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綜合報導】新華社承認:為國企脫困是股市首務

 2006-08-18 23: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2006年上半年,中國股市起伏頻繁,但仍以上漲為主。從7月中下旬開始,股市開始大幅下跌,至今仍未看到走出疲軟的跡象。究其原因,兩個大事:一是宏觀緊縮;一是大量發行新股。

上週,六部委聯合發布《新開工項目清理工作指導意見》,表明宏觀調控已經進入使用行政手段的階段。在這之前,政府主要使用利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調節社會上的資金供應來起到控制投資的作用。但7月份的統計數字顯示,貨幣政策並沒有達到減少投資的目的,因此出現採用重新審批項目的行政方法來控制投資。宏觀緊縮是股市投機氣氛的催命符,股市聞之即報以連續的下跌。

股市連續幾年的跌跌不休,使得新股發行幾乎癱瘓。今年政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使得股市有所熱氣,有時還呈現高熱。但是同時,從中行上市開始,排起了大型國企上市的長龍:中行和大秦鐵路已經上市、接著將是工行、國航和廣深鐵路、傳言中的中石油、中鋁和中國人壽,都是巨量級企業;加上股份制和民營企業,屢次出現一週5家上市的情況。整個2006年新股上市可能達到1700億元人民幣,這對於信心不足的股市來說,是一個沈重的打擊。

新華社發表叢亞平的文章,說:「為國企脫困服務又成中國股市的首要任務。。。為大型國企(包括國有大銀行)改制融巨資,又成了中國股市的首要任務,而保護投資人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又被擱置在一邊。」「如果缺乏有效監管和對上市公司的約束,上市公司的巨額「圈錢」可能變成「洗錢」和「燒錢」,從股民手裡圈來的錢並沒形成企業更多的利潤,而是被加速地糟蹋掉。。。是否真有管好、用好、投資好如此之巨資金的能力?這麼大的資金哪怕「圈」5%到個人或小集團的腰包裡也會是非常巨大的數字。而上市公司業績的優良才是股市長遠發展的根基,如果巨額融資帶不來企業生產效益的增長,中國股市仍將像過去一樣成為集中毀滅財富的地方而不是優化配置資源的地方,股市的投資價值也就無從談起。」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由新華社發出,看來為國企「圈錢」的行為也不只是觸及到普通股民的利益,對社會的其他強勢利益集團也還是有觸動的。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玲最近說,中國股市不是缺資金,而是缺信心。新浪網的一篇博客文章這樣寫道:「股市是社會的縮影,從股市可以看社會,當今社會,強勢群體利用優勢和特權肆虐踐踏,政府卻往往缺位。。。我不知這樣的局面會怎樣演變,看股市而知社會,中國股市政策的最終走向,就是中國社會最終的走向!」

 從7月中下旬開始,中國股市開始大幅下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