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從副局長「雇凶殺人」案中得到的啟示

 2006-04-19 23: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又一起「雇凶殺人」案。這一次的主角,是原武漢鐵路分局副局長劉志祥。在一場承包糾紛中,他「雇凶」把糾紛另一方當事人高鐵柱殺死。

  這是近兩個月來我第三次看到「雇凶行凶」的新聞了。就在前幾天,四川省武勝縣工商局黨組書記龔遠明,因具名舉報腐敗而遭到報復。龔遠明在自家門前遭到三名陌生男子砍殺,左腳腳筋被砍斷,頭部受到重創,至今仍未脫離危險。此前,山西省運城市銀監分局副局長及他的情婦,雇凶將他的兩名屬下打成重傷。如果我們把鏡頭再拉遠一些,可以發現,官場中的「雇凶殺人」案竟然也屢有發生。

  從刺秦王的荊軻開始,中國「雇凶殺人」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在唐朝,「雇凶殺人」就已經正式寫入法典。《唐律疏議》規定:「雇殺人者,以謀殺論,造意為首,受雇加功者為從……」及至民國,國民黨元老宋教仁,就是被袁世凱雇凶暗殺的。改革開放後,對於權力和金錢的追求,反映到某些人身上,同樣是貪婪和不擇手段。

  在這些「雇凶殺人」案中,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當事人的身份是官員,而且手段極其殘忍,一出手就要置對方於死地。他們為什麼雇凶殺人?從表面上看,是利慾熏心,是爭權奪利。其實背後,僱主對「雇凶殺人」也曾進行過嚴格的成本和收益比較。為什麼要雇凶殺人?是因為在他們看來,「東窗事外」的可能性並不大,這樣做的收益大於成本。作出這樣的判斷,是有依據的。曾經看過一則報導,說我國的刑事破案率只有大約30%。難怪有當事人在法庭上這樣說,查到我,算我倒霉。

  從犯罪經濟學上來講,要遏止「雇凶殺人」,有兩條路徑可供選擇,一是增加犯罪成本,二是減少犯罪收益。要增加犯罪成本,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各種法律法規。對於某些面臨生命威脅的人,關鍵時刻,應由國家出資,專人保衛。對被害人的保護,勢必增加雇凶殺人的直接成本。

  「惡官」雇凶殺人,不外乎是為了爭權。爭權,最終又是為了「奪利」。可以這樣說,官場尋租的空間越大,這種「惡鬥」存在的可能性也越大。雇凶殺人,是因為腐敗帶來的巨額利潤足以誘惑官員採取極端手段。如果「陞官」與「發財」之間的聯繫不是很緊密,那麼,僱主通過雇凶殺人來掃清陞官障礙的動力,也就會大大降低。從這裡來看,要降低「雇凶殺人」的犯罪收益,就應該加快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若能政治清明,貪污腐敗減少,那麼,「官官相殺」這個難題,自然也會迎刃而解。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