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確定對未來台海戰事進行干涉的分工細節

據日本媒體報導稱,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6月5日在新加坡會晤參加亞洲安全會議的日本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時表示,美日兩國將簽署「美日聯合作戰計畫」 及「相互協作作戰計畫」。許多軍事專家在仔細研讀了其角色分擔的具體內容後,紛紛表示,這項被稱為「美日聯合作戰計畫」的文件明顯針對中國,可謂是亞太有事時,美日針對中國採取聯合行動的一部完全攻略。

新航母戰鬥群將駐守日本

日本《產經新聞》連日刊載文章對聯合行動計畫的部分內容進行披露,其中引人關注的一點是美軍將在太平洋地區部署新航母戰鬥群的消息。

《產經新聞》報導說:「美日軍官認為,假設臺灣海峽發生戰事,中國侵略了日本的西南群島,日本的陸上自衛隊可以緊急出動中央應急集團,迅速投入約9000兵力,奪回這些群島--但這並非「萬全之策」。強化日美責任分擔這個任務,似乎比想像中更加緊迫。」

據美日分析,「現在的中國海軍和空軍,還沒有能力掌握制海和制空權,也沒有能力橫渡200公里臺灣海峽。但是,到2008年,大陸和臺灣的綜合軍事實力將發生大逆轉。2015年,中國將擁有臺灣海峽的制海權和利用潛水艇獲得的海上封鎖能力」。

因此,在聯合行動計畫中,美國打算提高陸海空的綜合協調作戰能力,建設夏威夷和關島的核潛艇根據地,增強戰略轟炸機的戰鬥力,將美國海軍新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切入點放在日本。中國被劃在了「不穩定弧線」內,美國要阻止中國進出亞太地區,至少也是要將中國排除出以東海和南海為中心的西南海域,並把日本建設成最前線的戰略基地。

日本媒體指出,美國的對華基本政策可謂是緩和的「包圍戰略」。一旦中國轉為敵對姿態,那美國就會馬上對中國實施「封鎖」。美軍對中國的封鎖,不會像對前蘇聯那樣,讓大規模的美軍部隊長期駐守前線,而是確保其在同盟國的據點,以便在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迅速展開兵力。

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設在橫田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5日在新加坡表示,日本準備從2006年度起,使日美兩國共同研究的海基導彈防禦系統進入開發階段。導彈防禦系統第一年的開發經費預計將高達數十億日元,他計畫在政府的2006年度預算中提出這筆款項。

他還說,日本希望擴大導彈防禦系統的範圍,使之有能力對旨在使彈道導彈免遭攔截的假目標作出反應。並證實,日美兩國將於明年3月在夏威夷共同進行「標準-3」型海基攔截導彈的首次攔截試驗。這等於日本在還沒有試驗的情況下就決定使導彈防禦系統進入開發階段。

日美兩國政府計畫以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為契機,在駐日美軍橫田基地內由駐日美軍和日本防衛廳共同組建「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構建日美兩軍的聯合指揮系統。統一指揮系統形成之後,通過美國的預警衛星,日美雙方就可以同時掌握他國發射彈道導彈的確切情報,並立即指令具有攔截彈道導彈能力的海上自衛隊「宙斯盾」驅逐艦或者擁有「愛國者」3型攔截彈道導彈的防空部隊實施攔截。

聯合作戰計畫具體而微

據大野功統透露,這項協議快則6月中,晚則7月,便可望達成,而8月以前應可召開外交防衛部長級會議,以共同文書形式向外界公布。

具體而言,其中「互相合作計畫」中將明確日本在周邊「有事」時,可讓美軍優先使用日本國內的11個民用機場以及7個海港,計畫還將明確美日各自應發揮的作用和具體分工。而「共同作戰計畫」則包括日本自衛隊直接對美軍進行支援,包括搜索、救援遭到攻擊的美軍,向美軍前沿基地及補給基地、港灣等薄弱環節提供安全保護等內容。

美臺軍事熱線

據報導,華盛頓消息人士表示,原定推遲到6月8日公布的美國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在幾經周折後將再次推遲公布。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部分,不僅是報告本身極盡渲染之能事,製造「中國軍力威脅論」,據透露,臺灣方面也將率先獲悉報告內容。

據悉,美國軍方在「中國軍力報告」發表之前,不僅將會提前向「臺北駐美代表」李大維演示文稿內容,同時還會通過所謂美臺間的軍事熱線進行兩軍之間的直接溝通。這是美國官方首次承認臺美之間有這條熱線。

「3.19」當日美臺曾熱線通話

從2003年起,媒體就對美臺軍事熱線屢有報導,但臺美官方一直矢口否認。

最先透露美臺軍事熱線的是美國蘭德公司。2003年9月,該公司學者加斯在華盛頓的「美臺軍事關係」研討會上披露,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美國國防部高層與臺灣軍方間秘密地設立了「處理軍事危機電話熱線」。這條新聞當時經由臺灣《聯合報》駐華盛頓記者林寶慶向外界公布後,立即引起了各方重視,時任臺「國防部」發言人的黃穗生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曾迫不得已模棱兩可地應付道:「臺美間的交流,都是依據《與臺灣關係法》架構進行,目前運作非常良好,不管美臺之間有沒有熱線,『國防部』都不便評述。」

雖然此後經美臺雙方共同矢口否認,軍事熱線引起的關注逐漸平息,但是時隔數月後,有關這條熱線的報導卻波瀾再起。2004年4月7日,臺「國安局」特勤中心副指揮官邱忠男在臺「立法院」諮詢時透露,臺灣「3.19槍擊案」發生當日,前「國安局長」 蔡朝明搭乘空軍專機南下時,曾以衛星電話轉接聯繫美軍駐太平洋司令部,據說是要求美軍協助監控中國大陸解放軍的動態,軍事專家分析,這相當於低調承認了美臺軍事熱線的存在。

美軍方主動提出熱線構想

美臺軍事熱線的「創意」最早可追溯至1996年的台海危機。1996年年初,解放軍在臺灣海峽試射導彈,克林頓政府派遣了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駛往臺灣海峽附近。在痛感處理臺灣問題時缺乏與臺灣的「溝通機制」後,美軍方提出要開通「美臺軍事熱線」這樣一條「直接渠道」,於是建議白宮仿照美國與中國大陸建立電話熱線的模式,設立「美臺緊急熱線」。

1996年秋在臺美軍事合作的主要渠道之一的「蒙特雷會議」(Monterey Talks)上,美國政府和軍方官員向臺訪問團成員主動提出了這一構想,目的是應付台海之間可能發生的「突發」和「緊急」事件,溝通方式是衛星電話加密專線,但其功能主要限制在軍事範圍之內。

可時任臺灣「總統」的李登輝及「國安會秘書長」殷宗文在獲悉美方提議後,妄想藉機把這條熱線從軍事層次提升至「政府層級」,企圖在獲得美國軍事保護的同時,發展與美國政府間的實質「外交關係」。出於對中美關係的大局利益考慮,克林頓當即對臺灣當局明確表示「No way」(不可能)。

臺方經常「早請示、晚匯報」

而小布希就任美國總統後,美臺軍事交流合作日漸升溫。2002年3月,臺灣「國防部長」湯曜明訪美,參加美臺在佛羅里達州舉行的「防衛高峰會」。美國在會上再次提出與臺灣建立緊急熱線的問題,湯返臺後向陳水扁進行當面匯報,陳立即點頭同意。隨後,臺灣軍方即開始著手搭建與美國國防部之間的「緊急熱線」。 2002年9月,臺灣「國防部副部長」康寧祥接受美國國防部「正式邀請」訪問五角大樓後,熱線隨即正式開通。

熱線開通後,美臺雙方都進行了多次通話測試,以確保線路暢通。據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一般情況下,都是臺灣軍方通過熱線主動向美國通報台海局勢、臺軍演習情況以及臺軍掌握的大陸軍事動態等;美國國防部有時也通過這條熱線向臺灣當局瞭解臺軍的情況。

據臺「國安會」某人士透露,從2002年9月至今,臺美緊急熱線受臺軍頻繁演習和島內突發事件不斷的影響,已經數次啟動。除了「3.19槍擊案」等緊急時刻曾動用該熱線外,臺方還經常向美方「早請示、晚匯報」,這使美方在臺漢光19、20號軍事演習,以及臺軍去年春節系列演習過程中,能隨時掌握臺軍的演習動向及解放軍的反應情況。同時,據瞭解,美方也在去年春節期間主動通過熱線向臺灣傳達美方警告,稱「基地」組織可能襲臺。

IBM為熱線提供設備

熱線開通後,出於安全和政治上的考慮,臺美雙方一直對其具體情況諱莫如深,嚴格保密。不過,此次臺灣媒體得知美方官員正式承認熱線的存在後,經過一番刨根問底的明察暗訪,居然得到了一些內幕消息。據瞭解,這條熱線是美國與「非邦交國」之間設立的惟一軍事熱線。雙方使用人員的層級較高,對口部門均為雙方最高防衛部門,臺灣獲授權使用熱線電話的最低層級官員是「國防部」副部長。依據臺美雙方秘密協議的內容,其設立的原因是美軍對臺灣一旦遭到大規模導彈攻擊時的對外通訊能力十分擔心,害怕屆時臺軍將失去和美軍的一切聯繫,因此希望能建立一條危機時刻可以保障通聯的可靠途徑。

據瞭解,熱線的兩端一頭設在華盛頓五角大樓內部,而臺灣部分的位置至今仍嚴格保密。臺灣當局某前要員僅表示,當時臺美光是為了裝置熱線電話的地點,就曾前後討論逾兩年。不過,根據軍事專家分析,軍事熱線的臺灣部分應該在臺軍衡山指揮中心的地下。

另據參與該熱線策劃工作的蘭德公司人士透露,其所用器材硬體由美方提供,設置時美方曾派專人抵臺協助,硬體掩護強度可抗空中打擊,其中採取了美軍衛星通訊技術,且有最高級加密防護。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以往美國與各國(地區)的軍事熱線設備都是由IBM公司提供,比如名噪一時的美蘇軍事熱線就是由該公司提供的兩套衛星通信線路組建而成,因此估計臺美軍事熱線的硬體設備也由IBM這一「熱線設備」行家提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