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臺灣,即使像美國這樣的大國,都已感到與中國的貿易不公平,其經濟受到重大的損失。去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已突破兩千億美元,引起朝野嚴重關切。但美國的外貿才佔其經濟的百分之十六,即使美國和全世界都不做生意,僅靠其內部消費,仍可運轉。但其他大國則不同,日本外貿佔其經濟的四分之一,中國更高,佔百分之七十五。從這個數字也可看出,中國經濟相當依賴美國市場,而非相反。
其次,兩岸經貿,中共明顯有強烈政治企圖,要利用經貿進行統戰。北京高喊「三通」,目的就是用經貿把臺灣捆住,然後拴到北京的政治目標上。如果臺灣繼續把大量資金都投到中國,那就給北京將來利用這些投資要挾、逼迫臺灣提供最好的條件。臺灣的綠色商人許文龍、藝人張惠妹等都在中共的逼迫下做出某種妥協,就是明顯的例子,說明中共利用經濟做統戰,可獲得相當的效果。臺灣對中國投資越多,就等於給北京更多的牌、更多的把柄,用來逼迫臺灣接受其政治方案,這是相當危險的前景。
最後,一旦中國經濟出現危機,將會連累臺灣陷入困境。據世界銀行的數字,中國銀行的壞貸款(無法收回的錢)已達六千億美元,佔中國 GDP的四成。這個漏洞目前全靠中國民眾儲蓄在頂著。中國人存款率世界第一,達百分之四十五,因中國人普遍對未來缺乏信心;而一旦中國經濟出現危機,老百姓紛紛去銀行提款,就可能導致其經濟崩盤。
而在美國,人民對政府充滿信心,存款率一向偏低,去年竟是負零點五,也就是說人們的開銷超過收入。據《時代》週刊數字,美國自一九二九年至今,近八十年來,平均每年民眾儲蓄率才七點六。
臺灣的鄰國日本,去年已開始對投資政策等「積極管理」,開始把投資重心從中國轉向了印度,結果促使印度股票市場去年上揚了四成二。
因而臺灣的投資必須多元化,而「積極管理」就是朝向多元化,保障臺灣整體經濟發展前景,以及臺灣安全的重要手段。
自由時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三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