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首珍貴民謠看毛時代的「公平」

疏離往昔,詩化歷史,是一條普遍的認知規律,但是對於尚未遠去的歷史麻木不仁,甚至糊塗到拿著父輩未乾的血為青面獠牙的暴君作腮紅、口紅,實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曠世奇聞。這奇聞就發生在當今的中國,創造奇蹟的主體是愛國憤青裡的極端崇毛者,當然在毛時代的階級鬥爭的地雷陣裡九死一生,但也撈了不少好處的遺老遺少是不是也在鼓噪吶喊?相信明眼人自會看得分明。

那些盲目的崇毛者對毛時代的政治風景最為痴迷的是所謂的公平清廉。在謊言和詩意般的想像中流連忘返,這些人連餓死四千萬都深感懷疑,更不用說在各種名目的鬥爭中螻蟻般遭踐踏,受折磨,無聲無息地死去的無數冤魂了。

毛時代的赤貧讓常人不敢想有一架相機拍下滿臉菜色,萎靡羸弱的民眾,毛時代的恐怖更讓人不敢冒著「反革命反攻倒算」的罪名把悲慘的經歷訴諸文字,毛的後人——自鄧至江及胡——一個個死守著他們的政治祖塋,對毛的罪惡三緘其口,這就為那段歷史留下了不少空白,任由那些著魔的憤青在其中塗滿了一廂情願的淫思臆想。

所幸,近日翻檢過去的日記、筆錄,赫然發現數十首毛時代口耳相傳的民謠,數量雖然不及當下民謠之萬一,卻足以讓我們窺見毛時代「公平」幻像後的不公不義。

社會公平的最基礎層面是基本生存資料的公平,也就是根據人的最低需要滿足原則,保證全體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條件。而毛主導下的中共一向視人民為政治運作的道具,為某種政治目的可以犧牲成萬上億人的生命,剝奪某一個階層或集團的基本生活資料更不在話下。中共建政以來,一反打仗奪權靠農民的傳統,把農民打入社會生活的煉獄。一首五十年代末採集自鄂北豫南的民謠說:「群眾吃鹽靠三蛋,雞蛋鴨蛋狗藥蛋。」生動描繪出所謂「黃金年代」的農民生活的苦況。所謂「吃鹽」只是修辭學所稱的提喻,泛指所有零用花銷。狗藥蛋乃半夏俗稱,農民挖出野生半夏的球狀根,以極低廉的價格賣給國家壟斷的藥材收購部門,換幾毛零用錢。可惜連這種「三蛋」營生也好景不長,到了六十年代統統按資本主義尾巴連根拔去了。

生活資料的不公平除了政策性的歧視外,還有毛的卵翼下的那些大小官員的「強奪人衣做地衣」式的掠奪。腐敗並非鄧時代的特產,毛時代的官員擅權弄權的本事已經十分了得。一首五十年代末採集自河南的民謠說:「一頓吃一兩,餓不死司務長;一頓吃一錢,餓不死炊事員。」司務長是地方沿襲軍隊編製設立的一種官職,主管飲食雜務。這首含淚的民謠當是食堂化到大飢荒這段時間的產物。中共那些芝麻粒兒大的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奪人口中食,哀鴻遍野的大飢荒慘狀不言而喻。

一場接一場的政治運動雖然也常常冠以反貪的名目,但貪腐一直是毛時代至今的不治之症。七十年代分別採集自河南和安徽的兩首民謠刻畫了文革時代農村幹部的貪婪。其一「拖拉機來犁地,大小幹部過節氣。有的吃,有的看,社員氣得團團轉。」其二「幹部幹部穿著料褲,看著怪燒,其實是個糞包。」毛時代每個公社設有一個農機站,有一兩臺拖拉機供各大隊使用。拖拉機下鄉犁地,要以好飯好酒招待,大小隊幹部乘機吃吃喝喝。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從日本進口尿素,包裝袋為一種軟料化纖織物。農民撒完化肥,包裝袋必須上交,因為幹部們要用包裝袋做褲料。這種現象和當下成萬上億的貪污受賄無法相比,但本質上並無區別。在物資極為匱乏的年代,毛的幹部們並沒有因為人民生活的艱辛,而收斂自己的貪婪本性。

社會公平的第二個層面是所謂社會財富的公平,主要是指贏得財富的機會平等和投入與收益的對稱。毛時代的廣大民眾連基本生活資料都難以保障,說到個人財富實在很勉強。但是,社會階層的區分和距離權力中心的遠近,依然凸顯出贏得財富機會的不均等。一首七十年代採自上海的民謠從女人擇偶的角度勾勒出社會各階層的不平等——「一干二工三合同,解放軍同志等一等,最後落個老百姓。」由於幹部可以利用職權掠奪財富,成為女性擇偶的首選,百姓無職無權,任人宰割,成為無可奈何的選擇。

這首民謠從另一個角度也打破了毛時代男女平等的神話。當女人們把自己明碼標價,以社會地位而非感情志趣作為半生的選擇,實在看不出她們在社會生活中能有什麼平等可言。

作為弱勢群體的女人,往往是社會災難的最大受害者。毛澤東的胡作非為,自然給中國婦女帶來了無窮的遭際。一首七十年代初採集自遼寧的民謠語言露骨,不便直接在此引用。主要意思是說,城裡的暗娼一次交易只是一個饅頭的價錢。這首民謠讓人想起夾邊溝餓得半死的女右派,情願跟看守幹部上床,換得一頓飽飯;想起不久前官方報紙披露的四川某地散見於菜市場的簡易性交易場所,價錢只有五到十元不等。雖然幣值有漲落,收入有高低,生活在毛及其徒子徒孫治下的中國女人的「身價」卻只能在一個饅頭一頓飯之間游弋。不管是以改造反革命分子的藉口,或是以發展經濟的藉口,中國的女人們總逃不了被中共踐踏在腳下的宿命。

社會公平的第三個層面是指社會成員對非物質的公共資源的公平佔有。對於信息的佔有、對於公共權利的分享等都屬於這個問題。換一個角度,這就是所謂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選舉與罷免政府的自由等一系列基本人權。但是,毛時代的普通民眾基本被固定在憂衣愁食的動物性生存狀態,對於高一層的權利關注較少,至少反映這類問題的民謠較為少見。

儘管這些民謠數量有限,地域分布不均衡,表達的主題也不是面面俱到,但作為由千千萬萬傳播者認可的歷史「證言」,足以使人們看清毛時代的所謂「公平」、「廉潔」的廬山真面目。當一個社會的基本生活資料、財富和人的基本權利,被一個獨裁者及其專政機關肆意擄掠,依著自己的好惡進行再分配;當公器私用,獨裁橫行,政治歧視大行其道之時,它的社會公平從何而來,如何生根?這樣的問題簡單到連回答都是多餘的。
本文留言

作者楊莉藜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