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公眾對中國學術圈的關注已不是學人的學問、社會貢獻,學科的發展等等,而是種種醜聞、八卦。如此下去,中國學術圈真有可能變成娛樂圈、足球圈,最大的功能為公眾提供茶前飯後的談資。
王小盾事件爆出後,有網友寫了篇《假如王小盾事件發生在大陸某高校》,作了一番符合國情的分析,基本意思是,第一個可能是女生不敢吱聲,因為你得罪了教授博士學位沒準拿不上;如果碰上一個較真的女生把這事說出來,學校會出來做工作,為維護學校聲譽勸女生不要對媒體聲張,不排除學校類某些方面給女生一些補償;如果女生還執拗地告訴媒體並報導出來,學校就會出面澄清這是私人恩怨導致學生誣蔑老師,並奉勸媒體不要輕信謠言,教授和學校不排除用法律維護自己權利的選擇;如果媒體還不願意配合,繼續深入報導,學校將運作某部門,通知各媒體不要炒作。如此,過兩個月就會風平浪靜,天下太平。
這種分析絕非憑空想像,而是源於這個真實的世界。如果我們不至於太健忘的話,去年有一個叫阿芳(當時報導的化名)的女生,為了報考北京交通大學的研究生,一位姓歐陽的教授以透露試題為交換,和阿芳發生了性關係。那位後來沒能考上研究生的阿芳向媒體透露了這件事,且將當時的衣物作為證據保存,並向學校及檢察院舉報。
顯然這一事件比王小盾「意亂情迷」襲女生之胸嚴重得多,首都某報率先報導後,可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現在不知道阿芳怎樣了,那位以馬列主義為專業的歐陽教授又怎樣了,我沒見到這個教授受到何種處理的報導。
比王小盾襲胸嚴重多的醜聞,都能被時間的流逝而沖淡,人家教授還照當,向檢察院舉報也毫無作用,那麼如王小盾襲胸這類事件發生大陸,又算是什麼呢?可能連引起新聞媒體關注的價值都沒有,在一些人心中,這也許只是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哪個女同學對外界說出來沒準會被人嘲笑為事兒媽。
大概都曾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相同或相似的事情發生,人們願意把大陸和臺灣或韓國對比,比如將周葉中被指控剽竊和黃禹錫造假對比,而把王小盾襲胸事件放在大陸和臺灣兩個不同的地方作比較也很有意思。
王小盾先生錯就錯在把那邊的清華大學當成這邊的清華大學,兩校雖是同根生,可五十多年不同的路徑已經讓彼此相差太大,你還以為在那個資本主義的社會裏,一位大學教授仍然能享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像王小盾這樣有名望的教授,生在中國大陸是幸運的,只是不幸去了臺灣。我想有了這件事的教訓,王小盾教授可以如此改唱一首歌:
「不是我不小心,
只是誘惑難以抗拒;
不是我存心犯錯,
只是以為兩岸已經統一。
。。。。。。。」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幸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