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市,也稱小市,就是在拂曉前進行交易的市場,到了天明,市場就散了。在《京華百二竹枝詞》中寫道:小市東西遙對峙,平民買賣鬧如蜂;萬般故物雜真贗,準備收攤九點鐘。北京的曉市,北城有德勝門曉市,開始在德外,今安德路內,至今還有小市口這個地名。後來移至城內德內大街至棠花胡同及今宋慶齡故居一帶。南城又分東曉市和西曉市,西曉市在宣武門外,東曉市在崇文門外,現在還有東曉市大街這個地名。
每天天還未亮,在東曉市街,蔥店前街、後街(現稱蔥店東街、西街)以及唐洗伯街(現稱東唐街、西唐街)、章駒胡同等多條胡同,一個挨一個擺滿了舊物攤點,有舊傢俱、舊衣物、舊炊具、古玩字畫、舊瓷器、自行車及零件、舊手錶、坐鐘、銅鐵器甚至廢銅爛鐵,也擺在這裡來賣,來買東西的人也很多,真是摩肩接踵,交易雙方卻都聲音很低,沒有喧鬧嘈雜的聲音,也從未聽說附近居民反映擾民的。有的甚至打手語,買賣雙方把手縮在袖口裡,互相握手說價錢,如握一個手指的,表示為一,但口中要說「這個元」、「這個角」;或說「這個整」、「這個零」。握兩個手指,表示二,如此類推,直到五個手指為五,握大指和小指就是六,握大指食指和中指就是七,握大指和食指就是八,將食指窩成鉤形就是九,將食指和中指相疊就是十。如握一個手指,口說「這個元」,再握兩個手指,口說「這個角」,就表示一元二角。現在有的電視劇裡有這樣的場面。
曉市為什麼如此繁榮呢,是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的需要。民國以來,推翻了滿清政府,一些皇親貴冑,失去了皇室每月供應的皇糧,有的又沒有一技之長,只好靠賣舊物生活,把東西賣給收舊物「打鼓的」,他們是買「死」人,賣「死」人,如同白給他們差不多。自己去賣,在光天化日之下,這些貴族出身的人又很愛面子,到街上去賣東西,他們是不肯的,就是普通市民也不肯這樣做,曉市的好處是天還未明,買賣雙方互相看不清面目,很是方便。
據說,皇室後裔載濤就曾推著自行車到曉市賣自家的東西;再者也有一些來路不明的物品,到這裡來賣,在暗中交易不怕犯案。還有白天有正式工作的人,在這裡搞第二職業,不影響上班;還有一些「打鼓的」把白天收購來的東西,也拿到這裡來賣。
而到這裡來買東西的人,有普通市民為了省錢買些舊貨自用,也有些賣舊物的商家,從這裡買了東西,回去銷售,還有到這裡來「淘寶」的,有時買到一幅名人字畫或古代名瓷,就可能發點小財;買著假貨,自認眼拙賠了錢。
曉市除了賣舊物以外,在南崗子和北崗子較寬的街道,還有很多賣早點小吃的攤點,有炒肝、包子、油條、餛飩、切糕、豆腐腦等。人們逛完曉市,可以在附近吃早點,此外,這裡還有菜市,順便可以買回一些青菜帶回家,很方便。
天明以後,在東曉市街兩側,是賣新貨的市場,一些小型織布廠,把他們織出來的白布、花格布、毛巾、針織品等擺在這裡賣,織布廠的廠家在這裡賣了棉布,買回織布用的棉紗,做原料。當年,北京沒有紡紗廠,棉紗是從上海或天津批發而來,有紗布莊專門在這裡批髮紗線,收購布匹,億兆百貨商店曾在這裡設過點批發百貨。
上世紀四十年代,我還是個小孩子,曾逛過東曉市。天還未明就起床,到了曉市,已是熙熙攘攘,只靠路燈照明,當時的路燈隔幾十米,才有一個二十五度的燈泡,燈光微弱,買東西的人,有的提著燈籠,有的拿著手電筒筒,他們說話都聲音不大,嘁嘁喳喳。我逛了一兩個小時,也沒買什麼東西,對那些早點小吃,倒有興趣,吃過早點,已經天光大亮,這時再看那些攤點,已經無影無蹤,難怪人們都說這裡是「鬼市」。
曉市為什麼設在南城和北城呢,這是因為到曉市買賣東西的人,大多是低收入人群,北京過去有一個說法:東富,西貴,南賤,北貧,居住東城西城的有錢人居多;而南城北城,窮人居多,只有他們才需要曉市這樣的交易市場。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老北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