70%以上的人口、80%以上的工農業和80%以上的城市均受到多種災害的嚴重威脅。
國合會高層課題組專家認為氣候變化對我國影響巨大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我國人口眾多,自然環境相對惡劣,自然系統和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既容易遭受自然災變的侵襲,同時自身調節和恢復能力又較差。其次,從社會屬性來講,主要是我國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新的技術得不到普及、各種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缺乏有效資源利用管理手段等,導致抵禦生態、環境不利因素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無法應對氣候災害,最終導致生態環境改善緩慢,有些地區還在惡化。
專家預測,未來10年-20年期間,每年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般達1000億-3000億元人民幣,重災年達3000億-5000億元人民幣,特重災年達5000億元左右。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減災能力的提高,自然災害對全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般佔GDP的2%-3%,重災年預計佔3%-5%,特重災年預計佔5%-8%。全國受災人口一般年份佔總人口的30%左右,重災年和特災年達30%-50%。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據介紹,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我國災害的發生越來越頻繁,強度越來越大,造成經濟財產的損失越來越嚴重,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和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深遠。中國70%以上的人口、80%以上的工農業和80%以上的城市均受到多種災害的嚴重威脅。
國合會高層課題組專家認為氣候變化對我國影響巨大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我國人口眾多,自然環境相對惡劣,自然系統和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既容易遭受自然災變的侵襲,同時自身調節和恢復能力又較差。其次,從社會屬性來講,主要是我國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新的技術得不到普及、各種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缺乏有效資源利用管理手段等,導致抵禦生態、環境不利因素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無法應對氣候災害,最終導致生態環境改善緩慢,有些地區還在惡化。
專家預測,未來10年-20年期間,每年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般達1000億-3000億元人民幣,重災年達3000億-5000億元人民幣,特重災年達5000億元左右。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減災能力的提高,自然災害對全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一般佔GDP的2%-3%,重災年預計佔3%-5%,特重災年預計佔5%-8%。全國受災人口一般年份佔總人口的30%左右,重災年和特災年達30%-50%。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氣候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