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陸的貿易數字表現相當搶眼,然而部分當地經濟學家認為,這並非是個好現象。因為從國際貿易角度來看,中國大陸喪失大宗商品的「定價權」是最凸出的因素;並且由此導致了「高進低出」的貿易格局。
以生產原料來看,中國大陸近年來大量進口的原油,從每桶十六美元上漲到七十美元,銅價則是每噸由一千四百美元上漲到四千六百美元。天然橡膠則也上漲了二倍半。
不過大陸擅長的工業製成品方面,低階的消費電子,過去五、六年間,價格下跌了約七%,電腦通信設備跌幅更高達三五%,半導體則下跌了四五%。
另外根據官方研究報告顯示,從一九九八年到二○○三年,大陸的出口與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下降了一四.二%,進出口商品貿易條件持續惡化,進口商品價格指數長期高於出口商品價格指數。
以國際貿易架構來看,中國大陸是初級產品的淨進口國,工業製品的淨出口國。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去年大陸進口初級產品一四七七.一億美元,成長了二六%,其中進口鐵砂二.八億噸,增長三二.三%,進口原油一.三億噸,增長了三.三%,進口大豆二六五九萬噸,成長三一.四%;不過同期工業製品進口增長僅為一五.四%。
不僅工業製成品的漲幅有限,在價格處於被動的情況下,大陸的企業卻陷入悲慘式的成長,據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金額高達一八四四億元,同比成長五八.五%,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共虧損了一○○九億元,增長了九五.三%。
同時由於虧損企業與金額持續擴大,導致了工業產品佔用資金和銀行壞帳也跟著增加;由這些數字觀察,中國的經貿表現並不如表象中宣稱的形勢大好,相反的,悲慘式成長加上貪腐橫行似乎已經注定了中國獨裁政權的日薄西山。
中時電子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世界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