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京辦頭頂「社會污名」
有人說,「駐京辦」是一個「場」,是由各種利益關係交織、延續形成的「場」。他們又有哪些關鍵詞和規則?為此,記者採訪聯絡了幾位知情人士,解讀這些關鍵詞下的顯作用、潛規則。
「在我們眼裡,駐京辦是個肥缺。」一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說,「駐京辦設在北京,好玩。經常接待的是當地領導幹部,有人脈關係。在外面紀律也松,工資也比地方高,放在外面三四年時間,再回來,又有錢又有勢。」駐京辦主任直接對當地領導負責,也來自於當地政府的任命。
發生過這樣的事:一位北京大爺被某省交通廳的一輛車弄翻在地,還被肇事者一通猛揍。這位「牛氣衝天」的肇事者一邊打人一邊叫囂:「你知道我是幹什麼的嗎?」他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駐京辦工作人員。
人際規則
有人把「駐京辦」形容為「第二行政中心」,辦事處主任則是這裡的最高長官。
辦事處主任除了平日正常工作之外,主要活動內容是什麼?「他幾乎每天都不在辦公室,每天的任務便是發現新的‘朋友’,然後又通過這些‘朋友’介紹另一幫‘朋友’,逐漸形成與擴張自己的勢力交際圈。」一名知情人士說。
辦事處為聯絡地方與中央高層之間相互溝通,起到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譬如,一些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領導人,到京之前便會讓「辦事處主任」聯絡到專管撥款的部門官員。
住在「駐京辦」賓館裡的不僅是官員,還有大量來自該地區的人,尤其是地方的商人,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看某某地方一把手。為什麼選擇住辦事處?其一是平時在地方,他們也很難見到這些「父母官」,其二是辦事處的「信息渠道」十分通暢,其三,在北京見的話,不那麼張揚,能掩人耳目。他們如何才能見到這些「父母官」?毫無疑問,只能由辦事處主任來「牽線搭橋」。
服務規則
辦事處主任在京不僅籠絡政治資源,還會籠絡很多諸如教育、醫療等重要資源。盤踞首都的一流大學、醫院都是他們拉攏的目標。比如,一般人要想到協和醫院掛號,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而「駐京辦」主任則能保證何時都能順利地掛上號。
無論是醫療還是教育,都是最能在關鍵時,體現其「特殊價值」,要不然,領導的子女就學、家屬生病了怎麼辦?他們的工作箴言是:「事事以領導滿意為宗旨,事事以招商引資為取捨,事事以項目服務為目標。」 可這種「事事以領導滿意為宗旨」的辦事方針,又使其「駐京辦」偏離了其為公共服務的職業功能。
管理與監督失控是最大的原因,人事權掌握在地方政府手裡,作為宏觀指導機構的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其無權干涉。以「駐京辦」名義謀求中央優惠政策和商機,讓其職能異化,形成腐敗鏈……
情報規則
一位學者說:「我們不能單純地把‘駐京辦’定義為‘腐敗’的‘搖籃’或‘溫床’。在我們現實的大環境下,‘腐敗’行為無處不在,包圍與貫穿了我們很多的生活細節,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他們‘腐敗’的源頭是什麼?」
他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說某「駐京辦」的主任準備邀請中央某高級官員吃飯,這位官員聽了後說:「這樣吧,我給你們找個地方,你直接去就行了。」很明顯,該高級官員已與某飯店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光吃一頓飯還不說,還能拿一些灰色的「回扣」。據說,那天晚上當「駐京辦」的人員到了高級官員指定的飯店,首先,把房間門一打開便先交一萬元,後來吃飯又花了幾萬元,而這還只是一個「小數目」。
地方領導或其家屬到了辦事處,如同「皇帝」到了「行宮」一樣,辦事處要提供全天候服務,而官員及家屬在京所有開銷,都由公款支付。
除此之外,「駐京辦」還充當了秘而不宣的「情報中心」功能,地方官想利用「駐京辦」尋找政治靠山,謀求陞官晉級、發財的機會,所以只要風吹草動,便立即相互串通,花錢買路。曾有東部某省,將年輕貌美的女子培訓成保姆,利用「駐京辦」送至領導人家裡,充當「臥底」。
各地辦事處每年用在疏通關係上的灰色經費在200億元以上。
招商規則
除了爭取資金撥款外,「駐京辦」最重要的任務可能便是招商引資了,這可以說是他們工作內容的重中之重。在「駐京辦」主要負責人的電話記錄本裡,除了中央各部門領導、銀行要員的聯絡方式外,恐怕最多的便是各大公司老總們的聯絡方式。為了活躍地方經濟,他們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招商引資。據有關人士說,「駐京辦」相關負責人不管是平日還是逢年過節,都會抽出相當一部分時間去和這些大公司老總們進行週旋,吃飯、喝酒、娛樂樣樣都來。
而對於大公司的老總們而言,他們也非常看重與「駐京辦」負責人的交往,一方面可以聯絡到更多的政治資源,另一方面,自己決定投資時,也能享受盡量多的優惠政策,所以,兩者「各取所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有人說,「駐京辦」是一個「場」,是由各種利益關係交織、延續形成的「場」。他們又有哪些關鍵詞和規則?為此,記者採訪聯絡了幾位知情人士,解讀這些關鍵詞下的顯作用、潛規則。
「在我們眼裡,駐京辦是個肥缺。」一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說,「駐京辦設在北京,好玩。經常接待的是當地領導幹部,有人脈關係。在外面紀律也松,工資也比地方高,放在外面三四年時間,再回來,又有錢又有勢。」駐京辦主任直接對當地領導負責,也來自於當地政府的任命。
發生過這樣的事:一位北京大爺被某省交通廳的一輛車弄翻在地,還被肇事者一通猛揍。這位「牛氣衝天」的肇事者一邊打人一邊叫囂:「你知道我是幹什麼的嗎?」他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駐京辦工作人員。
人際規則
有人把「駐京辦」形容為「第二行政中心」,辦事處主任則是這裡的最高長官。
辦事處主任除了平日正常工作之外,主要活動內容是什麼?「他幾乎每天都不在辦公室,每天的任務便是發現新的‘朋友’,然後又通過這些‘朋友’介紹另一幫‘朋友’,逐漸形成與擴張自己的勢力交際圈。」一名知情人士說。
辦事處為聯絡地方與中央高層之間相互溝通,起到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譬如,一些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領導人,到京之前便會讓「辦事處主任」聯絡到專管撥款的部門官員。
住在「駐京辦」賓館裡的不僅是官員,還有大量來自該地區的人,尤其是地方的商人,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看某某地方一把手。為什麼選擇住辦事處?其一是平時在地方,他們也很難見到這些「父母官」,其二是辦事處的「信息渠道」十分通暢,其三,在北京見的話,不那麼張揚,能掩人耳目。他們如何才能見到這些「父母官」?毫無疑問,只能由辦事處主任來「牽線搭橋」。
服務規則
辦事處主任在京不僅籠絡政治資源,還會籠絡很多諸如教育、醫療等重要資源。盤踞首都的一流大學、醫院都是他們拉攏的目標。比如,一般人要想到協和醫院掛號,是一件異常艱難的事,而「駐京辦」主任則能保證何時都能順利地掛上號。
無論是醫療還是教育,都是最能在關鍵時,體現其「特殊價值」,要不然,領導的子女就學、家屬生病了怎麼辦?他們的工作箴言是:「事事以領導滿意為宗旨,事事以招商引資為取捨,事事以項目服務為目標。」 可這種「事事以領導滿意為宗旨」的辦事方針,又使其「駐京辦」偏離了其為公共服務的職業功能。
管理與監督失控是最大的原因,人事權掌握在地方政府手裡,作為宏觀指導機構的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其無權干涉。以「駐京辦」名義謀求中央優惠政策和商機,讓其職能異化,形成腐敗鏈……
情報規則
一位學者說:「我們不能單純地把‘駐京辦’定義為‘腐敗’的‘搖籃’或‘溫床’。在我們現實的大環境下,‘腐敗’行為無處不在,包圍與貫穿了我們很多的生活細節,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他們‘腐敗’的源頭是什麼?」
他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說某「駐京辦」的主任準備邀請中央某高級官員吃飯,這位官員聽了後說:「這樣吧,我給你們找個地方,你直接去就行了。」很明顯,該高級官員已與某飯店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光吃一頓飯還不說,還能拿一些灰色的「回扣」。據說,那天晚上當「駐京辦」的人員到了高級官員指定的飯店,首先,把房間門一打開便先交一萬元,後來吃飯又花了幾萬元,而這還只是一個「小數目」。
地方領導或其家屬到了辦事處,如同「皇帝」到了「行宮」一樣,辦事處要提供全天候服務,而官員及家屬在京所有開銷,都由公款支付。
除此之外,「駐京辦」還充當了秘而不宣的「情報中心」功能,地方官想利用「駐京辦」尋找政治靠山,謀求陞官晉級、發財的機會,所以只要風吹草動,便立即相互串通,花錢買路。曾有東部某省,將年輕貌美的女子培訓成保姆,利用「駐京辦」送至領導人家裡,充當「臥底」。
各地辦事處每年用在疏通關係上的灰色經費在200億元以上。
招商規則
除了爭取資金撥款外,「駐京辦」最重要的任務可能便是招商引資了,這可以說是他們工作內容的重中之重。在「駐京辦」主要負責人的電話記錄本裡,除了中央各部門領導、銀行要員的聯絡方式外,恐怕最多的便是各大公司老總們的聯絡方式。為了活躍地方經濟,他們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招商引資。據有關人士說,「駐京辦」相關負責人不管是平日還是逢年過節,都會抽出相當一部分時間去和這些大公司老總們進行週旋,吃飯、喝酒、娛樂樣樣都來。
而對於大公司的老總們而言,他們也非常看重與「駐京辦」負責人的交往,一方面可以聯絡到更多的政治資源,另一方面,自己決定投資時,也能享受盡量多的優惠政策,所以,兩者「各取所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駐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