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疑似太歲現身廣州 渾身滲粘液傷口能自癒(組圖)

 2005-07-27 17: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南海也發現了「太歲」?昨日,一名市民告訴記者,在南海獅山發現了一件疑似「太歲」的不明軟物,其重約2公斤,在太陽底下能滲出黏稠的液體,其身上的傷痕也能自己癒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經初步觀察後,已將此不明軟物切取下樣本留作化驗。

目擊

奇怪軟物陽光下滲出黏液

記者趕到佛山市南海區獅山小塘,找到了這個不明軟物的主人吳先生。吳先生小心翼翼地從自行車後箱裡拿出一個紅色塑料袋,裡面用報紙裹著一個橢圓狀物體。

拿開報紙後,記者看到該物體為淡黃色,上面還有一些黑色斑點,大約有30厘米長、 15厘米寬、15厘米高,約2公斤重。該物體的一側隱約有切割過的痕跡,其底部是平的,還有一個很深的小洞。由於該物體非常透明,記者還能在陽光下透過小洞看到物體內部,裡面並沒有任何的異物,顏色也跟外面一樣,呈淡黃色。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人員正為「太歲」取樣

疑似「太歲」物體的背面

疑似「太歲」物體的正面

記者試著摸了一下該不明軟物,發現該物體非常有彈性,用力按下去馬上就能恢復原狀。在太陽底下,該物體的表面還滲出一些非常黏稠的液體,液體還有淡淡的香味。記者試著用水沖洗該物體,發現該物體在水裡變得更加柔軟了,而且還會把水吸到自己內部。

發現者一個月前捅的洞自然癒合?

吳先生告訴記者,他是在一個月前於江邊發現這個不明軟物的,當時該物體就在江邊的泥土裡,有一大半露在泥土外。他開始還以為是塊石頭,也沒在意。後來吳先生越來越發現這塊物體有點怪異,但是他又不敢用手去觸摸它,於是吳先生便嘗試著用棍子翻動著該物體仔細觀察。後來,吳先生還用棍子在該物體表面捅了一個洞。

3天前,吳先生再次來到江邊,隱約發現這個不明軟物好像比一個月前長大了,大約長了半斤。吳先生於是又認真觀察了一下,這一看讓他吃了一驚,自己一個月前在該物體表面上捅的洞竟然神奇地消失了!吳先生覺得這個物體是件「寶物」,於是就將它搬回了家。

吳先生私下問了一下鎮裡的老人,但是沒有一個人知道該物體為何物,有些市民還稱這個是「怪物」,勸他趕快扔掉。後來在公園裡,一名路人發現了吳先生手上的不明物體,告訴他該物體很像媒體報導過的「太歲」。

研究人員:是否「太歲」還需要進一步鑑定

為了對該不明軟物進行科學鑑定,記者陪同吳先生來到了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該院的研究生鄧書林在對物體的外觀、質感和氣味作了分析後,初步認為此不明物體並沒有生命跡象,但確實的情況還需要鑑定後才知道。鄧書林在該物體一角用剪刀取下了一些樣本,記者看到切口處是白色的,看上去好像有油脂的感覺,有一圈一圈的紋理。在切開後,該物體散發出一種腥臭的味道,但是並不濃烈。

鄧書林告訴記者,「太歲」的概念在學術上其實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太歲」的形態並不全都一樣,它們有可能是棕色的,也有可能是白色、黑色、黃色等。可以確定的是,如果這塊軟物真的是「太歲」的話,那麼在其身上就應該找得到生命的跡象,如細胞等,所以他們要認定該物體是「太歲」,就必須先證明此物有生命跡象。

鄧書林說,自從媒體報導「太歲」的事情後,最近也有人把一些所謂「太歲」的樣本郵寄到他們實驗室,但是經檢驗後都不是「太歲」,有的甚至只是橡膠,用火一點就著。市民如果找到疑似的「太歲」,應該自己先留個心眼,看是不是一般的形狀古怪的橡膠。

名詞解釋:太歲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祖先?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想要永遠統治天下,便找到方士名醫徐福,命其為他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藥。據說秦始皇讓徐福尋找的仙藥當中就有「太歲」。「太歲」學名叫「肉靈芝」,在中國神話《山海經》以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都有關於「太歲」的記載。

有生物科學研究專家認為,「肉靈芝」生物體是大自然遺留的古生物活化石,產生的年代可上溯到白堊紀,是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而美國有生物科學家在研究後認為,它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祖先,稱其為「生物和氏璧」。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