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女博士也渴望婚姻
Anna(出於尊重隱私,僅使用英文名)來自中國南方的一個小城,現是多倫多大學理科博士生,31歲,單身,文靜聰慧,落落大方。當談到網上對女博士的戲稱,什麼「男女兩性之外的第三性」,金庸小說裡一心鑽研武學、不顧兒女私情的「滅絕師太」等等,她並未表現任何的憤慨,相反只是寬容的一笑? 「我也聽說過,但網上的東西不必太介意。我想這可能是人們對女博士並不瞭解,戴著有色眼鏡看人,而且這肯定是出自男性之口,覺得憑什么女博士就得愛情、事業兩得意。」
Anna說,女博士也渴望愛情、婚姻,這不僅僅是想要被人愛,更是想要去愛一個人,那種感覺真好。我現在的心境同30歲前就有明顯不同,以前我並不怎麼喜歡孩子,嫌他們煩,可現在看到孩子,我很快就會與他們成為朋友。這也許是一種母性的甦醒吧。其實好多大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也越來越喜歡孩子。
博士到底是博士,Anna說話時,還是禁不住要將事情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據心理學研究,如果將人長期關在一個空屋裡,不與外界交往,人是要瘋的。人是一種社會的動物,需要交流、需要反饋,因此人就需要親情、友情和愛情,而且它們之間也是不可互相替代的。」
這種自覺或不自覺地引經據典、追根究底和看問題一針見血的特質,被Anna自己戲稱為一股「博士味兒」。有許多女博士看問題深入透徹,說話喜歡一語中的,不會迂迴,讓人覺得在她們面前無法隱藏什麼。這可能也是一些男士對女博士敬而遠之的原因。別人會覺得跟你在一起太累,有時候跟不上你的思維。一般的女孩子可能會整天想著好吃的、好玩的和漂亮衣服。小的時候我的女伴兒們就對我說?「你想的問題,我們從來就沒想過,想那些幹什麼?」。到了現在更發展成了「博士味兒」,其實這是一種長期學術訓練形成的思維定式,很難改,但我會盡量注意,不要讓人覺得就你聰明。
男博士:女博士自身要反思
有人說女博士比別的女人嫁人難一點點,就是因為女博士比一般的女人理性一點點,書讀的多一點點,更要命的是她們的學歷比大多數男性高那麼一點點。中國的傳統觀念太根深蒂固了,既套住了男人也套住了女人。男人不願意找一個比自己強的女人,而女人卻希望找個比自己強的男人。用懷雅遜 (Ryerson)大學機械系男博士廖亮的話說,一般男性都不能忍受女性比自己強,經濟收入比自己高。經濟收入往往決定了夫妻雙方在家庭中的地位。現在有許多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的男士都喜歡回國娶妻,如此一來,這裡的女博士擇偶的範圍就又縮小了一塊。
廖亮還認為,女博士自身也需要反思,男人被女博士這個名號嚇跑了,而女博士自己也不知到底該找個什麼樣的對象。還有,女博士嫁人難,也不光是學歷惹的禍,還有性格的原因。否則可能在讀博之前就解決了婚姻大事。
Jenny:眼界高選擇小
另一位多大的女博士Jenny也承認自己從本科讀到博士,讀的學位越來越高,眼界也越來越高,認為只有一個方方面面比自己優秀的人,才能令自己心生愛慕。女博士畢業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不必依靠男人就可以在社會上立足,因此不必為了找一張長期飯票去結婚。相反我們只是為了滿足情感上的需要,或者說追求純粹的愛情,然而在這個越來越現實的社會,人們會發現愛情有時是一種奢求。
Jenny也表示,出了國,交際的圈子就更小了,拿她們系來說,三十幾個博士,十幾個中國人(這個系的中國人比例算是相當高的),結了婚的常在一起,沒結婚的在一起,大家除了課業、工作以外的交往也並不多。過去她曾經非常牴觸找外國人,但現在也並不排斥找老外了。老外並不在乎學歷的差異,對他們來講,戀愛就是去愛一個人本身。
Anna說,她也曾經交往過兩個老外,但都沒有什麼結果。總覺得有種隔閡,並不是語言的問題,而是文化、個性上的差異。再有就是跨越不了性觀念上的差異。在老外那裡,如果男女之間沒有性關係,也就不能稱其為男朋友或女朋友。而她自己卻至今也沒做好心理準備去跨越這個界線。
Anna表示,現在人們的觀念越來越開放,在加拿大中國小留學生同居的現象也很普遍,但在更高學歷的女性中這種現象並不多,可能是年齡大些,對自己的責任感也強些,不會隨隨便便亂來。
據廖亮說,他認識的離過婚的女博士中找老外結婚的比例就比較高。而且都生活得很幸福,人也變得比以前開朗許多。
在多倫多做個人形象設計師的陳萍女士,由於多以女人為工作對象,因此被稱為女人專家。她表示自己並不提倡女權主義,但宣揚女人一定要活得精彩。女人的生活中如果少了愛情就會使生活失去了重要的色彩。她認識的女博士也不少,其中不乏集美麗、聰慧、才情於一身的女人。如果一個未婚男性能得到一個女博士的垂青,那將是他的榮幸。希望我們中國的男同胞能夠更大膽地去認同我們的女博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加拿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