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血拼:國人遊客幾乎每人買走一顆鑽石

專門研究遊客境外消費的全球回報集團首席執行官佩爾.賽特伯格先生在近期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出境旅遊國際論壇」上,披露了一組驚人的數字:中國出境遊客在境外購物額平均每月高達2.35億美元,交易量達45000單,位居各國第一。
AC尼爾森與世界免稅協會不久前發布的調查數據也顯示,中國遊客境外旅遊的平均購物花費高達987美元,居全球之最。

吃住行能省就省奢侈品出手闊綽


荷蘭國家旅遊會議促進局的官員說過,中國人消費能力強,「他們走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帶著一顆鑽石」。

中國遊客在境外購物,最鍾愛頂級品牌。

最受國人鍾愛的品牌中,時尚物品有路易威登、阿瑪尼、傑尼亞、普拉達、範思哲等;珠寶鐘錶類是卡地亞、萬寶龍;水晶、玻璃製品中,施華洛士奇、雅卓等品牌受歡迎。

曾有人總結中國人出境旅遊是「糖葫蘆串式」,一次走多國,吃住行相對節省,卻捨得花錢買奢侈品,購物消費令人刮目。中國人在歐洲各國旅遊一趟,光在德國的購物消費就高達6000萬美元。

出國不容易 牌子能「長臉」


對於中國遊客這種購物行為,佩爾.賽特伯格認為主要是中國人出國機會相對較少。而且,儘可能多地購買名牌產品可以為自己贏得「面子」,回國後能在同事朋友中間進行一番「炫耀」,這樣才可以證明自己這趟出國是不虛此行。

中國人有「窮家富路」的文化傳統,這種觀念讓他們可以非常平靜地接受吃住上的低水平與購物上的高消費這種強烈的反差。當旅遊滿載而歸,向周圍的親朋好友派發禮品,中國遊客很享受這種旅遊所帶來的充實感。

另外,在國外品牌的原產地購買商品,除了保真,價格也比國內要便宜好多,注重實惠的中國遊客當然不能放過這種機會。

國人購物狂 老外很不解


旅遊認知中外有差異

對於中國人吃住上的節省和購物上的「瘋狂」,不瞭解中國人心理和傳統的外國人往往會感到困惑甚至產生誤解。在他們看來,旅遊就是旅遊,其最主要目的是對所遊覽國家風景、文化和風俗的細細品味,所以應該花費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在觀光上。而像中國人這樣行程短暫,而且有「購物至上」傾向卻反而忽視了文化細節的旅遊方式在歐洲人看來有些匪夷所思。甚至有相當多的國外旅遊業內人士也認為,將購物作為日程的主要內容是浪費時間及受教育程度低下。佩爾.賽特伯格分析認為,這種在中國人看來十分可笑而且不能容忍的偏見雖然非常粗淺,但是現在仍然主導著大部分外國人的心理。外國人缺乏對中國地理及社會傳統的瞭解,他們希望自己看來嘆為觀止的歐洲文化也能令中國人折服,而事實上,因為有著更為悠久的中華文明,所以有點「見怪不怪」的中國遊客面對歐洲文明更多的只是好奇,而不會像北美遊客那樣興趣盎然,而且為之折服。

北京人感性 上海人理性 廣東人實際


三地遊客差別大

中國消費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個城市也是出境旅遊三大產地的中心城市。其中北京市是中國第一大出境遊客源地,旅行社組織的出境遊人數佔全國當年出境游總人數的29.93%,廣東和上海緊隨其後。感性的北京人,理性的上海人,實際的廣州人。

三地居民的消費觀念不盡相同,三個城市居民的旅遊觀念也各有不同的注重點:北京人講究體驗,注重文化品味,親身參與;上海人講究實際,注重花多少錢,看多少景點;廣州人講究享受,注重熱熱鬧鬧,吃好玩好。從對市場的反應程度看,一個新的目的地開放後,廣東和北京市場會很快行動起來,上海人則要看一看,比一比,然後再行動。對不同的目的地,三個區域的喜好程度也不盡一樣。

北京青年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