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鄱湖退水喚醒千年古城(組圖)

 2006-11-07 03:3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由於今年持續乾旱,鄱陽湖水位創百年歷史最低。近日,在鄱陽湖灘上,傳說中的海昏縣遺址浮出了水面。

  11月4日,記者在永修縣吳城鎮一名老嚮導的帶領下,乘一條小漁船來到與吳城隔河相望的蘆潭(原海昏縣治所在地)。記者在這片湖灘看到了排列規則的百餘根木樁,據瞭解,岸邊的這些木樁取材於櫧樹,不易腐朽。

  在木樁附近還有許多用於建築城牆的巨大石塊。記者經仔細搜索,在湖灘上找到了一些顏色和式樣都很古老的碎碗片和瓷片。老嚮導告訴記者,近幾年,鄱陽湖每到枯水期,都會有少量木樁浮出水面,但由於今年水位特別低,發現的木樁數量更多,規模更大。前些年,他們村裡還有人在這片湖灘撿到過銅錢,併發現過一大堆已風化的穀粒。因此,他們推測這裡可能是當時海昏縣用於存放糧食的地方。

 

湖灘上大規模的木樁和筑城用石塊

 

式樣古老的碎碗片和瓷片

 

湖灘上的木樁和石塊似乎在訴說著遠古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立海昏縣,縣治設在與吳城鎮隔河相望的蘆潭村附近。

  這塊低窪的鄱陽盆地原本人煙稠密,東吳名將太史慈曾在此升堂斷案。隨著湖水的不斷入侵,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海昏沉沒,商業遷至地勢較高的吳城,吳城遂正式立鎮,故民間一直有「沉掉海昏,浮起吳城」的傳說。

来源:江南都市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