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比賽設計者的考慮不能說沒有道理,規則向西部傾斜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們忘了,馬是有生命有感覺的。在所有的十運會比賽中,恐怕只有馬術比賽必須是人類和動物配合,其實這種配合和羽毛球雙打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想這些規則設計者如此「冷血」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對馬的親近感幾乎沒有,還不如對鋼鐵組成的汽車。這些人開著自己的車,恐怕都不願意汽車隨便涉水、超載、磕碰等等。「愛車」的提法處處可見,一些人愛車不亞於愛自己的老婆。要知道這車只是沒有生命的鋼鐵動物。
悲傷的只有那些馬的主人,因為他們朝夕相處,馬就是自己的親人。這種悲傷之情讓我想起唐太宗,這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帝國的皇帝,駕崩後埋葬在昭陵。他讓能工巧匠彫刻了他生前乘坐的六匹馬的塑像在昭陵陪伴他。在他眼裡,這六匹伴他南征北戰的馬比某些大臣還要忠心,還要重要。在那個馬成為主要交通工具和戰略物資的時代,恐怕不會為了一場遊戲而要了馬的生命和健康。只有在特殊時期,比如為了贏得一場對敵戰爭的勝利或傳達某種重要的信息,才可能犧牲馬--那種情況下連人都可能犧牲。所以今天的我們讀到「老馬識途」的成語,以及「胡馬依北風」的詩句時,能感覺到馬是和人一樣有生命和感情的。
這些設計馬術比賽規則的人,當然不是伯樂,不是唐太宗,不是成吉思汗。在他們眼裡沒有馬匹的生命,只有輸贏,至於決出輸贏對馬是否有傷害則不在考慮之列。馬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遊戲的工具,還不如自家的私車更可愛、更人性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十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