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稿】公路是這樣修成的
各大城市在城市化進程中,幾年間迅速修建了大量公路。所有幾年不到中國的海外人士都會對嶄新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嘖嘖稱讚,視之為中國經濟奇蹟的一個部分。確實,單純從公路以及其他交通設施的建設成就來看,在速度和數量上,中國也許堪稱世界第一。但是取得這個成就的過程,值得去作一番探究。從現在的運作效果來看,出現了建設之初不曾料想的問題。
評價一個家庭撫養孩子的成就,不能只看考試成績。不管孩子分數再高,如果父母以犧牲孩子的身心健康為代價來獲得高中榜首的分數,這對父母都是應該受到批評的。評價政府在公路建設上的功過,也好比對孩子的評價。公路修的多了,中了狀元。但在過程中不加論證的進行決策,而導致的問題,卻長久的留給了後代。
在各地方政府還沒有什麼資金積累的情況下,怎麼跟富裕的城市比公路建設?這是數年前擺在幾乎每一個城市市長面前的問題。隨著社會對商品經濟的認識的發展,人們找到了捷徑:讓商人來修路。市長們不用籌集資金,不用掏財政腰包,就看到黑油油的公路一條條出來,真是找到了好辦法。於是,市長們大力推薦此政策,歡迎商人們門庭若市的來要求投資公路;同時商人們認為難得有機會攔下一條路,坐地收錢,同時還可以低價得到公路旁邊的大量土地(地方政府往往願意滿足這些要求,反正是向農民徵收,商人出錢,政府沒有成本),於是一拍即合,公路計畫就如雨後春筍一般樹立起來,各項後續操作也就隨之就緒。簡單的說,公路網就是這麼出來的。不管當地富裕程度如何,這個辦法都見效。
也有很多地方政府把自己變成商人,設立公司向銀行貸款來修路。這與商人來修公路並沒有什麼兩樣。這家公司照樣只顧本位利益,不顧全大局。同時也與商人一樣,有個回報的需要,因為銀行的貸款是不能不還的,特別是在現在國有銀行也發行股票的情況下(在改革開放初期,銀行和財政還是一家;即使分家後的初期,國營企業還是不習慣還貸款)。
商人的宗旨在牟利。所以在與政府談條件的過程中,就竭盡全力的爭取代價最低、收穫最大的條件,比如,本來需要給農民每畝5萬元的補償 ,爭取談到每畝2萬元,而且還不要一次付清,一次付清不是好條件,最好是拖一、兩年再付完。在這場談判中,處處涉及農民的利益,但是農民是不到場的。不僅是農民,就是管農民的官,也不一定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後來,農民受欺負多了,反抗了,政府就要求不要拖延時間支付了。那麼商人就開始想其他辦法得到補償,比如讓政府為貸款擔保,免稅期延長,或者要求得到政府控制著審批權的一些商業機會,如開礦,特許經營等等。當然,最直接、也最主要的回報方式是收費。所以隨著路網的建成,一個個收費站就出現了。
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在少數富裕地區,與多數的貧窮地區是不同的。富裕地區好車多,車主有較好支付能力。貧窮地區,支付能力很低。以前雖然路少,又不好走,但是畢竟不用交錢。現在要交錢了,對於低收入階層來說(尤其是跑運輸的,大多都是低收入者),這筆錢天天交,可不是小數。於是人們開始想辦法減少支付。在一個個收費站的旁邊,就出現了一條條小路。當地人給司機帶路,收2元錢人民幣。而過收費站,要交十元人民幣,那當然要省這筆錢了。於是收費站就收不到多少錢。
還有的收費站影響了太多人的利益。當然這都出現在低收入地區,這筆收費當地人不能忽視。如310國道河南滎陽段的趙家莊收費站,司機們都不用繞路就可以省錢了--爭論持續5年了,數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在每年的當地「兩會」上提案「撤銷310國道滎陽段趙家莊收費站」。這樣一來,當地收費管理人員就不再認真收費,交費可以憑自願,當然也就收不到費了。
現在河南省的公路收費收入,不夠還銀行的利息,所有公路都抵押給了銀行。但是長期不產生回報的資產,落在銀行手上,也並不好過。所以這個事件中,各個方面的捲入者都成了輸家--農民、政府、商人、銀行,甚至行車者也不覺的自己因為新公路的出現,享受到多少好處。
那麼當初地方政府在立項的時候,為什麼就沒有想到本地群眾收入低,可能交不起錢呢?為什麼不對本地公路建設進行論證,不根據本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制定循序漸進的發展戰略呢?地方官員的思維邏輯是這樣的:我在這一任上,想辦法把公路修起來,這是最好看的政績;所以要快點修起來,越快越好;論證什麼?一論證就搞兩年,我怎麼能等兩年呢?別人都升上去了,我還在這裡論證?而且,有幾個老闆給我不少好處,我要照顧他們,讓他們修路,他們還會繼續回報我。就這樣的邏輯,群眾不在考慮之中。
交通部門是出了最多貪污受賄的官員的部門之一。所以官員們在這場投資熱潮中也不是贏家。那麼那些拿了大把不乾淨的錢,而又至今逍遙法外的官員,是不是贏家呢?也不是,人間的法律沒管到他們,還有佛法!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只要不是憑良心做人做事,沒有能夠不償還的。
地方官員的思維邏輯是這樣的:我在這一任上,想辦法把公路修起來,這是最好看的政績;所以要快點修起來,越快越好。(來源:Getty Images)
- 關鍵字搜索:
-
【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