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5點,彭浦新村站。地鐵車廂內溫度實測30℃,站臺溫度同樣是30℃。
上海進入高溫以來,連日熾熱混濁的空氣炙烤著一號線列車,車廂內的乘客逐漸充滿「火氣」。本月17日早上7:58分,「高燒」不退的車廂環境終於讓個別乘客失去理智,不僅對列車司機進行圍毆,還霸住車門拒絕放行列車,造成一號線全線延誤 8分鐘。 記者昨天從有關方面獲悉,地鐵公司已拿出「降火」方案,對一號線直流列車空調通風系統的改造也已展開。
突發事件 「熱昏」乘客遷怒司機
17日早上6點剛過,由共富新村始發的116次地鐵列車按照預定線路圖開始了新一天的運營。但不久之後司機發現,有1節車廂的製冷系統故障,造成整列車出現悶熱狀況。據地鐵公司有關人士事後表示,按照當時情況,該列列車應當在抵達莘莊終點站後立即進行停車搶修,情況嚴重還得進庫調換備車。然而若採取上述方案,很可能影響到早高峰一號線乘客的出行。
基於這種考慮,該車堅持「帶病工作」了一個來回,但當7:58分該車再次由共富新村站始發停靠上海火車站站時,出人意料的情況發生了。「當時車廂裡湧出一群憤怒的乘客,逕直衝向站在車頭位置的司機,在進行謾罵指責後便動手進行攻擊。」據目擊者透露,在對司機進行人身攻擊時,有人還乘亂扯下其項鏈。在110民警趕到前,這夥人一鬨而散。據瞭解,這位年僅19歲的司機至今未能恢復,整個事件還造成一號線全線晚點8分鐘的嚴重後果。據悉,乘客因列車問題攻擊地鐵司機的情況,在上海有軌道交通以來尚屬首次。
記者實測 北延伸段地鐵空調幾乎失效
乘客憤怒到要打人,或許和一個傳言有關。「北延伸段的部分列車從來不開空調,到火車站站後司機才打開製冷系統。」為了驗證其真實性,昨天記者於晚高峰時段對一號線北延伸段列車進行了溫度實測。下午4:30分左右,記者在陝西南路站擠上了一列發往共富新村的列車。從出發點至人民廣場站短短兩站路裡,記者手中的溫度計一直在30℃上下小幅升降。過了人民廣場站後,由於乘客顯著減少,車廂溫度一直在25∼27℃左右。
然而當列車爬上北延伸段高架後,車廂溫度也隨即同步升高。在彭浦新村站,短短20秒的停站時間一舉拉平了車廂內外的溫度。記者注意到,此時車廂內已有不少乘客拿出折扇和書本「扇風」,還有一位小姐拿著結滿水珠的冰可樂瓶「敷臉去熱」。 「今天天還不算熱,換做前幾天你就能體驗‘汗如雨下’的滋味了!」一位乘客邊抱怨,邊伸出手背探著車廂裡的空調出風口。記者隨即做了相同的嘗試,發現接近車頂位置的風口確有「徐徐涼風」吹出,但頭部以下部位卻無緣享受「暢快」。空調開著,但幾乎沒用——記者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地鐵熱線 每天向一號線乘客道歉
反映一號線北延伸段「熱」的乘客並非個例。記者昨天從「64370000」地鐵服務熱線瞭解到,盛夏以來,熱線每天要接到四五十個投訴一號線地鐵列車車廂悶熱的電話。據熱線負責人馬玉芳介紹,乘客所反映的問題地鐵運營公司非常理解,並且已通過加強日常維護等方式確保設備發揮最大功效,然而車輛畢竟存在「先天不足」,且一號線客流長期居高不下,因此短期內運營方無法徹底緩解一號線乘客的煩惱。
記者還瞭解到,近期有不少乘客以車廂悶熱為由要求地鐵運營方退還票款。對此馬玉芳解釋道,地鐵並不像公交有「空調車和非空調車」的差異化選擇,這兩者在票款構成上有所差異,因此不存在地鐵車廂溫度高可要求退款的說法。「乘客有情緒能夠理解,但一號線的空調確實是‘老大難’問題,我們目前只能用真誠的歉意來換取乘客對地鐵的理解。」馬玉芳無奈地表示。
記者提問 為何一號線比其他線路悶熱?
帶著目前地鐵北延伸段乘客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地鐵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
問:為何一號線比其他線路悶熱?
答:目前一號線上共有三種車型——直流車、交流車和新引進的龐巴迪列車。其中真正存在空調製冷問題的,是該線路上最早投運的16列直流車。由於這些列車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車型,且在引進時並未考慮在地面-高架狀態運營,因而其空調設備功率較其他兩種車型差了5∼9千瓦。當初考慮乘客的舒適度,該車型的通風換氣系統(又稱「新風裝置」)的出風量又相對較大,反而造成了冷氣流失較快。由於以上種種因素,造成直流車比其他兩種車型的車廂溫度普遍高5℃左右。
問:司機是否為省電不開空調?
答:事實上地鐵列車的空調製冷裝置是自動啟動的,只要列車通電,空調就會在車廂溫度高於26℃時開始製冷工作。因此,列車司機對空調刻意進行控制的說法是一種誤解。然而,正是由於一號線直流車的功率較小,若僅是在地下行駛,還能藉助隧道中的反射風力給車廂內降溫;但一旦遇到高架路段,僅有的風量也會隨著車門開閉而散失。
問:為何不更換新車型?
答:目前上海地鐵服役年限最長的列車不過12年,離額定報廢期30年還有一大半時間,因此淘汰「舊車」無從談起。此外上海地鐵整體處於「缺車」狀態,年內試運行開通的2號線西延伸段還要借調4號線列車才能確保現有運營間隔;規劃中的軌道交通9號線開通初期也將抽調1號線現役部分龐巴迪列車。而目前購置新車週期從下定單到上線調試起碼需要兩年時間。
来源:
上海進入高溫以來,連日熾熱混濁的空氣炙烤著一號線列車,車廂內的乘客逐漸充滿「火氣」。本月17日早上7:58分,「高燒」不退的車廂環境終於讓個別乘客失去理智,不僅對列車司機進行圍毆,還霸住車門拒絕放行列車,造成一號線全線延誤 8分鐘。 記者昨天從有關方面獲悉,地鐵公司已拿出「降火」方案,對一號線直流列車空調通風系統的改造也已展開。
突發事件 「熱昏」乘客遷怒司機
17日早上6點剛過,由共富新村始發的116次地鐵列車按照預定線路圖開始了新一天的運營。但不久之後司機發現,有1節車廂的製冷系統故障,造成整列車出現悶熱狀況。據地鐵公司有關人士事後表示,按照當時情況,該列列車應當在抵達莘莊終點站後立即進行停車搶修,情況嚴重還得進庫調換備車。然而若採取上述方案,很可能影響到早高峰一號線乘客的出行。
基於這種考慮,該車堅持「帶病工作」了一個來回,但當7:58分該車再次由共富新村站始發停靠上海火車站站時,出人意料的情況發生了。「當時車廂裡湧出一群憤怒的乘客,逕直衝向站在車頭位置的司機,在進行謾罵指責後便動手進行攻擊。」據目擊者透露,在對司機進行人身攻擊時,有人還乘亂扯下其項鏈。在110民警趕到前,這夥人一鬨而散。據瞭解,這位年僅19歲的司機至今未能恢復,整個事件還造成一號線全線晚點8分鐘的嚴重後果。據悉,乘客因列車問題攻擊地鐵司機的情況,在上海有軌道交通以來尚屬首次。
記者實測 北延伸段地鐵空調幾乎失效
乘客憤怒到要打人,或許和一個傳言有關。「北延伸段的部分列車從來不開空調,到火車站站後司機才打開製冷系統。」為了驗證其真實性,昨天記者於晚高峰時段對一號線北延伸段列車進行了溫度實測。下午4:30分左右,記者在陝西南路站擠上了一列發往共富新村的列車。從出發點至人民廣場站短短兩站路裡,記者手中的溫度計一直在30℃上下小幅升降。過了人民廣場站後,由於乘客顯著減少,車廂溫度一直在25∼27℃左右。
然而當列車爬上北延伸段高架後,車廂溫度也隨即同步升高。在彭浦新村站,短短20秒的停站時間一舉拉平了車廂內外的溫度。記者注意到,此時車廂內已有不少乘客拿出折扇和書本「扇風」,還有一位小姐拿著結滿水珠的冰可樂瓶「敷臉去熱」。 「今天天還不算熱,換做前幾天你就能體驗‘汗如雨下’的滋味了!」一位乘客邊抱怨,邊伸出手背探著車廂裡的空調出風口。記者隨即做了相同的嘗試,發現接近車頂位置的風口確有「徐徐涼風」吹出,但頭部以下部位卻無緣享受「暢快」。空調開著,但幾乎沒用——記者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地鐵熱線 每天向一號線乘客道歉
反映一號線北延伸段「熱」的乘客並非個例。記者昨天從「64370000」地鐵服務熱線瞭解到,盛夏以來,熱線每天要接到四五十個投訴一號線地鐵列車車廂悶熱的電話。據熱線負責人馬玉芳介紹,乘客所反映的問題地鐵運營公司非常理解,並且已通過加強日常維護等方式確保設備發揮最大功效,然而車輛畢竟存在「先天不足」,且一號線客流長期居高不下,因此短期內運營方無法徹底緩解一號線乘客的煩惱。
記者還瞭解到,近期有不少乘客以車廂悶熱為由要求地鐵運營方退還票款。對此馬玉芳解釋道,地鐵並不像公交有「空調車和非空調車」的差異化選擇,這兩者在票款構成上有所差異,因此不存在地鐵車廂溫度高可要求退款的說法。「乘客有情緒能夠理解,但一號線的空調確實是‘老大難’問題,我們目前只能用真誠的歉意來換取乘客對地鐵的理解。」馬玉芳無奈地表示。
記者提問 為何一號線比其他線路悶熱?
帶著目前地鐵北延伸段乘客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地鐵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
問:為何一號線比其他線路悶熱?
答:目前一號線上共有三種車型——直流車、交流車和新引進的龐巴迪列車。其中真正存在空調製冷問題的,是該線路上最早投運的16列直流車。由於這些列車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車型,且在引進時並未考慮在地面-高架狀態運營,因而其空調設備功率較其他兩種車型差了5∼9千瓦。當初考慮乘客的舒適度,該車型的通風換氣系統(又稱「新風裝置」)的出風量又相對較大,反而造成了冷氣流失較快。由於以上種種因素,造成直流車比其他兩種車型的車廂溫度普遍高5℃左右。
問:司機是否為省電不開空調?
答:事實上地鐵列車的空調製冷裝置是自動啟動的,只要列車通電,空調就會在車廂溫度高於26℃時開始製冷工作。因此,列車司機對空調刻意進行控制的說法是一種誤解。然而,正是由於一號線直流車的功率較小,若僅是在地下行駛,還能藉助隧道中的反射風力給車廂內降溫;但一旦遇到高架路段,僅有的風量也會隨著車門開閉而散失。
問:為何不更換新車型?
答:目前上海地鐵服役年限最長的列車不過12年,離額定報廢期30年還有一大半時間,因此淘汰「舊車」無從談起。此外上海地鐵整體處於「缺車」狀態,年內試運行開通的2號線西延伸段還要借調4號線列車才能確保現有運營間隔;規劃中的軌道交通9號線開通初期也將抽調1號線現役部分龐巴迪列車。而目前購置新車週期從下定單到上線調試起碼需要兩年時間。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震驚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